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他/她的樣子,如此打動人心
如果說最近比較火的電視節目,由父子/女真人秀,自帶萌化人心效果的《爸哪5》,一定會在其中。
Jasper的乖巧實力圈粉,而小泡芙的公主范兒萌死你沒商量。
有多少人心心念念,如果兒子貼心如Jasper,如果女兒甜萌似小泡芙……
你是否對你的子女未來的樣子,也會有所期待呢?
或許,父母心中都有一個孩子將來的樣子。
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什么樣的呢? ?(多選)
1、較高的智商 。
2、有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和正義感。
3、有自知之明 ,懂規矩知進退。
4、誠信為人。
5、活得開心就好。
6、有自己內心的堅持。
7、崇尚自由。
8、紳士淑女范。
9、其他
和孩子一起聊聊未來
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擁有最寶貴的品格。
既然期待如此美好,不如和孩子一起聊聊未來。
我們生活在一個因為快節奏,而日益焦慮的時代。
所以,我希望能夠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下未來,討論一下我隱約的焦慮,聽聽孩子的想法,用我能做到的親子陪伴,將焦慮轉化為力量。
在建設孩子性格方面,我選擇繪本《如果》。
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書中所描述的,符合我對孩子將來立身、立業所擁有的品質期待。
和孩子一起讀讀這本書,讀完書后,還可以做一個互動,讓這個祝福更加完美。
把期待,蘸著愛寫給兒子
《如果》的作者,是英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吉卜林,《如果》是他寫給兒子的。
這首詩在他發表之后,廣為流傳,近年又兩度入選“英國民眾最喜愛的詩作”。
說起吉卜林這首詩相關的故事,著實讓人心酸。
吉卜林的大女兒因病去世后,1909年,他寫了這首詩。
詩是寫給他12歲的兒子約翰的。而約翰在幾年之后死于“一戰”的一場戰役。
詩人的摯愛離去,留下的只有這首詩,以及詩中很多父母所期待孩子擁有的最珍貴的品質。
比如其中的幾個“如果”:
“如果
你能自信,即便周圍的所有人
都懷疑你,而你對此也不心存芥蒂;”
“如果
敵人和摯友都無法將你傷害,
如果所有人都敬重你,但又不失分寸;”
“如果
你對于不近情理的每一分鐘,
都能跑出具有六十秒價值得路程;
那么
世界就是你的,一切歸你掌控,
而你,我的孩子,你將成為真正的人!”
這幾個摘錄,可以看到,一位父親希望兒子自信、獨立、理智、堅強的期冀之情。
不管過了多少年,讀起這些文字,依然能夠讀到那種透過詩歌敲擊人心的父愛。
這份愛的陪伴,相信會讓孩子人生的黑暗中,多幾盞指路的明燈和內心的安定。
一支畫筆,畫下你愛的樣子
相信幾年前,大家都被一位爸爸筆下的“木朵”暖化。
(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速寫本子)
不知道多少人為此開始學習畫畫。
你腦中定格的兒子/女兒又是怎樣的呢?
是讓你心底柔軟的哭的樣子?
還是甜化你的那一抹笑意?
撒嬌時的軟萌?
還是摔倒爬起的勇敢?
意大利安徒生獎插畫家喬瓦尼·曼納或許是因為吉卜林的詩觸動了慈父情結吧,他在為《如果》做插畫時,描摹出了一個父親眼中的男孩。
他可以是這樣的:
可以是這樣的:
也可以是這樣的:
無論陰晴圓缺,白天黑夜,小主人公似乎都自帶著恒溫自控裝置,有他出現的地方,就是晴天。
這是否也是你心里孩子的樣子呢?
一份期許,讓愛更加完滿
周末帶孩子一起去萬象城的時候,在樓梯拐角處意外撞見了這樣一個書店——貓的天空之城。
這個書店里有一面墻,放著許多信箋——這是會員寫給未來的自己的。
受此啟發,
我決定和孩子一起做個約定。
寫一封給自己的信。
1周以后、1個月以后、1年以后、2年以后、10年以后的自己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給自己的人生一份期許。
也給自己一個篤定。
如果,想象你的樣子,
我希望,你將是最美好的你自己。
我是8歲男孩和1歲女孩的媽媽,曾經的教書匠。在這里我會記錄下我的育兒心得、親子共讀經驗、和成長思考與各位分享。歡迎大家關注我,給我留言,一起交流,共同成長。
本文作者:晨光微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