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李白寫瀑布留下的詩句。原先只覺這詩句無非就是描述了飛瀑的氣勢凌人,沒想到,站在瀑布之下,才能真正感受到那飛流直下銀河墜落的感動。這瀑布,不是李白說的瀑布,是在鏡泊湖處的吊水樓瀑布,那里除了飛瀑,還有花開,還有春色。
這吊水樓瀑布酷似聞名世界的"尼亞加拉大瀑布",湖水在熔巖床面翻滾、泡哮,傾瀉而下,猶如千軍萬馬之勢向深潭沖來,從斷巖峭壁之上飛瀉直下,撲進圓形甌穴之中。潭水浪花四濺,如浮云堆雪;又似銀河倒瀉,白練懸空。
吊水樓瀑布,又稱鏡泊湖瀑布,它位于黑龍江省寧安縣西南,下邊的水潭深 60 米 ,叫“黑龍潭”。吊水樓瀑布,古時土著人名曰"發庫",位于湖之北端,距"鏡泊山莊"僅三公里。從"鏡泊山莊"乘車,沿著一條山路,便可抵達龍泉山腳下的冷食店"湖光閣"。由"湖光閣"駛進盤山曲徑,通過急流上懸架 的"飛虹橋",再穿越一段枝葉交錯的綠色長廊,一座古樸雅致的六角亭臺便出現在眼前。
奔騰的水流更讓游客陶醉在壯觀之中,奔騰不息的湖水似乎還沒有察覺到四季已經變幻。
長虹橋。
那日的日光也是明媚,站在湖水之中,看見橫跨在眼前的飛虹橋,甚是氣派,想必也是為了響應那吊水樓瀑布的氣勢吧。
"飛落千堆雪,雷鳴百里秋。深潭霞飛霧漫,更有露浸岸秀"這樣的詩句來描寫吊水樓瀑布,也并非夸張。每年春夏是最好的觀賞季節,此時的瀑布水量極大,霧氣蒸騰,形成夢幻的彩虹,像是來到了仙境。這霸氣萬分的奔騰之水,和不遠的鏡泊湖有著強烈對比,鏡泊湖水靜謐素雅,吊水樓張揚激昂,來到此處,能夠賞到各種千秋風情。
吊水樓瀑布是中國第一瀑布,瀑布的一般幅寬40余米落差為12米。雨季或汛期,瀑布呈現兩股或數股迭落,總幅寬可達200余米。而冬季枯水期,瀑布則會不見了,在熔巖床上,可以發現許多被常年流水沖擊的熔巖塊因磨蝕而形成的大小深淺不等的溶洞。
這里的山、這里的水和這里的風像輕柔多情的三姐妹,悄無聲息地浸潤感染著每一個來這里游覽的人,使他們不見而神往,一見則鐘情。春風十里,花開如你,怎能讓人不流連。
伴著初夏一樹的花開,藍天白云飄舞的天空之下,一座小巧的八角亭榭依巖而立,一旁便是氣勢磅礴的吊水樓瀑布,此亭被稱為"觀瀑亭",從亭臺至瀑布流口及北沿筑都有鐵環鎖鏈護欄。站在崖邊向深潭望去,如臨萬丈深淵,令人頭暈目眩。瀑布瀉落的轟鳴之聲不絕于耳,撲面的微風夾雜著一股股沁人的清新與甘甜,這該是春風送來的氣息。
一棵高大遮天的古榆枝繁葉密酷似一把天然的巨傘,踞險挺立于峭崖亂石之間。吊水樓瀑布造型優美,以及周圍獨特的三大奇景——火山堰塞湖鏡泊湖、地下熔巖洞穴和火山口地下森林,不僅僅在東北,是名副其實的佼佼者,乃至在全國諸瀑布中,亦可算是頗具特色的了。
游覽吊水樓瀑布的季節,以夏季為好。因為這時江南正當炎熱高溫,酷暑難熬之時,鏡泊湖一帶卻是一個清涼且清靜世界。七、八、九月份,江南一帶氣溫高達30度左右,而此地只有17度左右,相差10多度呢!說到這里,是不是想要迫不及待打包行李,趕往鏡泊湖過一季涼爽呢。
中國第一瀑布碑,位于吊水樓瀑布東南側。始建于1924年,復建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鏡泊湖是由牡丹江被阻塞而形成的,故其形狀仍保留一些河道的特點,像一條寬窄相間的綢帶一般,嵌在群山之中。上游之水進入,出水可通過吊水樓瀑布,向下游流去,江水從斷縫裂隙沖出,便形成了吊水樓瀑布。在瀑布的四周布滿著黑色的火山巖,因受下跌水流沖蝕,瀑底形成直徑70米、深60米的圓形水潭。瀑水飛瀉直下,浪花四濺,氣勢磅礴,震聲如雷。
站在高處的石頭之上,望向遠方,遠處的山坡上滿是樹木,不乏有一簇簇的花開,湖水奔流不息,卻又平靜的流淌,于天地之間自在生活。湖水繞過那些火山巖,樹木從火山巖的縫隙間鉆出來,成長為春日里最明媚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