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心態:1——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不是我這年齡該做的,做了父母會不高興的。(獨立的大人的心態:我想做嗎? 違法嗎?風險我能承擔嗎?會影響我想保護的人嗎?不會的話都可以做啊,關你的父母什么事~)2:——誰能保護我?誰能罩我讓我輕松一點?遇到困難有沒有人拉我一把?(獨立的大人的心態:我的生活創造,我的困難我解決,我的責任我承擔。每個人活著都很大壓力,別把你該承擔的那部分壓力辛苦,讓別人給你承擔,別人又不是你的小嘍嘍~)
用更獨立的標準要求自己。比如有的家庭,覺得小孩3-5歲自己喂飯很辛苦小孩,而有的家庭2-3歲就讓小孩自己吃東西了;有的家庭,小孩5-7歲就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而有的家庭孩子20歲了,還說你不懂事你做的決定不準;有的家庭,18歲就只給學費和基本生活費,要想過得有品質旅游打扮自己,那你自己去尋找方式創造。有的家庭不論孩子多大,父母長輩都在幫幫幫;而有的家庭,孩子5-6歲就當成小大人了。
往往更早把孩子視為“獨立的人”的父母,孩子能更好適應社會。
精神上你“長大”了,你才能真的有獨立的意志,去創造自己的生活,去解決自己的困難,去承擔自己的責任。一個人,如果很早就把自己視為一個大人,很自然地自己去面對困哪、承擔壓力和責任,靠自己的努力創造自己的生活....20-40歲事業和家庭的發展會順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