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關雎》
一位情男子對河邊采摘荇菜的美麗姑娘的戀歌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1]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注釋】:
雎鳩:水鳥名,即魚鷹。傳說它們情意專一
逑:(雔)之借字,(雔),雙鳥之意
荇菜:水草名
寤:睡醒,寐:睡眠
[1]:音帽,有選擇之意
1.關關:水鳥叫聲。雎(音居)鳩: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鳧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2.洲:河中沙洲。
3.窈窕:美心為窈,美狀為窕。淑:善,好。
4.好逑(qiú):理想的配偶。逑,配偶。
5.參差:長短不齊。荇(xìnɡ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開黃色花,嫩葉可食。
6.流:順水勢采摘。
7.寤(wù務):睡醒;寐:睡著。
8.思:語助。服:思念、牽掛。
9.悠:憂思貌。
10.輾:半轉。反側:反身,側身。
11.友:交好。
12.芼(mào):選擇,采摘。
譯文:雎鳩關關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島上。善良美麗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對象。長長短短鮮荇菜,順流兩邊去采收。善良美麗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沒能如心愿,日夜心頭在掛牽。長夜漫漫不到頭,翻來復去難成眠。長長短短鮮荇菜,兩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麗的少女,彈琴鼓瑟表愛慕。長長短短鮮荇菜,兩邊仔細來挑選。善良美麗的少女,鐘聲換來她笑顏。
《關雎》乃《風》之始也,《詩經》第一篇。
古人在仲春之月會合男女,催生戀情,以繁衍后代,壯大種族?!吨芏Y·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萬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薄蛾P雎》所詠未必仲春之月,但是那男女相會、互相愛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情感確是此也。詩者,無非生活也,在男女之情,家國之懷,山水之間也。
古之儒者頗為重視夫婦之德。其一,家庭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元,這一基本單元的和諧穩定對于整個社會秩序的和諧穩定,意義至為重大。其二,所謂“夫婦之德”,實際兼指有關男女問題的一切方面。“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札記·禮運》),孔夫子也知道這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飲食之欲比較簡單(當然首先要有飯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緒活動要復雜、活躍、強烈得多,它對生活規范、社會秩序的潛在危險也大得多。
孔老夫子也曾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論語》) 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養,都首先要從男女之欲開始。但克制到什么程度為合適,卻是復雜的問題,非一言兩語道清。
男女之愛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社會倫理道德卻又要求我們對這種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會的美德,后世之人有“淋漓盡致”者——反抗封建禮教的非人性壓迫。更多的是屈從在壓抑人性的封建禮教下的癡男怨女。譬如,南宋著名朱淑真。淑真自幼聰慧好學,善繪畫,通音律,尤攻詩詞,是一個有姿有色、亭亭玉立的大家閨秀。然而,在那個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制度下,她被迫嫁給一個市井商人。只為嫁了一個庸俗的丈夫,嫁的老公是個粗人,不懂詩詞,粗鄙不堪,又不知道憐香惜玉。長久的苦悶生活使她意志消沉,終日郁郁寡歡。朱淑真無法與丈夫情感相通,只好寄情于詩詞,寫下大量作品。她所留下的詩詞怨氣就大多了。只能在‘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這些斷腸詞中尋找精神寄托,最后終于憂郁而死。 婚姻不幸的還有一個袁玫的妹妹袁素文。相對于朱淑真而言,她就更加可悲了。兩宋流行程朱理學,說什么餓死是小,失節是大。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等等對婦女的迫害思想,明清更甚。袁素文從小和袁枚一起讀書,受這種思想熏濤,明知嫁的丈夫是個無賴,可還是執意要嫁,結果婚后丈夫吃喝嫖賭什么都干,還差點把她給賣了。袁枚的祭文中寫道: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日長成,遽躬蹈之。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袁素文的悲哀是在于其受封建禮教的毒害性上。
《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1]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訏[2]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注釋】:
溱、洧:河名
[1]:音堅,一種蘭草
[2]:音虛,廣大無邊
瀏:音劉,水深而清
光劍曰:一對小情侶追逐打鬧,河邊走,你說我笑心花放,送你一把勺藥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