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連著下雨,老天繃著臉少見天日。車行著,忐忑著,長白天池啊,朝圣你來了,能看到您的尊容嗎?看央視:長白山每年大約有二百天左右云遮霧罩,聽人講,來過好幾次的人都未能如愿一睹天池的風采。怯怯的問一句:我們行嗎,能有這么好的運氣嗎?
看過沿江風景,從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向北偏東行駛,到了離景區很近的撫松縣。來前做功課原定義是住二道白河的,歪打正著,拐進撫松縣城打聽情況時問了一位當地的出租車師傅。師傅大大咧咧挺豪爽:“您算打聽對人了,這里離長白山景區不遠,吃住便宜是最佳選擇;您要是想造錢的話,就去住二道白河。”得,聽人勸吃飽飯,我們一行當天就住在撫松。
翌日清晨向景區進發。路上風景絕佳,朦朧天看遠山層巒疊嶂,淡霧起鎖森木濃淡相宜,盤山路懸上懸彎彎相扣,俯視中環四周車行云天。不巧碰上一段正在修的不是路的路,那崎嶇,那難走,那凹凸,給我們的內心蒙上了一層陰影。走完這段路,出了口長氣,接下來是一路坦途。老天也像鼓勵我們,悄悄地透出了些許吝嗇的陽光,要知道,天氣預報說今日陰天有雨。
心中暗暗得祈禱,求您了老天爺,您可千萬堅持住,不許下雨。
我們目的地是長白山北坡。到了地方一看,好多的停車場,還有停車樓,趕緊擇一處泊車,急匆匆買票,耐著心排隊上山。景區是不能駕車的,只能坐景區的環保大巴到各個景點。要想登頂,還得換乘景區提供的清一水的奔馳越野車,這是必須的也是唯一的選項。
坐大巴到換乘站的時候,只覺得涼風嗖嗖。想起網上的告誡,想起停車場租衣服門店大喇叭不停的說山上冷,慶幸我們每個人都背上了事先預備好的防寒衣物。或許是心情激動的緣故,或許天氣就沒有這么冷,天然空調剛剛好。
奔馳車排著隊大油門吼叫著開過來了。每輛車可乘十人,人們排著隊依次上車。如果說,來長白山坐奔馳車登頂是一種對膽量的考驗,那么,司機的技術亦是業內一流。如果說,您覺得捌拾元車票貴的話,那么,路上的感覺登頂的瞬間一下子就釋然了。這是路嗎?坡度最陡處得有70多°;這是彎嗎?環環相銜陡然向上再向上;油門大嗎?咱家也是開車的,踩到底都不為過。這里的司機平日里就這樣開慣了,那車吼得震耳欲聾。這才叫名符其實的天路,這才是司機的真本事,這才是朝拜長白山的必由之路。
這一路經歷四季景色。初始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漸漸的就成了灌木叢,慢慢的變成了附在山上的地衣苔蘚,最后是光禿禿的山坡。
我們在經歷了煉獄般的驚恐后終于到達了頂峰。
喘息未定峰巔四望,一覽眾山小,山高我為峰,天空陰蒙蒙,山下綠蔥蔥。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冷,只是加了一件薄薄的衣服而已。真佩服那些年輕人,還有的穿著褲衩背心開心的迅跑。離天池還有一小段路,木廊加原始的土坡陡路,老天真得很給力,變戲法似得竟然撒下了縷縷陽光,慣常的極端天氣似乎跑到爪哇國去了,峰頂幾乎感覺不到風的存在。
順著木廊緩行,順著陡坡爬行,朝著心中的圣地前進。
這里已經是海拔兩千六百多米了。
看見天池的瞬間,思維仿佛一下子凝固了。環列山峰峭聳,一汪清澈其中,嵌在環山中靜謐的池水,神色莊重的迎接我們。它帶著神秘莫測的幽藍,藍的發青;它借來了天空的蔚藍,藍的發亮;它不怒自威的深藍,藍的發暗;它疊加著藍色的變換,藍的驚人。山影映水中,積雪藏山坳,浮冰漂水上,水中看蒼穹。此時此刻的水面平靜的令人窒息,幾塊白色的浮冰點綴其上極其醒目,水的固態液態并存,山的巍峨水的柔情相依,天地間的大美就這樣默默無聲的展示著,宣示著,存在著。
看一眼,心滿意足;瞥一眼,心旌激蕩。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有異樣的美,站在高低的路面上流連現山水依情。極目遠處,山峰奇異插指云天,平視近前,山峰色彩變換都是火的歷煉,俯視腳下,深溝大壑參差遒勁。天池,安逸的吸人魂魄,莊重的肅穆威嚴,它明明就是天地間的天眼!
