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心理學培訓第8天,記錄下今天的收獲。
溝通無處不在,伴隨著我們一生。我們與親人相處需要溝通,與朋友的相處需要溝通,與愛人相處需要溝通,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溝通。
今天,陳教授用理論加角色扮演的實戰訓練方法給我們講述了溝通藝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讓我們受益匪淺。我用一句話來總結我今天的收獲:認真傾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
對于很多事情,雖然溝通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溝通是萬萬不能的。其中,傾聽,是溝通尤其是有效溝通的重要技巧之一。作為老師,為了更好的教育教學,更應該學會溝通,而且是有效溝通,那么,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呢?
重要技巧之一,重視傾聽
第一,:"聽"遠比"說"重要,在與人溝通時候,要懂得八零,二零法則,即80%傾聽,20%問問題。
第二,掌握"停""看""聽"原則。
1.停。在傾聽過程中,我們要有耐心,放下手中所做的事情,注視對方的眼睛,給對方表達的時間和空間。
2,看。在對方表達時,我們要注意觀察對方的表情,手勢,肢體表情。
3.聽。除了聽對方的語音語調,還要用簡短的語言,比如"你很生氣""你被冤枉了"等把對方的感受引導出來。
第三,準確說出對方內心的感受。
第四,共情。
共情就是在很短時間內贏得別人的信任,打開別人的心扉,拉開臨彼此間的距離。這是心理咨詢師常用的技巧之一。作為老師,尤其是心里輔導老師,我們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與孩子產生共情。共情需要做到無條件積極關注,關注積極,才能有效傾聽!
下午,陳教授讓我們分組實戰訓練更讓我們明白了要做一名合格的傾聽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積累,不斷總結。
當然,要想有效溝通,除了善于傾聽,積極傾聽,還要及時發送有效信息,積極反饋等。
總之,傾聽,是有效溝通的重要前提之一。傾聽,不僅僅是感受對方的情緒,還要思考,更要聽言外之意;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技術,還是一門修養,更是一門學問!傾聽,是一種默默的關注,也是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當你學會了傾聽,你會發現自己的心靈會變得更加純美!
作為一名心理健康輔導老師,我們要學會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在我們的教育生活里,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花朵, 每一朵花兒都在我們身邊以不同的方式開放,但無論哪一朵,都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只要我們用心去傾聽,就會在陽光雨露的潤澤下絢麗多彩!作為老師就要學會用心傾聽每一朵花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