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 小建中湯與黃芪建中湯
各位同學,我們上個禮拜呢,上到這個小建中湯的主要結構,那么我們說到這個小建中湯呀,它基本上就是因為有這個飴糖,也就是麥芽糖這個藥,才稱之為建中湯的。
所以,如果同學想要吃到這個小建中湯十足療效的話,恐怕就自己煮會比較有效,當你這個人的主證沒有什么發干發渴的感覺的時候,其實芍藥減少一點量是沒有關系。因為現在人的腸胃有時候比較冷,芍藥用多了會拉肚子。當然你如果吃這個比例的芍藥沒有問題就沒有關系,基本上如果乘以0.1的劑量的話,芍藥放足桂枝的兩倍沒關系。但是如果你是覺得自己很需要大補,而用0.3的劑量的時候,那么芍藥的用量就要看一下自己的體質,因為張仲景就說一個容易拉肚子的人,什么梔子啦、芍藥啦、大黃類的藥都要放少一點,那我們一般抓主證就是說,如果你的口是完全不會渴的,那你芍藥放到桂枝的一倍半或多出一滴就好了,也不一定要放到兩倍。
但是呢,相反的飴糖呢是不適合少放的,當然如果你是吃科學中藥的話,你可以調一杯麥芽糖水,然后再拿來喝科學中藥,那也不難吃。但是很麻煩,就是你上班除了帶小建中湯,還要帶一罐麥芽糖,就是有點鎖碎。我倒是小建中湯我蠻贊成用煎劑的,因為效果比較好。科學中藥你不能說沒效,比如說有些人鼻子過敏呀,他就流鼻血的時候就吃個三四克科學中藥的小建中湯,誒,也會停下,鼻血也會突然少一點,就是不能說沒有效。但是如果你要用來對待那個真正的這個消化軸的虛勞的這個病的時候,麥芽糖少了就不太行。這個古時候的一升差不多200CC就是一個飯碗,但如果你是乘以0.1的劑量,就是需要三分之一飯碗的麥芽糖,煮出來的湯可以說是相當的甜。所以吃了小建中湯那個當下會覺得有點滿,就是不會覺得很餓,就是吃了之后過了半天會開始覺得很困或者很餓。
這個關于小建中湯它的這些整個主證哦,看我們上次講經文里頭是說: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發軟、咽干口燥,這個我們有一個印象。
血痹虛勞篇條文【13.29】 黃芪建中湯
【13.29】 虛勞里急,諸不足者,黃耆建中湯主之。
黃芪建中湯
即前方小建中加黃耆一兩半。氣短胸滿者,加生姜一兩;腹滿者,去大棗,加茯苓一兩半;大便秘結者,去大棗,加枳實一兩半;肺氣虛損者,加半夏三兩。
然后呢,我們現在先跳開小建中湯的一般辯證點,我們去看一下黃芪建中湯,等到黃芪建中湯也看完,我們來順一順這兩種建中湯在臨床上面是通常拿來治什么樣的疾病。這個黃芪建中湯的這個條文呢,他寫:“虛勞里急,諸不足者,黃芪建中湯主之。”這個小建中湯一開始是寫“虛勞里急”,黃芪建中湯也是寫“虛勞里急”,那請問“虛勞里急”到底是什么東西呀?簡單來說呢,就是一旦你要講到建中湯的時候啊,我們之前教的這個關于柴胡劑的這個肝乘脾造成的消化軸的種種病變,你就要整套把它搬過來用。然后去看這個人到底是一個不虛的肝乘脾,還是虛勞的肝乘脾。這兩個的癥狀是很類似的,但是你需要用虛勞的辯證點去幫忙鑒別。
也就是這個里急的意思哦,其實我們在臨床上看到的就是,這一條的消化軸的很多怪怪的狀態。比如說,吃飽飯累得要死,有些人吃完飯是走不動路的哦,或者是吃完飯就會發悶,或者是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者是有人現在西醫有時候會講什么,大腸燥急癥,就是這個人莫名其妙會拉一陣肚子這樣子,然后呢容易便秘,容易腹瀉,就是容易跑廁所,包括大便或者小便。就小便可能尿很多,或者尿不出來都有可能,這一條消化軸上面的各種各樣不舒服的事情大概都可以算到虛勞里急。當然同學聽到這里也會覺得說,之前這些不是柴胡證已經講過一次了嗎?對,柴胡證講過一次。那么這個辯證很重點就是之前柴胡證講的這樣一個肝乘脾的現象哦。今天的臨床呢,都會比較向虛勞這邊漂移。因為我們今天呢很多遇到的人因為體質上都比較虛,所以肝乘脾的狀況往往跟虛勞狀況混雜在一起。也就是之前我們在課堂上介紹許許多多的柴胡劑哦,那這些可能都要改用建中劑,而這樣的一種思考張仲景的傷寒論我們也讀過那一條呀,對不對?就是當你的肝乘脾會肚子痛會胃痛的時候,你吃了小柴胡湯沒有效,再吃小建中湯對不對,吃了小建中湯把這個區塊補好了,再來舒肝解郁才會有效,對不對,就這樣一個思考。
而黃芪建中湯的諸不足,它等于也可以說這一條在幫忙小建中湯,打這個小建中湯本身比較沒有照顧到的一個臟,就是小建中湯補心陽又補心陰,然后呢,心陽降得下來就會補到命門火,所以它會補得到腎。然后本身又是一個補肝舒肝的結構哦,桂枝芍藥甘草大棗都有,這個其實生姜都算,本身小建中是一個非常補肝的方子。然后呢,脾的話麥芽糖在中間對不對,這里面的藥味可以說是都能夠幫助脾的運化的。所以就是說來說去就是肺沒有補到的,而這個肺沒有補到的這件事情呢,張仲景就加一個黃芪建中湯的法來補這個肺哦,
