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規劃這個行業做了幾年,遇到最常見的一個誤解就是——你們職業規劃不就是幫別人算命,規劃一輩子干什么嗎?
唉。
其實,并剛進職場我也這么想,后來扒開一層一層的外衣,才發現職業規劃像是一個職場老大哥,他會把自己(大多數職場人)職場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和解決方案告訴你,他會告訴你職場發展中不變的是什么,但不會幫你安排明天你要做什么、后年要不要換工作、十年后又去哪定居等等,因為這些問題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那一個人會遇到哪些職場共性的問題呢?比如:
1.職業目標的缺失
在我們接觸到的客戶中,很多客戶都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工作、喜歡做什么,所以長年內耗,工作沒做好,生活狀態也不佳。
2.職場發展策略不清
其實職場也跟自然界的生物一樣,職場發展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在哪個階段你要做什么、職場中的核心競爭力需要怎么修煉等。
3.職業會有瓶頸期
每個職業都有天花板期,工作一段年頭,都可能會出現職業瓶頸。這個時候若不靜中求變,突破自我,很可能會大大影響后面的職場發展。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很多,比如 工作生活不平衡怎么辦、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能力如何提升、想要轉行怎么評估風險等等。
看到這些,你應該會發現——職業規劃并沒有幫你算命,而是在幫你了解你正在出現或者未來可能出現的職場問題,然后提前熟悉他,了解他的產生機制以及應對方法,如果做得更好點,還能思考如何避免這些問題發生。
我們顧問們會經常做客戶回訪,會反復比較他們上課前和上課后的狀態和感受。有次一個學員說:“我學完了生涯規劃,就一個感受——安心。安心是和焦慮相對,上課前焦慮萬分,感覺身在職場多年,但還是一片混沌狀態,搞不清輕重緩急;但現在掌握了這些職場發展規律,心安很多,知道要一步步來,每一步都是什么,更有掌控感。”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戰場如此,職場也如戰場。要想成為職場高手,不熟悉游戲規則,是無法戰勝其他和你競爭的人的,就比如玩游戲的人不懂游戲規則,他能力再怎么強,也可能因為選錯了勝利目標而失敗。
古典老師有次問我們,職業規劃其實就是在幫助一個人打造他的核心競爭力。
那么你知道“核心競爭力”這五個字,哪個最重要嗎?
我回答“核心”,因為先得知道什么是重點,才能發力嘛。
他說,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是“競”。
比如說你要參加一個比賽,首先你要搞清楚,你在跟誰PK,這個叫“競”——也就是得知道游戲規則是什么。你別熱了半天身,準備了半天舉重,卻發現這是個游泳比賽。現在很多家長就是這樣,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然后開始給他報這個班那個班,長大后發現,這個世界根本就不是跑步比賽,是一個游泳比賽,在起跑線先列沒有用。
“競”談的是游戲規則是什么,“爭”談的是競爭對手是誰。只有你知道對手是誰,你才有可能知道怎么出招。“力”指的是努力的投入程度。而“核心”是指你知道往哪個方向努力。所以這5個字,最關鍵的是競,其次是爭,再是核心,最后才是努力。那些埋頭默默努力的人很難真真正正地取得一些勝利,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他們看不到更多的層面。
職業規劃也就是在教你職場的“游戲規則”是什么,讓你知道職場的本質是什么,怎么做更容易勝出。有法可依后,我們對于工作的掌控感和幸福感才會提升,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職場也是如此,信息科技時代,行業、職業日新月異,每個人都在擔心會被落下。但如果你能掌握最不變的發展規律,相信你會心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