天池每年開化的時間在六月中旬左右。有‘文開’與‘武開’一說,文開,就是自然慢慢地融化;武開,則是在氣溫和湖水的合力作用下,一夜或幾日的功夫就崩裂成無數的小碎片。文也好,武也罷,都是天池的脾氣,都是大自然的神功。
穿越時空。三百多年前的一聲天崩地裂,長白山醒了!它發出了震天的怒吼,它向天際噴發著烈焰和滾滾煙塵。山被燒紅了,山巔塌陷了,長白山自燃了!
回到現在。環顧四周,處處是火燒的痕跡,處處是火山石的痕跡,滿目滄桑,滿目荒涼,寸草不生。整座山峰的遺痕就像火爐燒剩下的碳渣。黑的、黃的、白的、紅的、灰的、褐色的,黃沫兒中裹著的黑石塊就像煤核,峭立的山巖就像未燃盡的煤塊,山崖懸坎處灰白色的石沫兒就像遺存的爐灰。
天池藏羞依偎在山巒中,仰望著長白峰巒,有些害羞似得蹭著山體,把雄壯的山影攬在懷中親昵。皚皚的積雪靜靜地看著,不忍打擾這一切,悄悄地反射著陽光添彩。
咫尺鏡像相左。另側的長白山麓看上去倍覺凄涼,放眼望去就像一座傾瀉在天地間的大灰渣場。山坡上略帶灰色的碎石,就像近期剛剛傾倒的爐灰,與遠方海拔低的清秀的群山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不是旅游旺季,但朝拜的人們還是把安全圍欄所轄定的區域滿滿地圍了一圈。大東北,就是白山黑水,白山乃長白山,黑水乃黑龍江,在一定意義上講,來到長白山也就游歷了半個東北。長白山是國家級火山地質公園,亦是人們心目中的圣山。在登頂的人群中,我們發現了幾位盲人,他們被愛人或朋友領著,艱難的慢慢的然而是信心滿滿的攀登著。在望見天池的剎那間,一位盲人朋友釋懷的說,我看到天池了。旁邊的人搭言道,您真的看到了嗎,他說,我的心靈感應到了。
是的,心到神知,打心底里欽佩這位盲者,佩服這位對生活充滿信心的人。
能看到長白山天池的真容,我們滿足了。 一次登頂就看到天池,還得感謝承接的運氣。
來到山頂休息區。附近的一塊積雪可真厚,消融后還有兩米多的樣子,雪里面裹著黑色的沙粒,可見冬季長白山峰頂的風該有多厲害。環顧看去,到處都漫鋪撒落著碳化的火山砂石,如此高海拔一股泉水從地縫中擠出靜靜地汨流。
長白山天池真的很神奇。平均水深二百多米,靠雪水雨水地下泉補充,水面海拔兩千多米,是真正的天池。它不僅是我國最大的火山口湖,也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三江之源。長白山北、南、西坡在我國境內,東坡屬于朝鮮,也是我們和朝鮮的界湖。
乘著登頂朝拜天池的興奮,當然,還得看看天池瀑布的雄姿。
用泉水洗凈幾塊黑色、白色的火山石,虔誠的裝進囊中乘車下山。
???????Q?^5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