也就是說桂枝、生姜、芍藥、大棗這個結構本身就能形成一個夠通調營衛的方式。但是如果你在這個藥里面再加一點點黃芪的話,是不是可以把一些黃芪的這個藥性,這個補的氣把它帶到人體的表面對不對,順著建中湯的結構出來到表面,而人的表皮跟人的肺是一起的對不對。所以就是說要補到肺的話,你需要再幫它多加一點點力量,讓它藥性能夠浮出來。所以在這里就用這樣少少量的黃芪,就是不加一個單位,而是半個單位。那為什么只能加半個單位呀,因為如果你加了一個單位的話,我們在張仲景其他的方子里面看到的什么桂枝加黃芪湯之類的就是加一個單位,那這個時候都治到哪里?腋下區。就是會黃芪一多就會變成以三焦為主軸在運作了,又是走在腠理之間,又沒有浮到表面來了。
所以就是黃芪這個藥的藥性我們上次也討論過哦,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呢,張仲景的黃芪建中湯跟敦煌出土的《輔行訣》的大陽旦湯就有這樣的差別。敦煌出土的《輔行訣》的大陽旦湯它的黃芪是五兩,而我們這邊只用1.5兩,而當你用到《輔行訣》的大陽旦湯的話,它的整個效能是建中湯的那個藥效會服從于黃芪的藥效。然后就整個,等于是建中湯被拿來改善人體的微循環,用來調整人的淋巴系統。然后黃芪把能量帶到三焦,就好像大陰旦湯是清洗三焦的,大陽旦湯是補三焦的。所以吃了之后,人會變得有力氣,覺得好像身體的這個表面這層氣夠了,人會站得比較挺,感覺比較有力哦這種東西,就是我們一般比如說什么腳沒力呀,針炙捻轉陽陵泉呀。什么那個腰胯不舒服,平常在就是什么拍膽經呀,或者是用長針去做這個環跳穴呀,刺激或者是什么整骨整環跳,這些東西在做的事情是那個敦煌《輔行訣》的大陽旦湯來做成,就是處理這個少陽區塊的不足。那這里的話呢,張仲景的黃芪建中湯我們就把它看做是幫小建中湯能夠補到肺臟的一個方,所以就是在小劑量的范圍里面做事情。
而它的這個用藥的方式呢,我想它的加減法哦,氣短胸悶者加生姜一兩,跟肺氣虛損者加半夏三兩。這兩處呢,我想我們是可以放在一起做一個理解的。就是當一個人的,這個肺氣不夠的時候呢,所謂的肺氣不夠,大概有幾個情況。首先,是這個人的元氣哦,好像不能夠到達肺部。如果是元氣不能到達肺部的話,生姜黃芪的組合會相當有用。也就是我們在咳嗽的時候有教到說咳嗽如果是肺里面濕的時候我們用干姜,不用生姜,因為生姜會激得這個氣上來。但是如果你的咳嗽的主軸是在喉嚨這邊就會用生姜,因為它可以讓藥性到這么高。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黃芪建中湯,建中湯的藥性其實本身比較沒有那么浮出來。但是加了生姜,搭配這個黃芪,就能夠把氣補到肺。所以它這個氣短胸悶這種感覺就好像這個人呢,稍微動一動,走一走哦,就覺得有點喘不過氣來那種感覺。這樣的時候,黃芪跟生姜的組合是很好用的。當然,黃芪建中湯在臨床上面常常是拿來治療什么,治療胃潰瘍的。那你也可以想像對不對,就是建中湯這個運轉脾胃的這個用藥結構,讓脾胃變得活性化的用藥結構里面再加一點黃芪,那讓它在這邊補著。那當然脾胃里面的這些損傷就會容易愈合呀是不是。所以這個時候,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如果是虛證呀,在經方的世界,通常是拿黃芪建中湯來用哦。那效果,如果辯證準確的話效果是很好的。如果黃芪加多了哦,它的藥性就會比較走到別的地方。但是這個比例來講的話,補消化軸還算是蠻剛好的。
當然黃芪也分成好的跟不好的哦,像前一陣子就有同學跟我說生園的黃芪好貴哦。那我就反問那同學那你要用別家的嗎?那同學還是跟我講:還是不要啦,因為生園比較貴的黃芪比較補呀,吃起來比較有感覺,那些其他店號吃起來沒什么感覺。對我來講是覺得貴還是有貴的價值啦。
那它這個,生姜能夠把氣開提到肺部,而后面這個肺氣虛損者加半夏三兩,這又一個怎么樣的思考呢?我想一個虛勞的人哦,本身的新陳代謝就是比較差的,所以他的肺通常會太濕,也就是他雖然不是真正的小青龍湯證,但他的肺可能會有一層濕濕的痰粘在里頭。那當一個人的肺里頭有一層痰粘在這里的時候呢,呼吸的時候自然交換氣體的時候就比較不順暢,所以這個人所謂的肺氣虛損的人哦,你說他真的會高達每天都喘給你看嗎?不盡然。但是我換個想法同學就會很容易理解,就是隨時都覺得自己沒精神,這樣的一種感覺。就好像呼吸不能提供你足夠的氧氣的這種感覺,就是隨時覺得沒精神,覺得有點憂郁憂郁的,這種時候加半夏還是不錯的,所以那當然如果你加了半夏有好轉,代表你用對了,如果沒好轉的話,那你就不要加了。