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0歲的我拿著那張泛黃的老照片時,班級照里的她是那樣明艷動人,一眼就引人注目,我想她一定是班花。看照片之前我知道她一定會很美,但沒想到她竟那樣美,清純得如一塵不染的荷花,讓我至今都記得那張盛世美顏。
沒錯,照片的人就是我媽。
上大學以前,我甚至都不知道哪一天是母親節,上大學之后,我才知道是在五月份,但不幸地是,我一個星期前還以為是五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為此我郁悶了好久我才終于承認是自己的記憶出現了偏差。
自然地,在以往的母親節里,我不會有任何表示包括一則“母親節快樂”這樣的短信我也從不會發。我處在一個說得好不如動手去做拿出誠意來這樣的原生家庭里,換句話說,就是我的家很傳統,類似于“我愛你”“我想你”“你辛苦了”的話是從來不會在人前或者電話里出現的,含蓄而內斂是常態,就是覺得說出來實在是齁得慌,肉麻得慌。
也許是我很小就明白了愛也許是不用說出口的,說不出口的愛才最珍貴的所謂的真理。所以我才會非常努力地學習,因為我唯一能為他們做的事情,就是用優異的成績回報他們。即使在我的小學初中高中里,父母從沒有參加過我的家長會一次,沒有跟老師交流過關于我的事,他們每次打電話跟我說的最多的就是“一定要好好學習嘞,不然以后像我們一樣在外面幫別人打工永遠翻不了身”,還有就是叫我不要省錢,長身體的時候就該多吃一點,但從不過問我的情緒問題,多少次我感到無助沒有力量時,我也是一個人咬牙堅持,不會找他們訴苦。我還是不會怪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也很苦,他們也是為別人做牛做馬,為的是我將來吃的苦少一點;
所以我才會每一次遇見喜歡的人,都是在唱自己的獨角戲,暗戀,一個最最磨人的妖精,我不知道更準確地說不敢怎樣把喜歡說出口,導致每次都與本來可以的明戀擦肩而過的結果,最后只能在角落里暗自神傷,自顧自憐。好在我現在明白了,有時候臉皮厚一點沒什么不好。
。
最難記住的生日
生日這種事可能在現在人看來就是約上幾個好友或是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買個蛋糕去ktv慶祝一番。在我的記憶里,我們家的人也沒正兒八經地坐在一起唱著生日歌送祝福過。
她的生日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在我們那兒,如果不是逢十的生日,都叫散本生,母親四十歲的時候過了一次本生(生日),就放在了正月初一,在自個家辦的,叫上一些親戚,放上大鍋灶,吃大鍋飯。
那天她過得壓根不叫過生日,一天下來,她不像個壽星樣,一直在廚房幫忙炒菜招呼客人,手腳沒停過,屁股沒在凳上坐過,完了之后還要跟其他的妯娌們一塊洗碗。
自那次之后,她自己得出了一個結論:以后打死也不過本生了。
我跟我弟笑著說對她,以后我們倆給你過,等我們倆掙錢了,咱們去飯店過,省得在家辦這么麻煩。她笑瞇瞇地說,還是不用了,給你們爸過就行。
每年她的散本生,我往往是到初一晚上才想得起來。因為太開心了,除夕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也晚,匆匆忙忙地起來趕著去外婆家做客,外婆家人多,我又是在外婆家長大的,去那比呆在自己家還開心。玩一整天后回家,我才想得起來那天是她生日。同在一個屋檐下,叫我怎么說得出口“生日快樂”這種話,發短信吧,低頭不見抬頭見,她的手機收到信息后我都能聽得見,這樣我更加不會送祝福了。
但我也明白,她一定是每年都在期待接著又會失望后又慢慢習慣,她在這樣的事情上,也不會把自己的情緒展示出來。我們都不約而同地繼續過日子,仿佛那一天除了是新年就沒其他特殊意義了。
