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晚,老公給我分享了一篇文章“你不是不努力,你是不會努力”,特別提醒有一段話”努力也請量力而行,定一個自已能承受一定壓力的目標,循序漸進地完成,才能保證你的刻意練習產生效果“,讓我好好品味品味。
該文主要是講學習方法的,文中說到一種學習焦慮:有一位學員想通過天天寫原創文章來練習自已的寫作能力,有一天沒實現,出現累積崩潰,接連幾天都提不起筆,最后這個事情就不了了之。我覺得這位學員的情況,和我的以前的情況有些相似。這次參加了寫手圈,我剛開始是在忙中擠時間,在命題作業的過程中,每次盯著標題就是沒有一點思緒,經常是在組長的10點提醒未交作業后還在東拼西湊,挖空心思的找素材。后來慢慢從回憶中找出點感覺,進入了場景描寫、動作描寫等訓練、又發現語言特別匱乏、絞盡腦汁也寫不出細致入微、惟妙惟肖的場景和動作來。尤其是看到其它學員高水平的杰作,更是自嘆慚愧。索性白天上完班,晚上一到家,吃過飯什么也不干,就坐在電腦跟前,想著好好寫寫,不至于自已的作業水平顯得太差。到了無作業狀態,反倒不適應,習慣一睜眼有一個任務,心里有件事,一天之中會不經意想起,到了晚上就投入戰斗。但還是會按時隨性寫寫,沒有了要求,反倒更容易下筆。后來進入了微小說訓練,讓我第一次知道了這種文體的存在,甚是喜歡。接著又是對話練習,回憶生活的點滴,采摘出來就迫不及侍的隨手開寫?,F在想來,自已是不是如文中所說的進入了一種學習焦慮,會不會如文中所說,這種刻意的練習一旦結束,會放松,會不了了之,或只能作為一種經歷。
我不知道,我的寫作之路能走多遠。我不知道,我這次寫手圈里遇到的老師們,能和她們走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