因為我們這樣說是有點不負責任,但是我想這個黃芪建中湯加半夏的這個加減法它本身不是那么強而有力。所以你如果要用脈象去找出來的話,可能沒有辦法把出那么清楚的那個小青龍湯那種有痰的弦脈。像苓桂術甘小青龍那種心下有水氣那種很好把的,弦脈比較清楚,可是這個肺氣虛損的這種加半夏的情況它比較淡淡然一點。就像是如果你是小青龍湯證的咳嗽,往往有的時候牽涉到所謂的肺積水的問題了。那那個時候你咳嗽就會感覺到咳嗽的時候那個癢的地方不在這一條,在這個地方,就是咳嗽的時候癢在這個橫隔膜這里。它就是小青龍湯證,小青龍湯證的特征。但是這個肺氣虛可能沒有辦法清楚到那樣,肺下面有水時候,那種癢癢的感覺可能不會出來。
那么,中間的兩個加減法呢,我想這個加減法也不是一個絕對的通例。比如說像是腹滿者去大棗加茯苓,這個歷代是有批評的。因為呢,如果我們跳開虛勞的世界來看的話,張仲景治腹滿還是厚樸比較有效呀,就是不見得是茯苓。可是如果我們站在虛勞的這個小框框里面看的話,你就會發現說一個人他的虛勞的前提之下,如果肚子常常覺得脹脹悶悶的。那我們比較可能去思考他的腸胃太濕了,而這種腸胃太濕當然也有很多比茯苓去濕更有效的藥。但是因為這個虛勞的人,所以我們就退一步,就是這個建中湯的方劑結構里面呀,我們把那些比較保濕的藥拔掉一味,讓腸胃不那么容易流失。可是呢,你想想看我們建中湯里面要拔芍藥嗎?不好。拔甘草嗎?甘草補中焦之氣,不好。那麥芽糖根本不能拔。建中湯就是靠麥芽糖在潤心陰的。就是建中湯能夠滋心陰就是靠麥芽糖在潤血的,所以這個也不能拔。所以想來想去呢,有麥芽糖在潤血,那這個幫忙桂枝做后盾補入營分的大棗比較沒有關系,就是等于是其實你要拔掉一個保濕的藥。你拔麥芽糖、拔甘草、拔大棗,它的保濕的力道是差不多的,只是選擇之下覺得甘草不要拔。因為這種湯劑結構沒有甘草的話,那個方就會歪掉。那如果那同樣是潤血來講,已經有了麥芽糖,大棗就可以說拜拜了。所以這樣子的選擇就勉強犧牲大棗,然后呢,大棗這這個保濕的藥物去掉之后那你再加茯苓。那我們知道茯苓是一個能夠改變我們人體的這個水份電解質的成份,然后讓小腸很能吸水的藥對不對。所以用了茯苓的話,這個腸胃的濕氣就會比較容易代謝得掉,所以就姑且這么看待。
當然,我們在這個實際上在臨床用黃芪建中湯治療所謂的胃潰瘍或者所謂的這個萎縮性胃炎的時候,我們大概都會遇到兩個點是需要調節的,就是很多人的這種胃病它有一定的病史的人哦,常常會夾濕或者是夾瘀。也就是說有的時候人的胃病,你用建中湯醫不好,是因為他里面濕氣太重。所以你們要加一點祛濕的藥,所以這樣的加減法在臨床的時候有它調整的需要。所以你看一個人他的舌苔很厚呀,然后他的這個脈很悶悶的,跳不快那種感覺的時候,那可能你要做去濕的調節。所以看他的整體上這個人隨時肚子都覺得好像飽飽的脹脹的這種感覺。
那另外像夾瘀,像這個我們之前在教這個李可推薦的這個三味湯的時候,有跟同學看到什么,人參五苓脂對不對,就是這個化瘀血的一個藥物組合是對于胃潰瘍有特效的。為什么有特效?因為一旦潰瘍了,其實那里都是有瘀血的,血管里面都有點臟臟的,所以如果你的胃潰瘍是到了那種就是你胃口變得非常得差。就是吃什么東西都覺得梗梗的,也就是出現這種噎嗝的癥狀,就是吃下去好像特別的塞、特別的下不去。那種時候往往是夾瘀血的,如果你用藥比較豪爽的話,你的黃芪建中湯就加兩條生水蛭去煮哦。那如果你不夠豪爽的話,那你就配一個人參五苓脂那種三味湯結構下去幫忙。因為這種這類的病,純虛證的固然是主軸,但是夾濕夾瘀的也是多。
至于說大便秘結者去大棗,加枳實兩瓣。因為大棗其實也是讓藥性變得緩和的藥。那大棗拿掉了,它的這個收住濕氣的藥物沒有了,那加一個枳實,枳實反而是能夠把大便往下打的東西,氣往下打。所以這樣子的做法是能夠讓人大便比較通。當然這個前提也是因為建中湯本身就已經還蠻潤的,已經有芍藥、有麥芽糖了,它本身是一貼溫潤的藥。這樣子加減比較安心。
當然我們今天說黃芪建中湯這樣加減的時候,因為枳實、黃芪組,當然我們今天用枳殼就好了,不用枳實。這個枳實黃芪組剛好就是內臟下垂的這個特效藥組對不對。所以到今天我們有些人會覺得我的小腹一直凸凸的,那是因為我內臟都跑下來了,就是你用便秘加減法那也是可以的。
就是黃芪建中湯呢,從這個角度讓我們把小建中湯補五臟的效果做得比較完整。當然這個虛勞病有的時候它的這個治肺的這個氣短胸悶啦、肺氣虛損啦,在有些人身上也會表現成咳嗽,不過這個咳嗽比較辯證。因為咳嗽久不好,有時候是腎虛,用真武湯或者腎氣丸,有的時候是建中湯。所以你在感冒收工的時候,辯證的時候稍微抓一下主證。
其實建中湯呀你不要覺得它主證很難抓,因為如果你能夠把我們之前少陽病那個肝乘脾的狀況有個認識的話,其實回頭來抓建中湯的主證不會很難抓。
