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ME
鏈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743118/answer/9261638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題的5個寫作格式&內容制作的5種寫法。
微信運營,沒有一個通吃的招數,所有講通吃招數的文章,都是胡扯;同樣,期待一篇文章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讀者,都是很難進步的。
不同的微信公眾號,必須根據自己的業務,了解自己的用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營方法。
標題的5個寫作格式:標題是閱讀量的關鍵
1.
這里我要講的不是內容,而是標題。
@馬伯庸,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經歷:
某天他惡趣味爆發,在他的公眾號寫了一篇這樣的文章:《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的32種健康誤解》。
而其實打開后的內容呢:
很抱歉,本文和中國人沒什么關系,健康更不必指望。我只是聽說,起這樣的標題,可以被很多人轉發到朋友圈,無論里面的內容多鬼扯。如果真的有人滿懷期待地打開這篇文章,瞬間愕然,從此對所有類似的標題都心生警惕,那么也算是功德一樁。
他就是想要諷刺一下標題黨,讓大家對理性地選擇微信文章。
諷刺的是,有一天他打開后臺,看到推送數據,發現他后來推薦的十幾篇東西,數據都不如第一篇高。這個《中國人必須了解的32個健康誤解》,在他粉絲不到1000的時候,就獲得了900的閱讀量。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
很多人都說,內容質量好了,自然有很多人看,這個邏輯很不是很對,別人沒打開你文章之前,還不知道你的文章寫了什么呢。你的文章閱讀量和你的標題息息相關。
2.
還有,很多人反感標題黨的行為,然后自己寫標題的時候,盡量避免和這些人的標題風格一樣,結果是自己的文章永遠都得不到很多人的閱讀,然后他就開始指責大眾的愚昧無知。
這個問題,我倒是有不一樣的看法。你寫文章,是你想要別人看你的文章,你因為不知道他真正會對什么樣的文章(標題)感興趣,而沒有吸引到他點擊你的文章,這個時候你指責他們的選擇,是本末倒置的,人家沒有求你給他文章看啊,這是個買方市場啊!
這也好比,你拉屎,不小心濺了一屁股水,你抱怨這個屎也沒用。正確的做法是,了解屎為什么會濺你一屁股水,然后,下次調整姿勢和角度,讓它不要再濺你一屁股水。
3.
以上不是跑題的廢話,我想要說明的是:每個人都很忙!我們如果想要別人點開我們有價值的文章,就要了解人的本能對什么樣的標題感興趣,不同的人群對什么樣的標題感興趣。我們就是要做一個標題黨!義正言辭地做一個標題黨。那么怎么做好一個標題黨呢?怎么吸引到人們的眼球呢?
方法1:人群+產品(或者服務,或者內容)。
比如:《寫給運營小白看的標題寫法》《畢業生必看的面試細節》。在信息的海洋里,你必須喊出你的目標用戶的名字,別人才會搭理你呀。同時這樣的方法你還篩選出你的目標用戶,而不是和你的產品或者內容不相關的人。
其次,你指出的產品,服務,或者內容,也要是和你的目標用戶有關的,最好還是他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東西,經常遇到的情況。
方法2:利用數據。
數據讓你別人對你的東西有個初步把握。《中國人必須了解的32個健康誤解》《6個微信運營要點》把自己的內容量化,增加別人認知上的掌控感,別人會更有興趣打開你的內容。
方法3:運用符號。
這個符號不是說具體的那些符號,而是文化符號。符號是隱藏在人類大腦深處的集體潛意識。比如說,說起喬布斯,你想起了什么?“蘋果公司”“改變世界”“現實扭曲力場”。。。。喬布斯這個詞不僅僅是一個詞,他后面代表了很多的意義。如果你的產品,或者服務,或者內容,和喬布斯有關,那么運用出來會有很大的影響力:《喬布斯精神的繼承者——梨子手記》,你會說這樣嘩眾取寵沒有道德,可是,你試試說你們還沒有名氣的ceo的名字,肯定不會產生什么效果。
自己的產品,服務,內容好不好,和別人是不是能夠接受、認同你的產品,服務,內容,是兩碼事。酒香還是怕巷子深。
所以,在你的內容寫好之后,或者之前,看一看你的內容里,能不能提取出這樣的符號出來。比如廣告界的”奧美“就是一個很強的符號,中國的”北京“也是一個很強的符號,集體潛意識,能夠賜予你力量。
方法4:用疑問句
疑問句引發好奇,這個無需贅述。
方法5:制造爭議
制造爭議內也有多種寫法
否定讀者:《別和我說你會寫標題》
論點+疑問:
《羊年生人命最苦?憑什么》
疑問還有多種變化形式,需要你去收集,然后靈活應變。
以上,是到處都適用的標題標準寫法。巧妙運用,奇妙無窮。掌握了這幾種寫法,至少你的文章不會沒人讀;熟練運用這幾種寫法,如果內容足夠好,也能引爆朋友圈。
5.
