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個酒店專業人士群里討論民宿,精品酒店等等。有好幾個人說希望自己有家民宿,哪怕只五間房。。。然后另外的人提示要小心,說開民宿是開的“情懷”,不是生意,然后做了些比較。。。
這些討論很有趣。他們說的民宿類似歐洲的bnb的概念。。。他們說的五間房,在法國還真是bnb的上限規定房間。不是哪怕,是最多,超過了就要按hotel申報,要求標準就不同。
瑞士和法國在具體數目上又有些不同。瑞士按他們bnb組織的規定是要求30個床位以下(90-140cm的算一個床位,160-200cm的算雙床位,高低鋪算雙床位)。瑞士bnb還有很多其它規定,比如不允許一個房間里有超過10個床位的多人間(酒店和青旅倒允許),比如早餐一定是組成部分(國內多數酒店這個都不是要求),至少客人要求時你得提供,6個客人至少得有一個衛生間等等。
整個歐洲的民宿(bnb)文化生態和國內最近提的類似莫干山那種又有很多形似神不似。國內的這種民宿倒是和精致酒店神似形不似。歐洲,民宿和酒店確實各方面各方面有很多不同。神形皆異。
我們客棧目前就是一個按他們的概念算民宿,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個算hotel
圖片發自簡書App
,僅僅從外在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就能感受到很多區別吧?好吧,不比室內的,只看室外的,二號店的露天餐廳有十多,二十多張桌子,一號店露臺最多圍著一個臺子坐八個人。內在的區別,就要慢慢寫了。。。
不過說開民宿是開的“情懷”,倒真沒說錯,也許用詞不同。。。我會說,開的是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