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四輔臣養(yǎng)心受命 康熙帝幼年登基
(9)
廣濟寺位于西安門外,是北京城內(nèi)有名的古剎,原叫“弘慈廣濟寺”。說起其歷史,要追溯到金代,現(xiàn)在所見的“弘慈廣濟寺”,應(yīng)以明成化年間重建開始算起,至康熙帝也有二百年歷史了。順治五年時,廣濟寺延請律宗玉光律師主持傳戒,歷時十三年,自此廣濟寺便成為律宗道場。北京城內(nèi)蓮花寺,廣化寺,彌勒院均為該處的分院。寺內(nèi)大雄寶殿前的四棵大槐樹,記載了古寺經(jīng)歷的風(fēng)雨滄桑。
這北京城里的八旗貴胄們,在推行教化的環(huán)境下,除了漢籍旗人外,滿族旗人也入鄉(xiāng)隨俗的學(xué)著漢人焚香祈拜,以至于這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寺廟,香火依然旺盛,燈油長明。
第二天,明珠帶著夫人和成德便前往廣濟寺,丁腹松陪伺一旁。明珠府離廣濟寺并不是太遠,一行人來到寺廟外時,院門前也算是門庭若市了。香客們早把整個寺廟周圍的空氣都裝扮得香氣撲鼻,煙霧繚繞,梵梵之音似在耳邊縈繞。丫鬟把夫人和成德從嬌子上請下來,幾人在門外看著寺門的光景,頓時有融入須彌之境的感覺。
“夫人,這些年我們雖然沒有大富貴,倒也是得了個安生太平。成德自幼時受了些傷寒,經(jīng)過這幾年的武功鍛煉,這身子骨也慢慢好了些。話不得是我們這些年的誠心召來的福分”明珠說道。
覺羅氏微笑著向著明珠點點頭,表示認同明珠所說。右手撫摸著成德的頭,似是回憶起了多年前的種種,說道:“成德,你是額娘在這廣濟寺里求子求來的,額娘每年都來這兒還愿,感謝神靈把成德賜給額娘。”
“孩兒也要為阿瑪和額娘祈福安康!”成德很聰明的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之情。
“呵呵,好,成德懂事了”覺羅氏欣慰的把成德?lián)нM懷里。
“走吧”明珠帶著一行人向寺門內(nèi)走去。
在這北京內(nèi)城里,住著的大都是旗人,窮人和吃不飽飯的叫化子還是擠滿了胡同里犄角旮旯。雖說如此,但北京城內(nèi)也是朝廷大臣和宗親貴胄們的聚集地。剛剛赴任內(nèi)務(wù)府郎中的明珠,行走在這北京城內(nèi),也只能算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官兒。
從廣濟寺山門的中間門洞進入,便見左右兩邊的鐘樓和鼓樓,順著鐘樓和鼓樓中間直行,便是那天王殿,殿門口左右各有一尊石獅子,威武莊嚴(yán);殿內(nèi)供奉著彌勒佛,在彌勒佛左右分列著明仿唐三彩的四大天王像;天王殿后的一進院落有一個大香爐,香客們在此焚香進禮。香爐正前方便是雄偉的大雄寶殿,殿內(nèi)供奉著過去世迦葉佛、現(xiàn)在世釋迦牟尼佛、未來世的彌勒佛三世佛像。香客焚完香后便是入這大雄寶殿殿內(nèi)跪拜祈禱。
明珠把福生遞過來的三支短香轉(zhuǎn)給了成德,丁腹松站在成德一旁,解釋到:“點燃這三支香,一支香敬佛,覺而不迷,一支香敬法,正而不邪,一支香敬僧,凈而不染”。
“先生,原來燒香還有這樣的講究!”覺羅氏聽著新奇,對丁腹松說道。
“先生,何為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成德也好奇道。
