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大的寫作思路
理論。從最小耗能原則引出假設,再到假設的3種分類和對應的3種策略。
2.如何理解這篇文章(原話+自己的話)
在做一件新鮮的事情時,從中梳理出假設,然后用假設去指導先驗過程,但不見得每次先驗都能成功,所以:沒有成敗、只有反饋,不斷去校驗和優化假設。很可能,人生大約就是這樣的過程而已。
做事情之前凡是思考自己假設這件事情有點酷啊,隨時都是生活中的科學家,人生像是實驗田,先對人生天提出自己的假設,假設是成立的,然后用這個假設去指導實踐,去實驗看看,看實驗的結果是否符合預期,是否符合假設。
一般來說我們的假設是概率假設,需要在思考,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假設,優化假設的概率。
3.過去的成果
一提及假設這個概念,想到的是科學家做實驗時先大膽提出假設,然后通過一些方法去驗證假設。如果把假設的概念應用于生活中,那我們每個人的角色是生活中的科學家,具備科學精神的科學家。
4.問題+下一步行動
“作者寫了什么事情?這個事情的假設是什么?作者是怎么推導的?我可以將這個假設應用在哪里?”這幾個問題一問,對于理解書籍非常有幫助。
我嘗試著把我對假設的理解應用到咨詢過程中,只要分析來訪者的三觀體系、信念和原則、解釋和決策體系中的假設,就能夠非常高效地解決問題
有沒有思考過自己三觀體系、信念中的假設是什么樣子的呢?
5.留白
假設的概念有些模糊。
本文來自于 永澄:三種假設的不同應對策略 每天干貨奉送,學習共同體讓你躺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