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記事起,身邊的親人朋友總是說我話多,我自己是沒有什么感覺的。有天,我問媽媽,為啥我話多呢?我媽說因為我三歲才學會說話,小時候一直怕我是啞巴,突然有天開口說話了,就再也停不下來,一天到晚嘰嘰喳喳。
大學畢業后,我發現自己是一個表達欲特別強的人。可那時,我孤身一人租了個10平方大小的標間,每天下班回到家,身邊根本沒有人和我說話。可我每天會遇到那么多有趣的人和事,那么多小心思,憋在心里好難受。
一次偶然看《重慶森林》,梁朝偉飾演的角色,下班回到家對著家里的香皂和衣柜說話。很震撼,原來不是我一個人有這樣的行為,既然沒有人聽我說話,那就寫下來吧。
那時候開始,就把自己所思所想都記錄在本上。貌似這招對我很管用,寫著寫著,發現自己有很多可笑的地方。第一次,因為寫作我開始審視自己得內心。
現在翻閱以前寫的文章,真心的,太蠢了,有種想哭的感覺。即便這樣,這些文字我從未想過撕掉燒毀,這是曾經真實的我,是我自己青春的底色,為什么要否定呢?日記里有我的愛,有思念的人,有喜歡的書籍和電影,有各種得抱怨和小脾氣。它們有血有肉,那么真實,誰又不是從幾斤的娃娃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呢?
就這樣,沒事的時候就寫一點,寫作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是自己和世界的對話。這世界上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寫作疏導了思維,開闊了心境,認知更全面,自己也能摒棄不好的東西,每天都是滿滿正能量。
每一次的練筆都是對自己的肯定。如果你沒有去寫,你就會覺得經常性的輸出會無話可說,羨慕別人妙筆生花。當你寫了,發現其實沒有那么難,如果持續的寫,覺得值得寫的東西特別多,為了表達的更好,還會要求自己不斷學習。
寫作讓人學會思考,讓人更自信。看看你身邊愛寫作的朋友,是不是給人一種略顯清高的感覺,我暫且理解為自信。他看透了世事,自我剖析的同時,也寫出了別人想寫卻寫不出的東西,所以眼神犀利,逃離人群,審視他人。其實是寫作帶的光環,稱之為神之自信。
寫作讓人邏輯清晰,說話有調理。你要是嫌棄自己說話語無倫次,表達意思差強人意。拿個本寫下來試試,多寫幾次,每次寫完進行語句調整,朗讀幾遍,慢慢的發現自己邏輯思維變強了。
堅持寫作,是對我身體里懶細胞的宣戰。上了那么多知識付費課程,道理都懂,為什么效果不明顯?因為懶,拖延,從未真正勤奮過,基本上就是兩天打魚三天曬網。戒掉壞習慣,從寫作開始吧。
從進入7月份,我開始堅持每周4篇文章更新。原本我以為自己做不到,每天事情太多,上班通勤時間過長,哪還會有專門的寫作時間?事實證明我錯了,沒有刻意的堅持,基本所有的文章初稿都在通勤路上敲擊出來的。而以前,這些時間也就是刷刷微博、朋友圈,發發呆就溜走了。
寫作好處那么多,你會堅持下去嗎?我們下一次文字遇見會是什么時候?關于那個寫作夢,你會堅持嗎?
是的,我寫的文章閱讀量低,但我會堅持寫下去。現在踏實勤奮的自己,才是我最想看到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