小建中湯與黃芪建中湯在臨床上的應用
那么我們現在就回頭來整理一下哦,小建中湯跟這個黃芪建中湯我們一般臨床是怎樣在應用的。當然我們剛才講到的肺氣虛損的這個加減法,通常不包括我們說的肺結核。肺結核的話你要到當時的主證看看是什么湯證,什么麥門冬湯呀,或者是什么炙甘草湯呀,不一定哦。就是看它的當時的癥狀,它不一定是指向虛勞。那或者我們今天所說的那個有一個人是很容易氣喘的人。那氣喘的人也不一定是建中湯證,所以你不能夠拿呼吸的好壞當作是使用建中湯的唯一的辯證點。也就是最好能夠找到這個前天講的虛勞里急呀、悸、衄、腹中痛之類的,比較容易抓主證。
當然呢,我們現在我們把這個“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這個東西把它轉換成我們今天臨床常見情況的話呢,我想首先就是最直接會使用到建中湯的藥的這個狀況呢,就是肝虛乘脾的虛勞證,這個肝虛乘脾的虛勞證哦,就是這個一整個人就是消化軸非常不對勁,就是我剛才講到的什么胃潰瘍呀、胃痛呀,就是一大堆,或者拉肚子呀什么。就像肝虛乘脾有時候有個什么特征,就是吃完飯就很容易拉一下肚子哦,這個也是這類的病。而這類的病通常呢,如果是肝乘脾的話,你這個左右手的這個關脈都會把到還蠻明顯的弦脈。如果這個弦脈是好像是一般跳動的強度,只是形狀上變弦,那這樣子你不一定要把它放到虛勞的框架。可是呢,弦脈如果弦得很弱很弱或者是弦得很洪大有力的話,那就是虛勞。而且通常這樣的脈象,都是直接指向建中湯證,而這個時候用建中湯也會特別的有效。
像我們班上有個同學呀,他就是一開始他的脈就是現在已經好很多了,所以把不太出來。他的脈就是一開始就是很弦很弦,而且很洪,又弦又有力這樣子。把起來就覺得這個人弦脈怎么這么大條呀,好硬哦,這樣子。然后他,其實我和這個同學斷斷續續在下課的時候鬼扯蛋呀。然后吃什么藥也……一下子過了一年了,我現在都覺得他怎么現在還在班上沒有棄我而去。因為我覺得我從來沒把他醫好過,就是當我,我一開始遇到他的時候會說:“你的脈這么大而且又硬,很虛哦,所以有空就要吃補藥,有空就要吃補藥。”我說這是虛的人的狀況哦。可是這個同學可能是一開始是小建中湯吃科學中藥,但吃了之后沒有什么感覺,然后就是放下了,然后就開始走向這個用藥踢館之旅,我這樣說不是說同學不對,是我不對。就是我現在自己就等于就覺得說,你現在這個吃飯之后那種感覺,吃飯前的感覺,那個是烏梅丸證。然后就是請他吃烏梅丸。然后吃了就下禮拜就跟我講說:“老師現在好一點。”然后下下禮拜,就說:“老師好像一直也就這么好一點,都沒改善。”然后到有變壞,他說:“傅青主里面有個方專門治這個肝乘脾的腹瀉,要不要試試看 。”他說:“老師,我吃了之后有好一點。”然后再到下個禮拜就說:“可是又沒有太好了。”就是不管吃什么藥都沒有辦法收工。我說是不是太寒,我們要不要吃附子梗米湯?他吃了以后說:“老師,我吃了以后就沒有這么拉了。”然后再下個禮拜又覺得:“老師,還是停在這里沒有好。”就像然后他自己聽郝萬山的課,然后就覺得說柴胡桂枝干姜湯,脾虛然后又肝乘脾呀,正好,吃了以后好很多,吃完柴胡桂枝干姜湯好很多。然后過一段時間怎樣,還好啦,就是這樣狀況。但是他那個脈證其實就是所謂的虛勞底,那么我前一陣子,上個禮拜因為在教小建中湯,聽了以后就覺得我不妨回去煮一帖試試看,就是我不要再試那種中藥了。結果他昨天來跟我講說:“老師,我吃一碗下去,第二天肚子就大了一圈。”就是因為他那個同學是很瘦很瘦的人,就是一夜之間就開始長肉哦。然后就說那個他之前那個腹瀉的狀況突然之間就好像幾乎都沒有了,但我不知道下禮拜會不會又有爆肛的消息。
但是我覺得這件事情給我的反省就是說,如果是虛勞底的人,你不要直接幫他醫病。講的白點就是身體太虛,先補虛,因為你的營衛之氣就不通,全身氣血都沒有到位的時候,你說你吃一個什么湯治療鼻子過敏。真的那個藥性能夠到鼻子嗎?還是中間就當掉了,就是這個氣血都還不能運轉的人哦。你這個藥好像不能夠到了胃。那甚至說那個同學的情況是更可憐,他是等于說是被我冤枉,就是說其實他根本這個病就是虛勞底的病。所以這種時候你東一點西一點加加減減,就是醫來醫去你就會……我覺得同學講一句比較貼切的話,就是說:什么藥都有效,什么藥都不能收工,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所以同學在處理自己的消化系統的這個問題的時候,你要把握一下自己有沒有弦脈。那你把到自己有弦脈,如果用正常思路的這種柴胡劑類,覺得好像沒有什么改善,或者改善一點點就停在這里了。你就要去觀察自己的弦脈或自己的主證有沒有虛勞的主證,比如你站到鏡子看有沒有臉色好黃好黃,就是自己實在是年齡還沒有到,就變黃臉公黃臉婆了。那這樣子的話就知道自己是需要吃小建中湯的人了,肝不好,所以人發黃。所以這樣的思考我覺得是這個,我們目前這個社會臨床上需要面對的事情。
