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公公生日,公公是1949年生人,今年七十三了。那天他說:我如果活到80歲也只有七年的光景了。聽了心里有一種無以名狀的感覺。
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一天過去了,一月過去了,一年過去了,一輩子也很快過去了……
你看,2022年的四月又只剩下最后2天了,一年的三分之一過去了。
看到過一句話“指縫很寬,時間太瘦,悄悄從指縫間溜走。”現(xiàn)在這樣太平盛世,衣食無憂的日子,比起往日應該溜的更快。
往年年初都會豪情壯志的列計劃,要做大事,成大事一樣,然后………如果每個計劃都可以執(zhí)行,實現(xiàn),肯定就會少了我這般庸人,哈哈,今年往后都隨性而過。
三月份立過一個Flag,不看娛樂性視頻。雖然完全做到只堅持了二十天,但后來還真是少看了,比如抖音,除了同事吆喝,現(xiàn)在基本不打開。實在想消遣得很,就看百度的某些電影的短視頻。
我發(fā)現(xiàn)要改變的話,如果經(jīng)常暗示自己,“頑疾”也是有可能慢慢改變的。
4月14日的時候又立了個Flag,要用一個月時間看完《平凡的世界》,這書有厚厚的上中下。快看完第一本后,有天突然想,那個孫少平應該是個什么樣子呢?應該拍了電視劇吧,那就找來看看,誰知一發(fā)不可收拾,劇的吸引力比書大,難怪短視頻火,人很多時候是視覺優(yōu)先,視頻給人的想像落到實處。電視劇很快看完了,56集!太佩服自己,只是眼睛太辛苦。
另外兩本還是要繼續(xù)看完的。
四月份還看了楊本芬奶奶的《浮木》,姜淑梅奶奶的《亂時候? 窮時候》,很想寫個讀后感的,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不太會寫。
看了書,電視劇后,這“疫情”的苦日子真不算什么,幾十年前的人真的是“苦”,比起他們,我覺得我現(xiàn)在的生活比蜜還甜。孫少平的父親孫玉厚終于吃上白面饃饃的那種不可信,小心翼翼的拾起饃饃屑那個鏡頭久久留在我的腦海。
今年基金浮虧得一塌糊涂,那就重新學習反思,四月份《指數(shù)基金指南》也即將看完,準備再看一遍。
喜歡看書,上下五千年,天藍海北,上班下班的人生多了些許樂趣和祈盼。
最近還喜歡上一句話“無數(shù)個日夜都在自我否定,又在窒息沉浮中爬起來尋找自我,沒關系的,我們都是這樣。”
父親今年堅持吃藥,雖然脾氣也好了很多,但近記憶喪失越發(fā)嚴重,大小便也開始失禁,母親說一個星期總要搞那么幾次。
四月我一有時間休假就回娘家,弟弟因為疫情回來少點。我們在家好像也沒什么事,父親就像平常老人一樣。
每次回家說的都是那些事,每次都聽母親的傾訴,母親雖然照顧父親,但她的內(nèi)心有太多的不甘和怨氣,多年的積累,是深深的沼澤。
我從內(nèi)心里深深感恩母親,她每天照顧父親,即使如她所說年輕,年老都從未享過父親的福,是她讓我們過上正常的生活,我也深深體諒母親這輩子的不容易。同時母親也讓我感到自己的無力和無能。
母親的不甘和怨言跟我吐得最多,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垃圾桶。我也曾勸她,但左勸左不對,右勸右錯了,被誤解時我也痛苦傷心。
想想也是的,我不是母親,少時奶奶帶得多,我體會不出她人生的酸苦,特別是婚姻里的。而且我的天平不傾斜,婚姻里都有不是。
前幾天,母親又說起她命苦,我說您不要老說命苦,不好的東西不要總是說,你說哪里苦,你們那個年代的人不都這樣……最后母親生氣說:你不要氣我,以后我什么都懶得跟你說。
弟弟說母親只是想傾訴而已,他說母親說什么他一般都只聽著。而我還妄想改變母親。言多必有失,言多必有錯。
那天之后,我就果斷買了個樂理課,老公經(jīng)常聽到我啊啊啊的,就笑我,其實他是不知道,有時候心里憋屈得很,就想找個發(fā)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