標題的寫法,還要和你的目標用戶息息相關。
如果你的目標用戶是農村或者小城鎮豪放的男男女女,那么這樣的標題或許更加合適:《擂臺上日本人挑釁中國人,中國小伙打瘋了》。。。《微商月入百萬?真相在這里》。。。《連馬云都忍不住點贊的淘寶運營秘籍》。。。? 而如果你覺得這很低俗不會有效果,很可能是因為,這些文章不是寫給你看的。
相對來說,文化程度更高的人群,可能會對這樣的標題感興趣:《把這是個氣質傳給你的孩子,勝過十棟房子》《清華女生與二本男生的微信聊天記錄,震撼》。。。。對這部分人群來說,他們會對教育感興趣,對生活的改改善關注度很高。
而這些標題肯定又不適合咪蒙那樣的公眾號了,咪蒙很火的文章:《說句實話,我覺得金錢能夠買到快樂》《交朋友一定要門當戶對嗎?是的!》《致賤人》《致low逼》,她的標題主要就是發現生活中的不爽的點,挑起一定的矛盾,表達一些比較不尋常的價值觀,表達自己鮮明的立場。
這也是她根據她的受眾找到的最好的寫法。
那,你的受眾會喜歡什么樣的標題呢?
6.
最后,寫標題這件事別整那么清高,不管到哪里,只要你是寫給別人看的,都是去了解別人的口味,調整自己的風格。
內容制作:內容制作是影響轉發的關鍵因素
1.
標題影響打開率,內容制作則影響轉發率,進一步影響你的閱讀量。
內容質量一定要好,才能吸引人人。——這是一句沒有太大什么意義的大實話。說沒有太大什么意義是因為大家行動的時候,往往又不知道怎么做一個“質量好的內容”,進而去拷貝粘貼了。那我們把大實話落實到行動中吧:“做什么內容?”“什么內容傳播性高?”“怎么提高自己的內容制作能力?”
2.
我們團隊用1周時間,3個運營人員分別收集自己微信圈被轉發內容,一共收集到1000條被轉發的樣本數據
這1000條的轉發內容,內容類型總結起來就是5個大類:
1.主題文章積極,讀完讓人感到興奮
2.讓讀者覺得自己非常聰明,消息靈通,有逼格見多識廣
3.讓讀者非常憤怒或者恐慌
4.實用且容易記住的內容
5.有價值的故事
依次來說怎么寫:
3.
文章主題積極,讀完讓人感到興奮。例文: 《創業日記:創業4個月,我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公眾賬號粉絲基數不足800的時候,這篇文章在垂直的圈子里得到2k+的閱讀,200次轉發,當天增粉150人的效果。主題積極體現在,文章講的是一個和你一樣的普通人,創業幾個月,得到的可見到的進步和積累,會讓人看完之后覺得,我也可以這樣,或者支持腳踏實地的創業者這樣的心理。
主題積極,讓人讀完感到興奮的文章的寫作要素:
①寫一個已經是“完成時”的事情
②非常、非常具體的例證(過程、數據、細節)
③有觀點的總結,不能是流水賬
④接地氣,讓人讀完覺得“我也可以”。要講的是普通人的故事,或者名人在沒出名時候的故事。
⑤清晰的轉化目標
⑥讀完讓人感到興奮
文章開頭的重點:
200字以內,寫清楚“寫給誰看的”、“文章都包含什么內容”、“對讀者有什么好處”,注意,要寫一個已經是“完成時”的事情,真正的事實才能獲得信任。
文章內容的重點:
1500-5000字以內,把你提到的故事“有重點”的敘述清楚,并且有“觀點總結”而不是流水賬,需要有非常具體的例證(過程、數據、細節)注意,整個文章無時無刻要體現積極的核心觀點,就是我們就是一只踩不死的小強,一步一步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文章結尾的重點:
100字以內,再一次“強調文章的觀點”,并“設置明確的轉化路徑”,一篇文章是應該承擔具體的轉化指標的,我們可以引導由文章跳轉到網站,也可以是引導用戶加QQ群,我們應該可以量化文章的效果。
這是一個標準的寫法,按照這些標準,去看一遍原文,你就大概知道了這類文章怎么寫了。如果你有相應的題材,就知道怎么發揮。可以寫名人,可以寫自己。注意,不要瞎編,因為瞎編沒有真情實感,別人不是笨蛋,一下子就會看出來。不過如果你要說你是一個小說家,那我也沒辦法。
4.