像是這類的事情呢,就是比較很多胃病它本來在古書里頭并不是黃芪建中湯包醫的,而是因為今天的人的這種過日子的方法,那種生活緊張的那種狀況,其實我們今天的社會比古時候那種戰亂的時代要安定很多了呀,就股票大跌也跌不死人嘛對不對。但是可是我們今天的人好像比古時候的人還要膽小,就很多事情都在緊張,都在焦慮,然后身體就燒得很虛很虛,這個這樣子的一個社會,這樣一個大家都往虛勞的方向去走的狀況呀,就是很多湯證都會漂到建中湯呀甚至腎氣丸這邊來。
而這個漂法我舉個例子哦,就是比如說比較屬于中醫辯證學來講的典型的胃發炎,或者胃潰瘍,這個是半夏瀉心湯證比較多,就是典型的。那半夏瀉心湯它的結構就是有清熱消炎的藥,也有這個補脾胃的暖藥,等于是這個半帖三黃瀉心湯搭配半帖理中湯再加個半夏這種結構。而一般半夏瀉心湯適合我們一般所說的淺表型胃炎,就是胃里面有發炎。你把到脈就會把到有點尖尖發炎的脈,然后它的癥狀瀉心湯標準是心下痞對不對?胃覺得悶悶脹脹的,按下去之后雖然不會劇痛,但也覺得不舒服,你按了我更不舒服,這樣子一種的癥狀。也就是像半夏瀉心湯,可是今天的臨床呢,首先我們一般醫生在開半夏瀉心湯的時候,就常常會加什么補脾胃的香砂六君子或者什么東西,為什么?因為現在人的脾胃比較虛,它里面光是什么黃芩黃連呀,就已經會讓那個人元氣垮掉了,就不會好。所以要多加補脾胃的藥,而我們如果照張仲景的書就會說,看病是抓主證嘛對不對。那我們抓到一個完美的半夏瀉心湯的主證,那我開下去為什么病人很不舒服呢?因這個病人是虛勞底的,虛勞底的病人根本耐不住這類的方劑結構。
像是我們從前班上有個同學哦,他算是我們班的恩人,就是當初我們還在之前的地方的時候,他是學校的工作人員,幫我借教室時很熱心。雖然后來沒有在班上,我是把他當恩人看待,我這樣講是因為一般來講,我是不太會幫吃素的人看病的。就是會覺得那個同學在我心目中,并不是那么乖的病人,就是他是那種對中藥還是有一定的那種不喜歡的,或者因為他長年吃素嘛。從前我教那個當歸生姜附子羊肉湯,他也就回去吃了一次。吃完之后就大上火,然后就是上火上得好慘,因為你知道長年吃素的人,這個血脈、氣脈都比較小,就是不能承受這么大補的藥。然后他家里面其他吃素的家人就在那邊嘲笑他,你看這是你背叛佛祖的報應哦,就是他回家比較不好過。但他后來呢,他因為胃不舒服呢,就去看黃成義老師。那黃成義老師給他開半夏瀉心湯,然后開些補腎的藥,好像是補潛丸之類的吧。我去借教室的時候跟他碰頭呢,他就跟我講說最近看黃老師呀,然后怎么樣怎么樣。然后吃了藥好難過呀,胃不舒服,覺得那補潛丸難吃死了,我吃了一口受不了整塊都丟掉,拜托你不要丟啊,給我吃了。因為我是很愛藥的人,你知道我覺得好浪費。我這樣講其實是非常心虛,因為很多藥也放在家里面沒吃發霉。就是愛歸愛呀,喜新厭舊呀,在我的冷宮里面,就是沒有被愛到的藥還是很多。那這個就我看到他吃藥那個態度,那個霸氣,其實我就覺得就是那種吃藥吃一口不順,那醫生就不是人那種態度,我是醫生這邊的人呀,就覺得有點不好面對。可是因為他是我的恩人呀,教室的恩人,其實我就剛才想說,因為聽他的陳述我覺得很簡單。就是黃老師可能沒有留意到這位患者是一個常年吃素,常年吃生冷,體質比較寒的人。所以這樣的人吃一個單純的半夏瀉心湯,他會垮掉,他撐不住。因為虛勞底,而且是虛寒底。所以我就說你不妨呀就半夏瀉心湯不吃了,因為其實半夏瀉心湯我也不覺得很難吃。他和我講苦的不得了啊,可能味覺不一樣呀,我覺得藥都很好吃。就是我就說那你換一換,你先用歸脾湯,就是溫溫的修補脾胃的藥。我就你要吃一克兩克就好了,因為我還怕他吃多了上火,歸脾湯吃多了還蠻容易上火的。所以呢他吃歸脾湯,然后之后我就聽說他好很多哦,胃舒服了。也就是說虛勞底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會自動漂移到這邊,歸脾湯等于是建中湯的子方,我們等下會再教一下。所以就自動漂移到那邊。
