日期:10.27? ? 書名《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頁碼:95-189
故事素材
1:一個小孩當眾問媽媽“為什么那個阿姨那么胖呢?”家長不要反應過度,也不要置之不理。媽媽蹲下來小聲的和孩子說“寶貝,等我們上車了再告訴你好嗎?”上車后告訴孩子“當眾議論別人的長相是不禮貌的行為,那樣會傷害到別人的感情。如果再有關于別人的問題,必須私下里尋問,不能當別人的面?!?/p>
科學研究理論
1:抱怨是4-7歲孩子的普遍行為,也可能是最讓成年人無法忍受的行為之一。避免抱怨的方法:首先判斷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2:研究表明,有些兒童確實是存在交際焦慮,而父母的不以為意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糕。
3:大約有13%的六歲孩子和5%的十歲孩子依舊在尿床。6歲以下的矮子尿床算不上是異常行為。
4:研究表明,挑食的父母往往也會養育出有相似習慣的孩子,孩子會模仿父母吃飯的好惡。
心理學理論
1:“雖然我們通常把害羞視為一種交際障礙,但其實害羞的孩子往往會成長為敏感和善解人意的成年人。因為他們擁有細膩的內心世界,他們會花時間分析為什么某些人會做某些事情,而且具有奇妙的想象力。”
金句:無條件的愛:育兒是世間唯一無法辭掉的工作。
我們唯有甘心忍耐,才有可能從刻意逃避轉為欣然面對。
自己的感悟
這本書看完了,書中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有效的解決方法。道理都懂,一定要多做到。讓自己和孩子成為朋友。
拆文
來源:凱叔講故事? ? 標題:清華學霸作息時間表曝光:孩子,最怕你不努力,卻還說已經盡力
結構:并列?遞進結構
第一部分:用清華學霸的作息時間表引出主題:努力造就成功。
第二,三,四部分舉例別人的努力
1:寒門女孩清華的演講熱點,講述了她從非常普通,失落自卑到最后在咬牙堅持下的逆襲。
2:林心如曬出的學生證,在既有錢還當了孩子的媽媽后還會堅持去學習。
3:自己親身經歷的例子,一個普通女孩在圖書館密密麻麻的筆記以及她的談吐修養。
第五部分:為什么?用知乎的話題來引出怎么讓孩子知道努力的重要性。
第六部分:怎么做,方法論。
1 鼓勵孩子。主題論證
2 約束孩子的惰性。? 朋友的例子
3引導孩子珍惜時間。? 主題闡述。
第七部分 結尾。? 再次點名主題,提出美好的祝愿。
金句:為自己的人生努力叫夢想,不努力只能叫空想。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個現象:越是優秀的人越努力,越是富有的人越勤奮,越是智慧的人越謙卑。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優秀的人一直在努力,而平庸的人卻不能正視自己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