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經常聽到一個詞,“奧卡姆剃刀定律”,它由14世紀的邏輯學家威廉提出,大意是,如果有兩套理論都可以解釋一件事物,那就用簡單的那套理論,即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我們現在更多是指它的延伸含義:把復雜事情簡單化,抓住本質。
“中國最貴的企業咨詢師”劉潤老師在“五分鐘商學院”課程中將“奧卡姆剃刀定律”的精髓總結應用在商業領域的三點,對于立法工作也同樣有很深的啟發:
1.精簡流程,剃節點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我們應當經常問問自己三個問題:這件事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把它與別的事情合并起來?能不能用更簡單的方法替代它?
按照上述思考方式,我們在立法中改進了一些做法:以前在修改立法草案時,總是每次修改后,再用大量時間調整立法對照表,現在我們改成直接在對照表上修改,這樣就減少了工作量;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過程中,曾經的流程是市法制辦報請示,由政府辦相關處室再找市領導層層簽批,現在我們在合法性審查階段,就提出報備的要求,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后,由政府辦相關處室直接找市領導簽批,精簡了流程。
2.組織扁平,剃部門
以官為本、以官為貴、以官為尊的官本位制度在整個社會中仍然根深蒂固,行政機關推進自身扁平化管理,可謂阻力重重,在立法工作中同樣感受明顯。黨的十九大把依法立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確立為立法的基本原則,但即便如此,立法過程中法制機構的意見卻仍不被領導重視,法制機構直接向主要領導匯報還要跨過職能部門、政府辦、秘書等諸多鴻溝。在最近一次領導召集立法協調會上,有幸代表法制辦參會發聲,雖然多次被主要領導打斷,明確表示法制辦的意見要以市政府的意見為準,但是我隨后的發言以及討論中繼續堅持了立法審查的意見,會后回味領導眉頭緊鎖和最后比較中肯的總結,不禁想起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所言:吾詩已成,無論大神的震怒,還是山崩地裂,都不能將它化為無形。雖未有古人的氣魄,但能夠引起領導的思考也是值得了。
3.戰略專注,剃功能
少即是多,專注于最重要的事情。十九大之后機構改革,法制辦即將消失于行政機關之列,兢兢業業的法制人將在其他崗位為法治事業繼續奮戰,轉崗之際,我們更應反思過往,法制辦究竟應當做什么?立法工作中我們的法定職責和專業是審查修改,相比較立法過程中,協調工作由政府辦公室來組織更有效,起草工作由實施部門來研究更專業,我遇到很多法制辦的領導中,責任心過強,把本來不擅長的事都攬過來做,反而干擾了我們專注于自己擅長領域的精力。現代社會更注重協作的能力,行政機關之間也應如此,只有相信自己的伙伴更專業,相互之間的配合才會更有效率。
馬克思說,“立法者應該把自己看作一個自然科學家。他不是在創造法律,也不是在發明法律,而僅僅是在表述法律,他用有意識的實在法把精神關系的內在規律表現出來”。西方人以自然規律作為社會、人生規律的依據,而中國人把社會與自然分開來看待,區別于動物和自然,更強調的是倫理觀念。從事立法7年來,從懵懵懂懂,到自己思維方式的深刻轉變,越來越感到立法中的奧妙無窮,不斷啟發我向未知的山頂攀越,每每登上一個山坡,望著遠處的美景, 慶幸自己又打開了一扇思想的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