所以看現在這個年頭呀,就是看起來像是半夏瀉心湯證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發炎對不對,所以都已經漂到虛勞這邊了,你說怎么漂過來呢?這個里急是一件事對不對,前面有講悸、衄、腹中痛對不對?那這個衄不就是說組織都已經沒有自我修復能力呀。你想想看我們現在有的時候工作繁忙的時候,吃東西都是亂吃亂吞呀,根本就沒有細嚼慢咽的,可是你沒有細嚼慢咽呢,食物在那邊刮過去,你說我們腸胃會不會磨損呀?我想這種粘膜類的東西呀是蠻脆弱的,就像我們平常吃東西吃太多,嘴唇都會劃破的對不對?那磨損了之后,你的身體很虛勞,所以沒有自我痊愈的能力。所以就越刮越大洞,那這種虛勞產生的傷口,你說它會不會發炎,當然也會發炎。可是這個就像我們受傷,肉少掉一塊,用生肌散補肉藥對不對,你讓它長肉呀,你不長肉光消炎,還不是洞越來越大,是不是這樣子,所以用黃芪建中湯,讓這個腸胃能夠快快長肉。它的重要性我想是高過于如何消炎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我們今天的這種所謂半夏瀉心湯證你就要在它的辯證的時候去看看它有沒有虛勞底。因為有虛勞底的話,會偏到這邊來。
那另外呢,像是肝乘脾的胃痛哦,我們在臨床上面也是有一個地方會有一點點頭大,就是人的胃呀,胃腸太寒的時候你會痛,那個時候是理中湯或者桂附理中湯比較有效。可是呢,臨床上面你如果遇到肝乘脾的人的胃疼,跟理中湯證的胃疼,它的主訴聽起來是一樣的。就是會不會痛,痛,有沒有很刺痛,還好啦。那什么樣的痛,悶悶的痛,陰陰的痛,就是這樣。那到底是理中湯還是建中湯?這兩個的討厭就是說癥狀聽起來是一模一樣。可是如果他是建中湯證,你用理中湯就不會好,理中湯證,用建中湯就不會好。因為這個病的結構根本不一樣,理中湯是中焦寒對不對,那建中湯是肝乘脾。所以它整個病機結構不一樣,這兩個藥沒有辦法換來換去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自認為醫術差,你知道這個人,首先你要知道這個人是寒底的呀,因為真正的這個實熱發炎胃痛還是有的。但那個實熱發炎的胃疼你不如翻一下瀉心湯比較對哦。就是要用消炎的藥,但是一般我們今天遇到寒底的比較多,你要問他過去幾天吃了什么東西?如果你聽他吃的東西就是一路吃寒的東西的話,這個比較可能偏向理中,或者是理中湯證的人呀因為脾胃寒,你丟一個枕頭給他,他會喜歡抱著,你問他你喜歡抱著還是拿開,就是有這個樣子。那建中湯比較沒有那個,建中湯有點發虛熱,比較抱不住枕頭。所以這種直覺上面的身體感問一問,那不然的話理中湯的脈是平平沉沉的,建中湯的脈會偏弦一點。那都不是絕對呀,只能說參考參考,那不然你就隨便貓一種,先吃A再吃B吧,這種沒效就吃另外一種嘛。就是醫術不好這樣混過去就算了,這個肝乘脾的肚子痛胃痛呀,還有這樣一種,所以我們再思考一下。
不過同學如果是肚子痛呀,然后又拉肚子的,那就又回到傷寒去辯證哦,那可能是黃芩湯或者什么。傷寒的六經傳變里面的拉肚子就另外算,我們這邊不一定直接講拉肚子,我們講到的肝乘脾,就是這個人很容易拉,跟那個真正的痢疾是不一樣的,就是吃東西之后,動不動就是稍微一緊張就拉肚子,那種就是肝乘脾的。
然后當然,婦女呀如果是月經期間的這個肚子陰陰的絞痛呀,那這種時候用建中湯也是可以的。至少在張仲景的用法里面建中湯本身是芍藥結構,是一個能夠讓這個那個部位比較放松的,然后這個如果你月經期間有血虛的話,這種短期的血虛的話是在仲景的用藥古方的用藥里面是可以加當歸的。可以作當歸建中湯來用,當然月經痛本身也是一個有點復雜的東西,你像很多的人得月經痛都是不同的病因造成的。建中湯只是一個比較粗略的通用的方,那你要用當歸芍藥散也可以呀。那我們在傷寒里面已經教過的就是麻黃湯證不能發汗的時候,用建中湯先補起來再發汗。那當然我們大魚助教跟我講說,其實臨床上他有遇到病人是麻黃湯證,可是手腳冰冷,他覺得不能發汗。所以先給他吃四逆湯,吃到手腳暖了再發汗,一發就好,這樣的做法,同學就自己看著辦呀。你覺得這個人不適合用麻黃劑的時候,就給他調一下。
那至于說這個屬于陰虛的這種胃潰瘍,或者所謂的萎縮性的胃炎,這樣的一種疾病呢,基本上是黃芪建中湯。但是這種黃芪建中湯它到底是溫藥,如果這個人真的是發炎的實熱的比較重的時候建中湯吃了會難過,所以同學要稍微抓的時候要謹慎一點點,就是說萬一建中湯吃了難過你也不要太緊張。說不定它可以被放到半夏瀉心湯之類的其他的方子去哦。
歸脾湯
那么如果吃小劑量的藥的話,我會覺得我們不妨來認識一下歸脾湯,歸脾湯在我們上次發的講義的第4頁的下面呀,這歸脾湯這個藥方其實在我眼中覺得還蠻特別的,怎么講呢?它是用一種相當矛盾的用藥結構來處理這個血分的病,我們中國人說呀心生血,心主血,說脾統血,這個歸脾湯它講的是一個人呢思慮過度,勞傷心神,于是就健忘呀,心慌呀。但是這個歸脾湯證的這個,當然歸脾湯是個比較輕的藥呀,同學不要把它想成跟張仲景的補藥這樣子能夠等同看待的藥,你用對了也會蠻有效的。不過呢,這個它本身是劑量比較輕的東西,效用也就會稍微小品一點。那這個它的這個健忘癥,這個歸脾湯證,當一個人呀,忙呀累呀操心呀,可能他會出現一種心理反應是這種你看他講話講了一陣之后,對不起我剛才沒在聽,這樣的反應。那這種反應可能就是他的心陰跟心陽不能統攝了,心虛了,那這種心虛也可能一直在動腦筋,從脾虛開始,變成心虛了,這樣的一個病機結構。
