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太陽,不焦,空氣,不燥,感覺,正好。
坐下來,聆聽四節語文課。
從早上8點到12點。
前三節是八年級的,前兩個老師選的是《端午的鴨蛋》,第三個老師選的是《春酒》,最后一節是七年級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這四位老師,標準的美女。學生視覺上的美感,就已經奠定了課堂美的基調。第一個長發飄飄,笑靨如花,第二個亭亭玉立,自信從容,第三個明眸皓齒,落落大方,最后一位溫婉雅致,楚楚可人。不用開口說話,只往那一站,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學生的眼神怎會游離于風景之外?
第一個老師講的《端午的鴨蛋》,整體構思是知內容,悟感情,品語言,層層遞進,漸入佳境,最后的引領學生讀將課堂推向高潮,重點放在了品味汪曾祺的語言上。第二個老師教學設計很新穎,從識鴨蛋――品鴨蛋――贊鴨蛋入手,將教學思路設計成師生采訪、咂摸語言、反饋訓練,每一個環節都用名人的評價作為導語,豐富了課堂內容,足見老師的知識儲備。第三個老師講的是《春酒》,從憶情思到賞情思再到寄情思,一步步引導學生從文本內容分析到作者的寫法,用余光中的《鄉愁》作注腳,再次讓學生感知寄情于物的寫法。最后,用古詩詞將故鄉情串聯起來,在師生的吟誦中升華主題。
三位老師的設計各有千秋,風格各異,都凸顯了各自的優勢。這兩篇美文在教材中是編排到一個單元的,自有道理。由民風民俗引出對家鄉的一往情深,對親人的無限依戀。無論是對汪老語言的品析,還是對琦君寫法的欣賞,還是對特有風俗的回味,也無論是對學生讀的技巧的指導,還是對故鄉情的啟發,都有著濃濃的語文味。她們共同的靚點就是――三個環節的提煉精準且步步推進,有板有眼。只是,對學生寫作的訓練稍遜一點。
第四節,將上午的課堂推向頂峰。現代詩歌教學,一般老師在這樣的公開課上是很少敢挑戰的。偉麗老師一開始用一首輕松舒緩的《陽光總在風雨后》導入,整體構思了序曲,第一樂章,第二樂章,第三樂章和尾聲四個板塊。序曲以搶答形式檢測作者和字詞,第一樂章誦讀賞析文本,第二樂章拓展另外一首詩《假如你欺騙了生活》,第三樂章學詩寫詩,以《假如生活重新開頭》為題目,尾聲以汪國真的小詩結束。構思新穎獨特,設計頗具匠心,老師的過渡語言和評價語言準確流暢,語調抑揚宛轉,表情自然大方極富有感染力。尤其是學生的思維、表達、寫作的能力充分得到了訓練,這就是我所說的語文課堂的深度。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星級課堂的標準。
這四個老師,都非常注重教學環節的概括和提煉,教學思路的流暢和嚴謹。這固然很可貴。我覺得,語文課,也可以不必要在這方面刻意打磨,選取一個切入點,或內容,或寫法,或語言,和學生一起走進去,跳出來,和學生一起讀一起說一起寫,真正讓閱讀和寫作成為學生飛翔的翅膀,翱翔在語言文字的萬里碧空。那種自然圓潤,那種無縫對接,那種酣暢淋漓,那種美妙意境,才是我們語文課的真味道。
美文因美女而有韻,美女因美文而更靚,美女美文讓我沉浸在這美的意境。
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