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個很特別的記憶。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卻留下很多痕跡。
高中去北大參加夏令營,大學去新東方參加口語暑期班,研究生畢業參加雅思暑期班,好像這么多年來并沒有很完整的游玩經歷。就像這次依然匆匆而過,在不同的地方跟著學習與聊天,又是一次新的充電,為自己賦能。
特別有意思的是,似乎每一次自己的再出發都是在路上。其實我是個內向的人,很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去獨處與思考,而旅程是最好的選擇,既可以擺脫自己的現實生活,又可以放下思想上的精神負擔,放出最真實的本我。
在上海呆久了,夏天之后就是短暫的秋天,總有種蕭瑟的感覺,然后寒冬如期而至,濕冷直接鉆進身體里。而這次去北京,感受到很久不見的秋天,真的很舒服。天氣很好,藍藍的天,白白的云,晚上走在路上吹著涼爽的風,和朋友們邊散步,邊聊天,炒雞開心。
這次行程應該說,是三個部分:一、看看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的,也就是找了郭老師幫忙拍攝了美美的寫真片片;二、拆書方面的學習,參加了兩次北京分舵的活動,還去了總部拿到屬于自己的三級拆書家證書;三、產品運營的交流,在三節課接受沙盤特訓,見了更多的同好朋友,一拍即合,期待回上海一起搞事情。
一、尋找不一樣的自己
去年就在公眾號上關注了郭老師,也一直想出現在他的相機里。看了他之前的作品,總覺得很有故事感,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解讀。今年終于有機會找他預約一套寫真,去拍了老北京的故宮紅墻和胡同,給自己留下一些紀念。作為面癱的安仔,全程拍攝三個小時,臉都笑僵了,還要做著不同的動作,走s曲線抬頭,低頭,抬頭,再低頭,被抓拍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其實,在熟悉的環境中,很容易忘了自己是什么模樣。每天對著鏡子,也不知道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子的,有這樣一個機會,發現大不同而又美美的自己,也是特別的開心。幸好這么多年來,保持著不定期拍寫真的習慣,可以記錄不同時期的安仔。在北京的某個晚上,和曉玲看著手機里的皂片,好看的,黑歷史,一張張都似乎在訴說著某個時候的故事,她在床上笑的前仰后合,不能自已。
話不多說,上片~
二、拆書帶來更多的思考
在上海呆久了,總是想去其他地方看看別人都是怎么拆書的。來到了北京,怎么能放棄這么好的機會,果斷報名宇宙中心分舵和翰林分舵的活動,和存在、思考琦各種學習拆書與分舵運營。比如:A1的技能點原來是可以前置的,不一定按順序給出指令;I的部分細化原文步驟不要只去細化某個步驟;分舵活動如何做,才能讓更多的非會員參與進來;北京分舵活動人數都能在20人以上,這又是怎么做到的。
當然,在北京怎么能不去拆書幫總舵呢?雖然幫主不在,依然跑去找小師弟與小師妹玩。不僅被小師弟拖進了第一期育紅班,三個月內要完成四個任務,還拿到了屬于自己三級拆書家的徽章與證書,順手就把“拆書”商用協議給簽了。這也預示著,安仔的商業拆書已經啟程了,一只腳也邁進了做主題拆書課的大門。不論怎樣,即使經歷很多苦難,至少花了10個月的時間,終于給這段升級打怪的旅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三、搞事情從來不怕事大
去北京,首選肯定去三節課溜達。從第七期的3.3線下課,沙盤實操,到走進方正集團的沙盤現場培訓,感覺自己也在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無論是玲姐,還是三節課的其他小伙伴,都讓安仔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互聯網的工作氛圍,也感受到了互聯網人的努力和“奇葩”。真的是一群有想法又拼搏的人啊~這里也特別感謝三位老師與玲姐的熱情招待,在北京忽然就有了”家“!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對,當然是對在北京招待安仔的筱偉、曉萌、小天和Andy說的啦。因為真的是新朋友碰面,很多事情上都是一拍即合,相見恨晚,覺得接下來在上海,在未來,簡運營會各種搞事情,也會有很多很多好玩的活動,小伙伴們都不會寂寞了!當然,學的沙盤引導也不能浪費啊,等物料做好,華東3.3校友會high起來~想想這么多要玩的,也是有點小興奮呢。
都說安仔不工作的時候,比工作的時候還忙,其實當知道自己要去到哪里,無論在做什么,都是在向著未來努力,向著目標努力著。不是嗎?
繼續奔跑吧,小安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