而我在這邊放了歸脾湯是嚴用和濟生方的歸脾湯,而這個宋朝的另外一個版本的歸脾湯好像是那個陳自明的《校注婦人良方》的方子吧。就它里面還有多兩樣藥,就是有當歸跟遠志,其實我覺得當歸跟遠志加了之后有一點讓人覺得是不放心嚴用和這個方子結構。因為嚴用和這個方子看起來好像很燥,除了龍眼肉跟酸棗仁兩個潤藥之外,其他藥都比較燥,所以會讓人覺得說為什么這么燥的藥物組合它可以去補到心陰虛呢?就是一個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事情。不過他的藥物組我們把它拆開來看的話,會覺得即使嚴用和的這個方子也是有道理的。怎么樣呢?就是歸脾湯里面一部分的藥物首先是用來干嘛,是補脾陽,也就是這個藥方它的終極取向是治陰虛的哦。可是它的第一個最多的藥物是補脾陽,你說白術、茯神、黃芪、人參、木香,木香是芳香醒脾的藥,加在一起是一個比較剛燥的補脾陽的藥。那你會覺得說已經陰虛了你怎么用這些燥藥在補在脾陽呢?可是這些補脾陽的藥里面呢,甜味也有了,香味也夠了。那你再加上龍眼肉跟酸棗仁那兩個甜甜潤潤的藥,加到一起,還有剛好形成我們之前常講的奉心生血的結構。所以這個脾呀,脾陽旺盛以后,吸到的營養總加起來變成是奉心生血了,所以這個脾所收到的東西會歸到心里面去。所以歸脾湯呢,它是用陽藥來養陰,就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做法。可是這樣的做法,如果我們看過仲景方的用法的話就會覺得奇怪,就是仲景方他即使要滋陰,他也要用桂枝湯底對不對。要用這個能夠運行的藥讓營養能夠送到該送到的地方,那歸脾湯它以脾胃為中軸,一樣是用剛燥的藥,讓這個脾吸收的東西有辦法消化,有辦法運化,而最后的結構是歸心。那么在后代對于方劑的評論,這個清朝末年的唐榮川就說建中湯的子方呀,建中湯如果要往陽的一面去推擴,就變成后代的補中益氣湯。如果建中湯往陰的一面去發展的話,就是后代的歸脾湯。而歸脾湯這個讓脾氣去歸心,去生心陰的這樣一個作為呀。它本身是這樣,因為脾一被補到呀,人就會胡思亂想的那個頻率開始降低。那心被補到以后,人就會比較心情比較平靜,所以歸脾湯今天在臨床上可以說是治療這個輕度的憂郁或者燥郁的一個很好用的藥物,一個方劑。那么它本來是這樣一個治療心情上的,但是因為它有這種讓脾去吸收營養去運送的結構,所以到今天我們對于那種淺淺的胃潰瘍,用歸脾湯的效果還不輸給建中湯。有的時候比黃芪建中湯好用,因為黃芪建中湯一煮就要煮一鍋,歸脾湯你科學中藥每餐飯前吃個一公克半就有效,多了還上火,就這樣一點點就好了。所以就是比如說用歸脾湯就是說,一個人他可能之前得過胃潰瘍,然后他已經醫得差不多好了,可是他跟你講我每天吃飯還微微的有點不舒服。那這樣的感覺,用歸脾湯收工倒是蠻好的。就是淺的病歸脾湯可以處理得不錯。
然后呢,歸脾湯我們今天臨床還用在什么呀,就是中國人說脾統血對不對,那這個歸脾湯本身的結構是補這個脾之氣,就是會增強一個人的統血的力量。這個脾統血,其實在中醫學里面去對照今天的西醫的說法,顯得有一點虛妄怪誕。可是我們臨床上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比如說婦女哦,婦女朋友,她的這個月經結束以后呢,她有一些不干凈,還是有血滲出來,那我們就說這個人是心脾兩虛,脾不統血,所以這個時候就用歸脾湯來收這個血。當然不能,鎮不到血崩了。真的血崩的話就有大劑的攝血的藥,要更強力的藥。那這種血滴出來,不干凈的病,那歸脾湯的攝血效果是還可以的。在臨床上我們要用在這幾個方面,而這個歸脾湯本身的這個安神的效果,龍眼肉酸棗仁就是安神的藥,酸棗仁還能幫助睡眠對不對。而另外還有一味藥,咋看之下我們會說它是脾的藥,就是木香,我們說芳香醒脾對不對,可是其實它這個木香有點不見火三個字,生的老木香本身單味就是一個安眠的特效藥,就是生老木香。就是你如果光是失眠,你需要吃中藥的安眠藥的話就是老木香,磨成粉生吞下去就可以了,所以生老木香本身就是幫忙睡覺的藥。
而另外一個歸脾湯的方劑里面加了遠志,就是好像它沒有注意到有木香跟酸棗仁這個已經很強的助眠藥在里面,就是還用遠志幫忙交一下心腎比較有效。其實上歸脾湯的木香它的助眠效果已經比遠志強了,那至于像當歸的話,那也是有些人會覺得說奉心生血呀,必須有這些當歸的那種調性的藥才行,可是其實當歸的藥性,歸脾湯本身龍眼肉酸棗仁跟其他藥的藥加起來已經有提供了,所以在我的感覺就是說,你當歸呀跟遠志掛進去或者不掛進去藥效都是差不多的,就是后代的人就是好像……我覺得我們后代開藥,越開越大帖,就是說我們思考得比較復雜,都有點想掛保險,就是多一個比較安心,就是這樣一直加一直加。通常我不像我們如果是學習經方的人哦,可能臨床越老練的時候,你開的藥會越簡單,這樣的一個傾向是有時候會存在的。但日本人他們用歸脾湯的時候他們加味哦,加柴胡跟丹皮,就是因為柴胡是舒肝解郁的藥呀。而丹皮是肝的血分的郁悶住的熱,這個丹皮是特別有用,那加起來就是治療輕度的憂郁燥郁癥的時候會用加味歸脾湯。就在這里就順隨跟同學介紹一下。
