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
對作者久聞大名,而且我還讀過她一本書,一本心理罪類型的耽美小說,對她的水平印象十分深刻,所以晨曦杯看的第一本就是《有匪》。
不過并沒有很滿意。作者的優點很明顯,就是文筆不錯,故事也不壞,并且用正面的筆觸寫人寫故事,所有的人物都很精美,即便是反派也最多讓人覺得壞,而不是鄙視、惡心,這是女性作者特有的優點,嗯,說特點好了。
過去對作者作品的印象是故事好,人物感情突兀,這次感覺作者筆力又有很大進步,描寫精致,人物比以前更加立體,銜接也自然。但是!成也文筆敗也文筆。
什么叫文筆好?借用組織者安迪斯晨風的話是:“我對文筆的要求:一是流暢,不能出現各種磕磕絆絆的現象,包括錯別字、錯的標點等。二是準確,不可以出現詞不達意,描述概念不清楚的現象。三是簡潔,不能出現辭藻堆積,用詞臃腫的現象。在滿足了這三條之后,才考慮使用一些修辭方法和修飾詞語,表現個人風格。”
前兩者作者做到了,但是第三條真是完全犯忌。作者毫無節制地使用著“描寫”,任何一個細枝末節、外表外貌、心理活動都忍不住描寫一下。比如某個場景有張三李四王五趙六幾個人(全是龍套),張三先說一句話或做一個舉動,作者就會描寫張三說話時表情如何語氣如何,然后會描寫李四王五趙六三人聽了這句話以后心里分別想什么臉上呈現什么表情。接下來李四回一句話,作者又會把李四的語氣表情穿著長相一五一十寫清楚(也許只是一個長句子或幾個形容詞),再把聽話三人各自的反應描寫一番。整部書的任何一個場景都能這樣總結。
放到具體場景下是這樣,如果放到小說的整體寫作上,感覺就是主視角不停滴轉換,而且還不是上帝視角居高臨下洞悉一切的感覺,感覺作者的靈魂附在了每一個人身上,并且隨著每個人有所舉動,她的靈魂就不停地轉移到每個人身上。建議最好能固定視角,或者如果有幾個主要人物、幾條主線的話,想要描寫周圍人的反應,最好某個場景只通過某一雙固定的眼睛,這樣跳來跳去太難過了。
最可怕的還不是這個,而是過分豐富的內心戲。比如女主和男主歷險后重逢,在街上遭遇了某勢力團伙,引發了沖突,打斗起來。這個場景有一百萬種寫法,但作者選擇了仲村佳樹式+天涯情感求助帖式。什么叫仲村佳樹式呢?看過該作者漫畫的人都會發現,仲村的男女主人公不管在其他方面多么天才、多么能干、多么聰明,就是永遠發現不了自己對對方的心意,也發現不了對方對自己的心意,對對方的意圖永遠誤解。然而周圍的人全部都發現了!不但發現了,還在每一個男女主懵懂互動的場景下內心碎碎念向讀者解釋其實這兩個人心里是如何愛著對方又是如何懵然不知的,然而在助攻層面永遠是心理活動遠遠大于行動,感覺周圍的人完全不需要干別的,全在觀察并向讀者們解釋男女主人公的心理。
什么叫天涯情感求助帖式呢?曾經看過一個帖,發帖人把跟相親對象的聊天記錄發上來,每一句話后都括號注著她的心理活動和對對方心理活動的猜測。比如男問“你吃了么”,她就回“還沒呢”加括號注(想人家了吧,想和人家吃飯了吧,才不理你呢哼),比如男問“干嘛呢”,她就回我在干嘛干嘛加括號注(哼,現在才問人家這么日常的問題啦,你想我我都知道啦)………… 我整個人都麻木了。
言歸正傳,雖然《有匪》寫的比上述兩種情形精致一百倍,但仍然沒法擺脫這種模式,即人物互動仲村佳樹式,作者描述天涯情感帖式。上述沖突場景,女主跟壞蛋斗一句嘴,都能看一眼男主在身后或者側面的一哂一笑,由這微表情再引發內心的吐槽,這吐槽是仲村佳樹之“女主人公永遠猜不到男方對自己想法”的類型,即男主明顯是帶著慵懶的微笑在欣賞她,而誤解為男主在取笑她,從而半嗔半怒地吐槽;而這半嗔半怒的心理活動,男主居然又看見了,于是引發內心“你看這小丫頭又來勁”的調戲式吐槽。女主都和人打起來了,還能夠在刀光劍影的縫隙里看到男主,引發心里反應,男主也能在著萬分之一秒中,發現女主的反應,從而引發反應的反應……我實在是累了。
故事我還沒有看完,大概要到某一個大轉折的情節才能吸引我一口氣看完結局吧。不過好幾個女性作者的作品,我都感覺人物情緒的波動遠遠大于情節的波動,一點事情就“渾身血液都像結成了冰”,于是我只好用冰冷的目光來審視這些本來很精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