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參加一個管理培訓班,開班是一個的拓展游戲。游戲的目的是溝通與合作,游戲結束后,無論是溝通與合作,我都做得不是很成功。
一起參與的組員感慨頗多。有人認真反省了自己在游戲中的不足之處,也有人將思路延伸到工作生活中,還有人對游戲的設置提出了質疑,質疑目標和形式不一致,給人以誤導。
很遺憾,對于質疑的聲音我聽起來分外順耳。承認自己不夠聰慧,缺乏溝通與合作的技巧大概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吧!我在回顧游戲的時候不自覺地就尋找游戲的漏洞,試圖以此掩飾自己能力的缺失。
當我坐在學校的食堂吃晚飯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多久沒有進過教室了,多久不曾認真地聽過一堂課了。離開大學的校園那么多年來,工作中秉承傳統,閑暇時間以刷手機為主。完整地看完一本書就覺得已經在充實自己,深入思考書的內涵,發現自己的缺點早已被自己從生活中剔除了。
如果僅僅是止步不前,至少我還是那個單純的自己,我還可以對生活充滿熱情,對講臺上代表知識的老師充滿尊重。可惜生活從來不只是平和美好的一面。在排隊的時候總有人插隊,跪在路邊乞討的不僅僅有乞丐,還有騙子,甚至還有犯罪產業鏈的一員。當我置身事外的時候,我對網絡噴子不屑一顧。如果利益相關,那些潑皮無賴的市井經驗總是向我伸出援助之手,讓我難以拒絕。
質疑是一種清醒的認識,如果質疑淪為掩飾錯誤那就玷污了質疑的初衷。年紀漸長,從網絡中,從生活中不斷更新關于質疑的認識。都說攻擊是最好的防守,有時候質疑就把問題拋出去了。參與方圍繞著質疑把原先的目標丟了,也不再去追究問題的根源,改進的辦法。也有的時候質疑像一道堅不可摧的城墻,擋住了所有新的觀點,新的思路。
我忍不住想起井底的那只青蛙,井壁上的青苔就是就是森林,就是植物。井口上一方天空就是廣袤無垠的藍天,是太空,是宇宙。在那個井底,寒暑無虞,物產豐美。如果有鳥兒建議青蛙出門看看,只需質疑鳥兒是否走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若是沒有,自然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若是判斷不正確,建議自然乏善可陳。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慢慢地就變成了那只青蛙,不再將目光投向遠方,不再開放自己的心胸。面對失敗,少了反省,多了質疑。
小時候以為長大了就可以賺錢買車買房,年輕的時候以為年老了就可以睿智明理。人生是有多少誤解呀!停止了腳步,怎么也到達不了遠方。
我想也許我還可以努力地從自己的井底跳出來,也許會看到一片碧綠的荷塘,也許會看到一片金黃的麥田,也許會得到一個公主的吻從而成為一個瀟灑的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