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這樣一條新聞。
今年高考,一位安徽的盲人考生以高出一本線88分的成績被東北師范大學錄取了,還是這位考生一直夢寐以求的數學系。
看到這里挺感動的吧,在國家新政策(14年推出盲人考卷,盲人可以參加普通高考)下,寒門學子,十年苦讀,終于踏進了大學的校門。
可是越往下看越覺得心里不是滋味。
校方出于安全考慮,決定讓家長陪讀。出于這位盲人新生家庭貧苦,校方在離校很近的地方給他們租了一套有熱水器和空調的兩室一廳房子,并付好了半年的房費,甚至給他配了特殊教師團隊。
但即使做完這些,這位新生的父親依舊不滿意,他覺得還要有導盲犬和護工才可以。
這里科普一下,目前中國導盲犬的數量大概有100多只,而每只的成本在20萬左右。
學校表示這些要求暫時無能為力,這位父親就在鏡頭面前說:我想到這里多少得有些安排,沒想到說一點都不安排。
所以在這位父親心里,兩室一廳的房子,特殊的教師團隊根本不配劃入“安排”之中?
上面的父親,因為自己家里沒錢,兒子是殘障人士就理所當然的對學校提出各種要求,獅子大開口,學校不能滿足的時候,就對著鏡頭說委屈。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看了這位父親的所作所為,也算是明白了,無論社會如何向前發展,“我弱我有理”永遠是人性丑陋面目的最后一塊遮羞布。
我聽嘉田公社干部說過一件事:那年縣里發下些慰問金慰問軍烈屬之類,公社干部爬山涉水把錢送到這些人手中,他們質問:為什么不換成豬肉背上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