“這覺而不迷,是覺悟不迷惑,每個人要明白自己所做和事的意義與價值,此為悟道,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覺醒悟道成佛,是為修行者的導(dǎo)師,是故這第一支香敬佛;這正而不邪,是做人要正直不可生邪念,此佛祖為修行者制定的次第法門,所謂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波羅蜜皆為修正之法,是故這第二支香敬法;這凈而不染,是自性要清凈不被世俗污染,這寺廟中依循正法修行的僧眾是大眾的榜樣,是故這第三支香敬僧。”丁腹松解釋道。
“哦~是說要覺悟明理,正直知法,自清修行的意思嗎?”成德問道。
“呵呵,差不多吧”丁腹松見成德已能領(lǐng)悟到這種程度已是有些驚訝。
“點燃這香火,把心中的祈愿點燃,化為一縷縷的青煙,飄散傳遞給天上的神明。”明珠接過話來,然后把手中燃燒的香梗理了一理,把香舉到前額,面向大雄寶殿作揖一拜,隨后將香插在了香爐之上,眾人依依照做。
明珠往年來寺中祈拜,一來祈求成德健康成長,二來祈求自己在官運上能有所突破,畢竟自己在鑾儀衛(wèi)一干就是十年有余。此次再來,是為調(diào)任內(nèi)務(wù)府之事來還愿,從侍衛(wèi)調(diào)往宮內(nèi)行走辦差,專門服務(wù)于皇親宗室,仕途上將有很多機會。承下這內(nèi)務(wù)府重建的差事,將是自己命運的一次重要轉(zhuǎn)折,這多年誠心的祈愿,終于得到神明的眷顧了。
明珠站在拜墊之前,雙手合十當(dāng)胸,心中默念祈福還愿之語,向神明禱告頌還愿之詞。然后雙膝跨開跪于拜墊上,躬身下拜,雙掌放于拜墊之上,額頭磕伏于雙掌之間,然后手掌外翻,手心向上,頭離墊而起,雙手掌再次合于胸前,雙膝離地站起,此為一拜。如此三拜之后,跪拜之禮完畢。只見明珠合于胸前的雙掌微微向下,右掌置于左掌之內(nèi),疊成拳式,緩緩從下向上舉起與眉齊,再徐徐回到胸前,雙手大拇指相接,做完這一個世俗之揖后,便結(jié)束了拜佛之禮,退到拜墊一側(cè)。
眾人拜完佛祖,出了大雄寶殿,從側(cè)旁向道場外走去。出得山門來,見這寺院外往來進出的人陸續(xù)有來,不乏官品不一的顯貴們。
“明珠大人”明珠聽到不遠處有人喚道自己,循著聲音看去,原來是大理寺少卿盧興祖帶著家人而來。
“盧大人,您也過來了”明珠施禮道。
“正是,明珠大人,您這是要走了?”盧興祖見眾人神色似乎是打算離開,回了明珠一禮。
“今日難得清閑,故攜眷來此為小兒燒香祈福,出得來便遇到盧大人了。”明珠把成德召喚到身邊回答道。
“哦,令公子眉清目秀,甚是俊俏大方,大人教子有方“盧興祖見明珠身旁的小男孩背挺腰直,磊落大方,面色驕嫩紅潤,眉宇間散發(fā)著書生貴氣,盧興祖心里不由嘖嘖的升起幾分喜愛。
“盧大人過獎了,哈哈哈。成德,給盧大人請安”聽到別人贊美自己兒子,明珠歡喜之情表于形色之間。
“額其克吉祥。”成德禮貌說道。
“誒,好,成德真乖。”盧興祖道,“好些日子沒見著大人,還未恭喜大人遷任內(nèi)務(wù)府,恭喜恭喜啊~”明珠自去往內(nèi)務(wù)府后,公務(wù)繁忙,這些平日里常見的同僚們倒真是很久沒有見著他了。
“盧大人見諒,只因明珠近來內(nèi)務(wù)府事務(wù)繁忙,抽不開身來照應(yīng)各位同僚,是明珠怠慢了。”明珠見有個小女孩羞澀的躲在盧興祖身后,露出半個身子,想必是盧大人的千金,便問道:“這是……盧大人的千金?”
