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清水一點通 日更的第 312 篇,希望能打動到你。
帝都的時間表永遠是隨著交通情況轉的,如果晚上想約個時間吃飯,基本上都得7點以后,更為極端的是有一位大學密友,他房山,我住在順義,見個面相當于出個差,一街一世界。
后來我覺得,這會造成兩個影響,一個是在帝都的同志們脾氣都比較急,同樣辦個事,多花了兩個小時在路上,再小的事也會放大。另一個是火鍋和日料能成為快速發展的餐飲行業也就不足為奇了,可以給大家節約時間。
所以,長久以來,能夠體會吃和玩的欣喜的地方不是沒有,而真是沒有時間消費,任何美的事物好像都和時間成反比。
這里面有一個值得思考的悖論,按理說,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人們無論是工作、溝通,還是玩樂,按理說應該是越來越便捷,越來越有效率才是。如果一個一百年前的人暢想今天,恐怕會認為現在的人一天只需要工作3小時,其他時間都在休息才對,可是手里的工具越來越先進,人們卻越來越忙。就像社交軟件越來越多,找個伴侶越來越難一樣,匪夷所思。
有時候真想靜一靜想一想這些問題,但發現沒有人的地方容易找,沒有手機的地方太難找,你被鎖住了,工作群,校友群,閨蜜群......紅點一直出現,又有什么辦法呢,難道要脫離社會?
今年,到戈壁灘慰問一些工作伙伴,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那里能打電話但是不能上網,我跟他們中的一些人很熟,總體上的感覺是,語速變慢了,反應變慢了,人平和了許多,但是每一個人都想回北京,說這樣的日子幾天還行,時間長了受不了。
你看,人就是這樣,當你下次冒出想靜一靜的想法,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不如請哥們閨蜜吃飯合適。
人總是社會性的,無論你在哪里,都是需要適應某種生活狀態的,它們不是累贅,而是財富。
講干貨,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