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苦奔波讓我急于上床躺下,雖能讓我旅途中勞累的軀體好好歇息,但思維卻開始了新的征程,身體休息,心卻無法停留——節選自《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良好的睡眠能夠保證機體得到充分的休息,促進精力恢復。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最理想的作息時間。
然而,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工作、娛樂到深夜,久而久之,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睡眠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如何獲得良好的睡眠。
1.睡前的準備
保持規律的作息,按時上床、按時起床(即使入睡時間短暫)。盡量避免白天短暫的小睡。
在下午晚些時候或傍晚進行適度運動,以心率較平時稍增快、全身微微出汗為好,不建議劇烈運動,不過分追求長時間、高消耗量等。
晚飯以后避免喝咖啡、吸煙等,咖啡因、尼古丁等興奮劑可促進覺醒而造成入睡困難。同時也避免飲酒,因為酒精會導致睡眠片段化。
避免在睡前服用影響睡眠的藥物,在服藥之前應該詳細咨詢醫生或藥師。
保持入睡環境的舒適,如干凈的床鋪,室內保持靜音,光線以暗為好,最好的是沒有光照。
睡前最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放松(最好半小時以上),比如冥想、肌肉放松訓練等。
2.入睡前須知
不在臥室及床上做與睡覺無關的事,如在床上做計劃或完成工作,也不要在床上看書、吃東西、聽廣播、玩手機等。這些活動會降低床和臥室對睡眠的刺激,致使睡眠問題進一步惡化。
如果躺在床上超過半小時仍無法入睡,可以嘗試起床離開臥室,直到再次產生睡意時再返回臥室。
不要因為失眠而苛責自己或歸因于其他的問題,要允許自己有失眠的時候。同時,不要過于放大失眠的后果,偶爾或短暫的失眠并不會對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反而,對失眠的過度關注和憂慮會加重對睡眠的緊張、恐懼情緒,久而久之,形成加重失眠的惡性循環。
3.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持續的睡眠問題之下可能潛伏著一些疾病,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或者是抑郁癥、焦慮癥。如果經過上面所述方法的調整仍然無法改變睡眠問題,那么就應該到專業機構進行系統的檢查和評估,有必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旨在引起公眾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提醒人們重視自己的睡眠問題和身體健康。由此可見,睡眠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并且威脅到機體健康。所以,一定要規律作息,保證足夠的睡眠和充分的休息,才能為身體健康持續充電!
(參考:Kryger M H, Roth T, Dement W C. 睡眠醫學理論與實踐[J]. 2010.)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