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么總是沒時間?

? ? ? 很多人說:“一過30歲就覺得時間過的越來越快,想做點什么,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其實每個人都是24小時,為什么別人做了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而你抱怨時間不夠用呢?


? ? ? 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所著的《帕金森定律》一書有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帕金森發現,人做一件事所耗費的時間差別很大: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做完這一切.老太太勞累不堪。同樣的事.一個工作特別忙的人可能花費5分鐘在上班的途中就順手做了。


? ? ? ?帕金森認為,工作會自動占滿一個人所有可用的時間。如果一個人給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時間去完成一項工作,他就會放慢節奏或者增加其他項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時間。工作膨脹出來的復雜性會使工作顯得很重要,在這種時間彈性很大的環境中工作并不會感到輕松。相反會因為工作的拖沓、膨脹而苦悶、勞累,從而精疲力竭。

? ? ? 陳偉平說時間管理終極奧義是:選擇和交換。你選擇用時間交換什么?你交換得到的事情對長期有價值嗎?

人生就是一系列選擇,時間管理就是選擇在某段時間做某件事。時間管理的本質是精力和注意力的管理。


?? ? 覺得沒時間很可能是以下原因:

1.沒有計劃導致雜亂無章,在頻繁切換中忘記了做最重要的事情。

2.經常被各種瑣事打斷,沒有給自己規定絕對不受任何人打擾的時間段。

3.對突發狀況沒有預留時間,導致一直在做緊急不重要的事情。


? ? ? ? 解決辦法是什么呢?

1.每天下班途中想好第二天要做哪些事情,列個清單。

2.運用“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這個法則,在完成這件事情之前,拒絕和最重要的這件事無關的一切。

3集中精力,查資料之后立即關閉網頁,不要點個沒完。QQ隱身登錄,手機調靜音,不登錄手機聊天工具。

4.先做最困難的事情,拖延的本質是逃避困難。

5.使用好碎片化時間,看TED,一席,聽心理FM,準備一本書,構思文章。

6.早睡早起。加班看起來勤奮,很贊,多數情況下效率低下。

7.大腦想的事情多,人就會感到焦慮。那么把它們寫下來,排好優先級,執行。

每天要讓自己過的充實、高效需要做到三點:

1.有清晰明確的目標。

2.分解成具備可操作性的步驟。

3.做好充分的工具、資料、素材、資源、團隊等各種前期準備。


? ? ? ?拖延其實沒必要焦慮,它只是一種選擇,只不過是該做A的時候做了B.

? ? ? 我發現很多時候我拖延是因為自己有完美主義傾向,比如寫文章,我總是覺得自己搜集的素材質量不高,數量不夠,人生不可能完事具備,先行動起來,質量可以慢慢提高、完善、優化的。理智告訴我們應該這樣,可是情緒才是最大的驅動力,看看自己的情緒想驅動自己做什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你就會效率倍增。

你還是沒感覺沒時間嗎?時間管理和成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只要你真心實意的想變成更好的自己,你一定會找到越來越多的方法和竅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