讓讀者覺得自己非常聰明,消息靈通,有逼格見多識廣。例文: 《看“汪涵救場”,學如何應對突發危機》——秋葉
去年3月底,《我是歌手》在總結賽直播現場開場前發生了孫楠臨時突然退賽的情況,場面一時失控,還好湖南衛視的汪涵現場應對危機處理的非常妥當。所以做PPT的秋葉老師第一時間發表了一篇“有內容的新聞”,標題為《看“汪涵救場”,學如何應對突發危機》,這個文章利用熱點紅利,巧就巧在,他沒有跟風寫一篇沒有任何營養的新聞報道,而是在短時間內,寫了一篇有知識性的分析文章,讓讀者仿佛置身“文字版”現場,各種描寫內心戲,讓讀者覺得這樣的文章,消息靈通、有逼格。
讓讀者覺得自己非常聰明,消息靈通,有逼格見多識廣文章的寫作要素:
①實時性強,幾小時內發生的事情
②有理有據的分析,做“有內容的新聞”
③讓轉發的人有身份帶入感
④讓轉發的人覺得自己有逼格
文章開頭的重點:
200-300字,“事件回眸”、“寫清文章都包含什么內容”、“對讀者有什么好處”,事件回眸是為了最大限度的擴大受眾面,同時寫給知道&不知道這個事情的人。一開始這個文章就是以分析的角度入手的,所以讓人覺得有逼格。秋葉老師在寫了一個有態度的客觀評論,也就是沒站住客觀評論的角度,而是像鄰里聊天一樣,這樣的話語調性更容易讓人接受。
文章內容的重點:
1500字左右,“不斷的現場還原”、“不斷引用和總結”、“越細致約好的分析”,這里注意要伴隨著讀者的思維去寫字,寫人話,寫出讀者的好奇與疑問,對于總結,要有理有據才能獲得認同,讓人覺得,我也是這么想的。重現事件當時的情景,讓人感覺身在“文字版”現場。
文章結尾的重點:
200字以內,設置轉化目標。讀到秋葉老師的文章結尾,恍然大悟,原來他是通過這篇文章,鼓勵讀者去參加他的在線分享,當然讀者覺得這篇文章好,自然會去他的分享會,核心目標達到了~
這是這個寫法的標準,去看文章。時刻關注著實事,找到機會就寫。
5.
讓讀者非常憤怒或者恐慌。例文:穹頂之下文字版。
15年2月的最后一天,柴靜發布了一個視頻《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相信這個視頻很多人看過。雖然是視頻,但是其中文案的節奏掌握的非常到位。首先“霧霾”這兩個字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到底霧霾有多大危害,危害的結果是什么,大家卻不是很清楚。所以柴靜從普及知識的角度、親自做實驗的角度、造訪專家的角度,把大家拉近到霧霾的眼前,讓大家清楚的這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這件事情和每一個人關系有多大。切記,這類文章千萬不要去杜撰,那個叫做謠言。寫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
“憤怒和恐慌”的寫法需要具備的要素:
①寫一個確鑿的事實,切記不要編謠言
②數字、照片、視頻,一切能證明真實性的信息
③明確的中心論點,我們反對,拒絕,希望什么
④大眾化,和每個人都有關系的事情
⑤讀完讓人憤怒或者恐慌
文章開頭的重點:
300字以內,讓人馬上“覺得這件事情很嚴重”、“和自己有關系”、“想把這件事了解清楚”。這里注意,一定是站在讀者的角度去寫字,說人話,別說官話,需要把憤怒和恐懼的事實拉近到讀者身邊,這里切記,再次強調,這樣的文章不要編纂,那就變成謠言了
文章內容的重點:
字數不限,不斷證明“事情的嚴重性”、“不斷揭露真實的情況”、“所有的文字都要圍繞著中心論點”。也許文章會很長,但是你可以把文章分成很多個主題,用結構化的排版來管理負責。盡可能多的放真實數據、真實圖片,這樣可以增強讀者的感性體驗。不斷用事實證明“憤怒和恐慌”離普通人有多近。
文章結尾的重點:
200字左右,“呼吁做點什么”“再次強調中心論點”,一個文章不能看完就完了,馬上引導用戶去做下一步的動作,注意不要說一堆廢話弱化轉化目標。在這里,柴靜這個案例,引導大家去撥打環境舉報熱線。
6.