我只好一遍又一遍地告訴自己,一定要讓她過上好日子。
。。
我眼中的她
她的性格溫和,不懂得怎么發脾氣;她喜歡與人為善,從不與人吵架;她性格開明,看得很開,不會把像我一樣把事情藏著心里,逮著人就要說說她自己的想法,因此她心廣體胖,中年發福得厲害,這也是我感到欣慰的:她不過多地操心她掌控不了的事,對于我跟我弟,她都隨便我們自己做主;她飲食作息規律,不吃垃圾食品不喝色素飲料,早睡早起。
以上她的每個習慣都是我復制不了的。
我想象得到她是如何從一個花季美少女一步步變成現在的滿臉褶子與黃褐斑的中年大媽,看了那張照片之后,甚至覺得不是同一個人。是每一次她的兢兢業業的工作,她曾說過,她不挑工作,什么工作她都能做;是每一筆她為家庭省出的錢,她從不買化妝品不買保養品連買水果都要買最便宜的;是每一束她曬過的毒辣的陽光,她出門不做任何防曬措施任何隔離措施;是在家里她洗過的無數的碗和無數件衣服……她唯一的一件不毀她的容貌的事就是睡眠充足,不知是誰說的“睡眠就是最好的化妝品”,然而這句話也是有漏洞的。
以上她所有的做法我都不會復制。
她最不好的性格是懦弱。看得出來,他們夫妻倆并不合適,他們的思想完全不在一個水平上,女的有文化思想境界還算高,男的完全文盲,腦子里滿滿的封建迷信,并且生性多疑,脾氣暴躁。這樣的兩個人二十多年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的,我不知道她究竟是有多大的忍耐力,能在這段婚姻里忍氣吞聲這么多年,也許是我們兩個孩子吧。
我希望她能做一回自己 ,不違背自己的意愿。
。。。
對于識字的她來說,玩智能手機的速度在我大學之前就超過了我,那時候微信還沒出現,玩QQ是主流。
我能在她面前把情緒全都收起來,別說從不在她面前哭就連生氣也生不起來。唯獨在空間里,我不會屏蔽她,我的生活里的瑣碎不滿,她都會知道,只是她也不會過問我,而是在我看不見的地方為我做一點事:她會在我生日那天做第一個送祝福的人,記得我今天說要吃的東西晚上就拎著大包小包回家(可能每個媽都是這么做的),我曬得獎的圖片了她評論說是不是假的啊,我苦笑不得。
她活得越來越像個少女了,我相信,每個女生的心里都永遠住著一個少女。有回,qq消息一秒長震,她發消息告訴我,她受委屈了,并且帶著一種撒嬌的語氣,讓我聽了特別心疼,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她是我QQ好友里的唯一的特別關心。
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才配得上第一時間就要做出回復呢?我想有兩種,一是強制性的如老板上司等類的人,一種是主觀上我們認為對我們真的很重要的人,如家人男女朋友等。
對于第二種,第一時間收到消息的你,一定是興奮的,驚喜的,反之這個人基本可以從特別關心里刪除了。
。。。。
我和她,像嗎?
七大姑八大姨們除了喜歡在一起問年輕人的一些工作婚姻上面的安排之外,還有一種她們十分津津樂道的——這個孩子長得像誰?
我也難免成為被議論的對象。被說的最多的是,長得像媽。其實我也看不出來到底像不像。
我是很不喜歡被別人說什么東西跟某某很像的,我就是想獨一無二一點,是親媽也不行。
去年去一個表姨家做客,她們家有個親戚對我媽說,你女兒長得很像你年輕的時候啊,我見過你年輕的時候,你女兒比你那時候還好看呢。這可把我跟我媽樂壞了,這是一種高級的夸贊人,一下子夸兩個,雖然又被說跟媽長得像了,但還有點不同。
清醒的我認識到:這種話是要當時聽事后忘掉的,人家就是隨口一說。
事實是,我媽年輕的時候比我好看啊,跟親媽比美還有什么不服的。
我也不會排斥別人說我長得像媽的事了,想起那張照片,我才覺得那是:
多么美麗的贊美。
母親節快樂,這次一定要送去祝福。
文章有點長,感謝看完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