“正是小女”盧興祖道。
“令千金與犬子年紀(jì)相仿,是哪年的?”明珠見小女孩雖然羞澀,但官宦之家的閨秀之色依然可見。
“小女生于順治十四年,今年五歲。”盧興祖說完,朝成德一笑,繼續(xù)說道:“令公子今年……”
“回額其克,成德今年七歲。”未待明珠回答,成德見盧興祖問自己年歲,即刻自己回答。
“呵呵,令公子果真伶俐大方,可惜小女性格偏內(nèi)向,若是小女能有如此禮數(shù),興祖就滿足了。”盧興祖見成德有禮有節(jié),更是喜歡。
“盧大人過獎了,令千金年紀(jì)尚小,且女孩兒本就該繡字閨中,溫潤如玉,怎可與男孩兒相比呢!”明珠謙虛道。
“誒~大人謙虛了,令公子大方有禮,興祖已是甚是喜歡,若非旗人女子需要選秀女,興祖愿與大人做兒女親家。”盧興祖道。
“盧大人言過了,此種話不可再說,私定姻親這可是要……”明珠做了個殺頭的手勢,壓低聲音悄聲說道。
“是興祖唐突了,明珠大人切莫見怪。”盧興祖方覺剛剛所言有些不妥,拉著明珠走過一旁,轉(zhuǎn)了話題抹去剛才的尷尬:“大人,朝中已經(jīng)命興祖任廣東巡撫,蘇大人說不日圣諭下來,興祖就要南下廣東了”。
“哦~,明珠可真要恭喜大人高升了。”明珠有些意外,盧興祖此次從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直接升遷為從二品官員,可是跳級升遷,若非朝中有人力薦,平常官員斷難有此擢升。聽盧興祖話中所指,想必是蘇克薩哈所薦。
“興祖謝過明珠大人,小女生于北京,此次舉家南遷廣東,不知小女可否適應(yīng)南方的生活。”盧興祖似乎略有擔(dān)心的說道。
“廣東遠在南海之濱,近海的地方應(yīng)是要濕潤許多。小孩子嘛,在新的環(huán)境住上一段日子,很快也就會適應(yīng)了。”明珠忽然想起當(dāng)下這廣東的情況,便說與盧興祖聽:“素聞廣東尚武,另有南明之余黨游竄于兩粵、云南之間;粵東又瀕近福建,鄭成功的臺灣軍兵常有登岸滋擾州府之事;此種復(fù)雜環(huán)境致使廣東匪患眾多。盧大人此去廣東或要多加小心!”明珠雖說未曾去過南方,但常游走于官場宦侍之間,國家之事耳聞得甚多,故對廣東也有些許的了解。
“多謝大人提醒,興祖在出行前會奏請皇上,準(zhǔn)我將所屬壯丁人等一并帶往廣東,以備匪患護我一家老小安全。”盧興祖聽完明珠一席話,覺得此信息甚為有用,心存感激之情。
“盧大人客氣了,你我同朝為官,理應(yīng)相互照應(yīng)。明珠還是在鑾儀衛(wèi)時,盧大人已是啟心郎,為我滿漢文化之樞紐;明珠自幼亦有習(xí)讀漢學(xué),故對盧大人的滿漢之學(xué)也是甚為欽佩的。”明珠客氣道。
“明珠大人謬贊了,我雖為漢人,但已歸于旗下,這點事是我應(yīng)該做的,欽佩一說大人折煞興祖了。”盧興祖道。
明珠回身看了看身后等候的眾人,轉(zhuǎn)回頭對盧興祖說:“盧大人,明珠府中還有些事,就不打擾大人上香祈福了,就此拜別。”明珠雙手并拳,拱手行了個禮,領(lǐng)著府中眾人離去。
“明珠大人慢走”說完,盧興明領(lǐng)著盧府中眾人往廣濟寺山門走去。
順治十八年五月,盧興祖果然擢升廣東巡撫。朝廷準(zhǔn)予了盧興祖奏請,帶其所屬壯丁、馬隊一同南下廣東以補兵丁,設(shè)防守御,以防福建閩江、漳江流域流竄盜匪以及臺灣鄭兵的滋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