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計算機的微處理器i7,不要看其體積小,它卻是迄今為止最先進,功能最強大的個人計算機處理器。這種小型處理器不僅使計算機有了奔騰的心臟,而且為一家公司(英特爾)創造了驚人的財富。
英特爾于1968年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功能型存儲器。從那時起,英特爾一直保持著內存芯片市場100%的份額。直到1980年代,當日本的內存制造商登臺亮相時,英特爾無限的輝煌歲月才終結。日本內存憑借價格和卓越的品質迅速占領了英特爾的市場。 1985年,日本半導體產業首次超過美國,此時,前行業領導者英特爾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無奈之下,英特爾不得不減產,但生產速度卻無法跟上市場的下滑,倉庫貨物不斷積累,英特爾內存市場很快將被日本制造商占領。在這個時候,英特爾已經達到了十字路口,是繼續生產內存還是切換到新領域已經成為英特爾生存的關鍵決定。下一步是什么?這使負責技術開發和生產的安迪·格魯夫(Andy Grove)絞盡腦汁。
美籍猶太人安迪·格魯夫(Andy Grove)自稱是英特爾的第三名員工。 1968年,諾伊斯和摩爾創立了英特爾公司,當時,由于表現出色,格魯夫曾擔任仙童半導體實驗室的副主任,因為他具有深厚的潛力,受到摩爾的強烈推薦而加入英特爾。他主要致力于內存項目的研究和開發。出色的行業整體視野和預測技術發展的能力使Grove始終在公司中占有重要地位。 1985年的一天,格魯夫走進了戈登·摩爾董事長的辦公室。面對公司的困境,兩個英特爾掌舵人皺著眉頭,格魯夫突然問戈登·摩爾,如果我們是否辭職了 ,下一位新總裁會怎么做?戈登猶豫了一下,回答他將放棄存儲器業務。在當時所有英特爾員工的心中,英特爾是存儲器的代名詞。如果放棄內存業務,英特爾將失去其賴以生存的基礎。但是,面對內存市場的衰落,頑固的堅持意味著停滯不前,格魯夫下定了決心,英特爾必須轉型,他將目光投向了一度被塵封的微處理器。
微處理器簡稱為CPU。它是個人計算機的大腦。實際上,英特爾的微處理器技術在當時也是遙遙領先。早在1969年,當時最著名的IBM個人計算機就裝有Intel研發的286芯片。Intel的技術人員為日本一家計算機公司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微處理器芯片。但是,當時英特爾的主要業務仍是內存。格魯夫對這個新產品并不看好,他甚至聲稱微處理器對我沒有任何意義。我為存儲器產量而生,我也會為此而死。但是,這種新產品的市場反應令人驚訝,1971年10月發布后,立即有5,000多人寫信給Intel,希望了解該處理器。業界的熱情使英特爾意識到了處理器的價值。格羅夫專門為此目的飛往日本,花了6萬美元從日本公司Besca手中購回了處理器的所有專利權。事實證明,這是極其明智的舉動。隨著戰略轉變,英特爾開始轉移其人力物質資源集中在386芯片上。
1985年,386芯片(計算機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成功開發,成為當時功能最強大的微處理器。在386廣告中,英特爾制造了IT史上最著名的紅叉,其中286帶有三個數字,頂部有一個大的紅叉,廣告附加在386的三個數字下面,現在,您可以以286系統的價格獲得386系統的性能。該廣告極大地增加了消費者的興趣,并且386迅速流行起來。在推出386芯片的那一年,英特爾的收入達到了29億美元,股票市值增長了30%。隨著領先技術不斷轉化為競爭資本,英特爾開辟了第二條快速增長之路。
1992年,英特爾超越了當年擊敗自己的日本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英特爾的成功轉型不僅為技術創新樹立了標桿,而且給整個計算機行業帶來了一場革命。 《紐約時報》曾評論說,過去,整個行業都圍繞IBM來實現標準化,現在,個人電腦行業已經進去了英特爾模式。在Grove的領導下,英特爾先后推出了486,Pentium,Core Duo和其他的王牌產品,以樹立整個核心計算機領域的行業標準。在決定轉變的辦公室談話的過去14年后,1999年擔任英特爾榮譽主席的戈登·摩爾對英特爾的成功發表了評論。英特爾始終以技術取勝,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先進技術。 2000年8月,英特爾的市值達到5032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的第三家公司。技術進步將使資本騰飛,使生產效率飛躍,英特爾的故事這是資本對技術的最佳稱贊。
免責聲明
1、整理、轉載此文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號的觀點和立場。
2、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侵權或不愿意被轉載,請作者持權屬證明在30日內與本號后臺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