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給自己一段老時光,尋古幽之處,辟休憩之所,得朋友推薦,覓來一處隱世桃源,名曰“五號山谷”。顧名思義,此處位于某個山谷之中,具體地理坐標在楊家界大門附近,距市內約1~2個小時的車程,由于正值修建高鐵之際,中間的有段道路尚在修葺,加之雨水綿綿,路況有些坑坑洼洼,頗有坐搖搖車之樂,友情提醒,暈車人士更適宜步行,不然還沒欣賞到風景,人就已傷殘。 哈哈,開個玩笑,言歸正傳。越過了顛簸的泥濘山路,快到楊家界大門一百米處右轉,就到了各種各樣的客棧部落里,再沿著草籽花鋪滿的山間小徑往上走,一直走到路的盡頭,"五號山谷"將帶著他的原始面貌呈現在你眼前。你會發現這里的一切是這般寧靜和諧,毫無違和感,用我腦海里浮現的四個字來形容一下,“生活美學”,大抵就是如此吧。
谷主匠心獨運,擇此幽靜之地,辟數畝荒地,修建山莊,借著原生態的草籽花枇杷樹芭蕉葉,再培育些可做點綴的植被花草,中西合璧地搞了個游泳池和月亮酒吧,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真可謂人性化和任性度兼備。
入戶的院落里挖了口水塘,養了幾朵蓮,不遠處栽了棵芭蕉樹,靠著紅墻根上還養了好幾樹五顏六色的繡球花。我去的時候剛好下濛濛細雨,雨滴滴答,蕩漾在盛放著蓮花的水面上,泛起類似光暈的波紋,給這安靜別致的院落,增添了縷縷生機。掩上門,聽不見外面煩喧之聲,萬物俱籟,只余下雨水滴答的聲音和自己的心跳聲。此時無聲勝有聲。
不自覺地念起了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里的一切帶著種中華田園式的歸隱感,也好像是美國式的鄉村時光,跟我上次去洱海的感覺有種類似也有種不同,相同的都是心靈的放松、視覺的盛宴,不同的是前者是感覺上的原始、與大自然的接觸,后者是小資情調的氛圍和各種特色經營的目不暇接。還有個更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修煉吧。當自己越發平和真淳之時,在你面前所呈現的風景也將越發得豐盈美麗。
時光若水,無言即大美。日子如蓮,平凡即至雅。能在清涼夏季里,守著這滿池蓮荷,聽雨、看云、聞風、賞月、喝茶,該是多愜意的事兒。人生旅途,歸程即是來處,執著什么,在意什么?
那些走過的歲月,真實就好。每天讓自己有一點小確幸,知足常樂,開心就好。山水間自有清韻,人世中自得清歡。
捕捉細節之處,你會發現每個小物什身上都流淌著各自的故事………
山谷之夜,靜謐優美。點一盞濁燈,茗一口清茶,悠在搖椅上,耳聽蛙鳴一片,眺望遠岱星空,眼前之景竟用文字形容不出,索性閉目養神,感受大宇宙的包圍吧。
“魚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鳥乘風飛,而不知有風。”此刻我就是那條暢游的魚,那只翱翔的鳥,自在任逍遙。
撇去塵世間所有浮躁,一切歸零。書,永遠是最好的朋友。? ? ? ? 行走在人世間,愛和恨、得與失、聚與散,皆是修行。以淡定之心,在紛擾中尋一份清涼,如蓮,落泥淖不失雅靜,歷世事依舊出塵。
尋覓一場未知的旅行,是幸福;冷暖交織的時光下,守著你們慢慢變老,亦是幸福。這一生,因為有愛,我們永不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