小建中湯的應用
然后呢,小建中湯它對于這個人的大便的這個狀況呢,我想是一個雙向調節的方子。也就是如果一個人他是很容易拉肚子,可能是可以用小建中湯。但如果一個人便秘,他還是可以用小建中湯。這個肝主疏泄是兩個角度的疏泄都包含在里面,那至于我們上節講到說其實各種的肝的病用小建中湯調理呀,效果都還不錯,當然不包括肝正在實熱發炎。如果是正在實熱發炎的,好比說某一些的這個猛爆性肝炎,那你用建中湯補肝,就會把它補壞掉,那種情況不適宜。但是一般性的肝病調理的話,我覺得小建中湯是一個通用的保肝的方子。我們后代的人其實很注重保肝對不對,用很多有的沒有的藥。可是在經方里頭,我想保肝如果以清肝解毒來講的話是半夏瀉心湯好用。如果是這個養肝的話,我覺得是小建中湯好用。也就是我們今天在市面上看到什么圈圈叉叉排毒養肝丸這些東西哦,其實一個學習經方的人角度看會覺得好像沒有什么意思。因為光是吃小建中湯就不錯,就像腎臟的問題你吃五苓散也會養到一點吧,就是這樣一個思考。然后呢,當然這個肝不好的人,如果臉發黃的話,就更加是小建中湯證了。肝不好如果小便黃,小便澀小便不利,那這樣就可能用到什么茵陳蒿呀之類的,茵陳五苓散之類的這種或者梔子柏皮湯之類的,就是真正治療這種濕熱性質肝病的藥方。但如果是單純的就是一個小便沒什么特別,那你就用這樣的方子,我想用小建中湯治療這個肝病呀,發黃呀,效果就很好了。
那你看他這個手足煩熱、咽干口燥這個小建中湯條文,我們在今天臨床如果有一個人,他就是一天到晚都煩熱煩熱,或者他自己覺得身體在一邊發燒,或者量體溫發現這個人就是一年四季體溫都是三十七度六那種感覺的時候,小建中湯不錯用哦。那至于說虛勞性質的消渴,就是糖尿病,不是每一個病程都用小建中湯,不是的,因為糖尿病最主軸的方劑還是腎氣丸。但是呢,在某一個階段的時候,這個人他就是好像合乎這個證的時候,然后每天口渴的時候,那小建中湯是可以用的,合證的時候就會有效。
那至于說小孩子身體不好,小建中湯本身好吃嘛,甜甜的,就當點心給他吃哦,就是小劑量慢慢補,其實很好,就是小建中湯你這個藥吃下去幾乎呀沒有什么副作用可以講,除非是補上火,不然就沒有什么副作用。可是小孩子呀,什么鼻子過敏呀,什么皮膚怎么樣,消化不良呀,什么有的沒有的,小建中湯這樣子慢慢吃,慢慢吃就會越來越好。所以或者小建中小兒百病用黃芪對不對,你干脆就用補少陽的黃芪建中湯對不對,更合乎古時候醫家經典的論述,那不錯,黃芪建中湯就給小朋友吃。
那么像是呀,我覺得鼻子過敏這個病,我也不能說一定是用什么方,可是臨床上面鼻子過敏,冬天天氣一冷就流鼻水這種,有的時候吃小建中湯就會好很多。如果小建中湯不夠暖的話呀,你吃小建中湯還可以加干姜啦,加附子,因為小建中湯允許的加減的這個余地還蠻大的。所以有的時候有的病,過敏類的病,同學最好要有一個順位。就是說如果你遇到那種人,很容易過敏的體質,最好是先往虛勞想,即使是小朋友,小孩子純陽之體,拜托現在小朋友從小不知道受到什么摧殘,也不知道爸媽帶他吃什么東西,就是亂七八糟的。所以今天小朋友你也不能說他是多么的厲害了,我想我們小孩子是一代不如一代,那我的父親母親身體就比我這一代要健康。
這個就是過敏類的,包括有些,不要說小朋友大人也會,就是有些人他的慢性的疹,就是皮膚紅一塊紫一塊,那個皮膚有那種過敏性的疹子。你說偶爾一次我吃魚蝦蟹過敏,那個桂枝麻黃各半湯發一發就好了,但如果這個人動不動就來,那這種鼻子過敏、皮膚過敏,你都要想哦,如果我們用一個比較不科學不精確的說法,就是人越虛的時候,身體就會對外面的刺激感到恐懼。因為它擋開的能力不夠,營衛之氣不夠,所以身體的反應就會變得特別的激烈。那如果你要用聽起來比較西醫的說法就是我們在治過敏的時候擦的是什么藥呀,什么類固醇,抗組織胺,就是這些東西不是人體自己要分泌的嗎?對不對。肝跟腎好的人可能人體有足夠的這些成份了,就是人體沒有這些足夠的東西,才會變成借助外面的這些成分來幫助。所以當然過敏的體質是以補肝腎為主。所以我不是要讓同學強迫叫每一個過敏的人都對號入座,說你就是虛勞,但是如果過敏的人是虛勞的話,要從虛勞治,那我們休息一下再繼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