一篇實用且容易記住的內容的文章就是盤點類的文章,非常多。比如: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產品經理必讀的書籍。。。
你要永遠記得用戶很懶,用戶更喜歡直接拿到一個省事兒的解決方案,所有人都喜歡吃“現成兒”的。所以什么叫實用且容易記住的內容?你可以理解為盤點類文章,或者是可以轉發、收藏,日后需要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參考的文章。
“實用且容易記住的內容”的寫法需要具備的要素:
①語言極其簡練,直接上干貨
②大眾日常消費的內容(或垂直領域的內容)
③可以當做一個資料工具日后查詢
④對讀者有足夠的價值,幫助讀者進行判斷
文章開頭的重點:100字以內,寫清楚“什么資料”、“資料含金量的描述”、“對讀者有什么好處”,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用戶怎么方便內容就怎么制作,可以通過微信號做更多的事情,比如下載的資料可以給他整理好。注意,資料貴精不貴多。
文章內容的重點:字數不限,每條內容“恰到好處”的簡單描述,做到“管理復雜”,讓文章結構化,這樣用戶更容易閱讀。一定要對資料進行簡單而精準的描述,這樣容易用戶判斷具體一個內容的價值
文章結尾的重點:100字左右,強調核心信息,抓住機會引導轉化
7.
一篇有價值的故事
有價值的故事,聽起來和上面提到的“主題積極”的寫法很類似,區別是,主題積極通常在寫自己的故事,而同時,我們可以利用你聽過說的故事,來當做例子,這樣的故事通常都是普通人的故事,即使是名人,也在講述他作為普通人時候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通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TED,里面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故事通常都有一個核心的觀點,一個大家無限相信的“理想和信念”,確鑿的事實會更讓人熱血沸騰,產生分享的欲望。
“有價值的故事”的寫法需要具備的要素:
①一個確實發生過的事實
②故事詳細的過程和結果
③一個明確的核心觀點
④讀完讓人很受啟發(雞湯效果明顯)
文章開頭的重點:
200字以內,“引出話題”、“直接帶入故事”、“證明故事的價值”,這里要注意,提出一個有身份帶入感的,有痛點的問題,并迅速讓讀者進入閱讀故事的環節。
文章內容的重點:
2000字左右,“引用名言”、“提出問題”、“強調核心觀點”,同樣,不要寫流水賬,文章可以結構化,不斷地強調觀點和總結。“接地氣”就是寫普通人的故事,或者名人在普通人時候的故事
文章結尾的重點:
150字左右,“再一次強調文章的觀點”、“設置明確的轉化路徑”
積累:不斷提高自己的內容質量
@Fenng說的: 太多人都想著速成,卻沒有耐心老老實實寫幾篇文章。這是我的建議。
內容質量的提高,還需要你去看文章,分析自己那個領域受歡迎的文章的類型,分解他們,看文章的時候,注意每一個細節,將這類文章的寫法結構化,模仿一次兩次就掌握了這種寫法。模仿是最快的學習方法。同時,模仿的過程中,你也知道了,自己該運用一些什么素材,著手去積累這些素材,這樣用的時候就能夠得心應手了。
最后
1.
微信運營不是只是微信運營的工作。微信運營,想要做到更好,你肯定不只是一個運營者,而是一個具有杰出的營銷和運營的思維的人。
2.
你可以去看:
這里介紹了非常正統的營銷思維。
這里,有很實用的營銷思維和營銷技能。
Oeasy是一個技術大神,微信運營偏技術的問題可以到他這里找到答案。
3.
書籍:
《長尾理論》:“垂直“產品的份額,會越來越大。看了這本書,你也就不會再想做一個大而全的微信公眾號了。
《定位》:信息爆炸的世界,如何在消費者的心智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
《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創意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得到創意。這是我看過的最實用的營銷書籍。
文/大監不是太監
做一個合格的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