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陽光燦爛的7月初,市,區兩級的作家采風團來到了地處兩河一海(鑒江,南三河,南海)交匯之處的坡頭區乾塘鎮,欣賞乾塘鎮的萬畝荷田。河海交匯的乾塘讓我想到了博鰲,萬泉河入海口之地就是風景秀麗,舉世聞名的博鰲。而東·南·北三面臨海的乾塘,同樣風景優美,魚蝦滿倉。它擁有長達15公里的海岸線,鎮內鑒西江橫貫南北,淡水資源,海洋資源相當豐富。河流沖積而成的沙質土,土質疏松,土地肥沃,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得天獨厚的好條件。
? ? ? ?但是,過去的乾塘,留給人們的記憶好像就是偏遠,貧窮,不過,海鮮肥美,農民們多從海里討生活。最近這些年,怎么慢慢慢慢的就老聽到大家談起去乾塘看荷花,然后又從市場上買到了好吃的乾塘蓮藕了呢?“乾塘蓮藕”儼然成了一個響當當的品牌。這次來到當地,聽了有關人員的介紹,才得以解惑。原來,早在1993年,鎮民陳昶寧從廣西引進了良種蓮藕試種,收成不錯,味道可口。遂在各級領導部門和農業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加以改良和推廣,一直從水田種到坡地,從一個村委會種到五個村委會,從最初的零零星星種到將近10000多畝(早晚兩造),產量高達10000噸。乾塘蓮藕榮獲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乾塘,幾乎成了個“小湖北”——湖北以盛產蓮藕而聞名,種藕區幾乎家家戶戶種蓮藕,吃蓮藕,有酒店就以“蓮花賓館”為名。也許,不久的將來,乾塘的旅游業發展的更加成熟的時候,我們也會有自己的“荷花賓館”及“荷田度假村”?
? ? ? ? 種植蓮藕,成了乾塘人民發家致富的好途徑。
春風拂面時節,藕種和著細雨被種到水田坡地。夏至之時,萬畝荷田綠波翻滾,亭亭玉立的荷葉,隨風舞過來,轉過去,葉子正面清脆欲滴,葉子反面銀光閃閃,無論怎么看,都姿態優美極了。辛勤勞作的荷農,帶著豐收的喜悅,點綴于田田蓮葉中,揮灑汗水。如果你看過《舌尖上的中國》湖北蓮藕那一輯,此時你的腦海里肯定會浮現出藕農辛苦地彎著腰,從淤泥中好不容易才掏出一根蓮藕的畫面。但是,乾塘的蓮藕收成,不是這樣子的!因為藕田是沙質土,藕農們只要用高壓水槍沖刷土層,蓮藕就可以浮出水面,藕農跟在后面把完完整整的一根根蓮藕撿起來就可以了。這樣既省時省力,又保證了蓮藕的完美賣相,不會出現挖藕工具誤傷蓮藕的情形,提高了收成率,為藕農帶來最高收益。
? ? ? ?早造收成之時,也是晚造開種之際。夏日種下的小蓮藕,再過三四個月,初冬來臨,寒風剛起,乾塘蓮藕又開始走上百姓的餐桌了。蓮藕骨頭湯,是鮮美滋補的一道美味,平凡生活的一種甘甜享受。而辛勤工作了一年的藕農,也在人們心滿意足的湯后余香里,蓋起了高樓,買起了汽車,培養了子女,紅火了生活。他們通過勤奮和付出,為老百姓的菜籃子奉獻了美味的食物,從而找到了自己的實實在在的幸福,找到了成功的感覺。
? ? ? ? 讀者諸君,你小時候勤奮好學,到現在還記得那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怎么看了半天,都沒找著我寫到的哪怕一小朵荷花呀?其實,高產的乾塘蓮藕,是不開花的。正是因為不開花,才保證了高產量——摒棄那些華而不實,把從天地間所獲得的所有養分,都老老實實的送到藕莖上,成其一役。不花之藕,就像那些踏踏實實干事業的人,拋卻浮華,專心鉆研,抵住寂寞,不慕虛榮,以經年的潛心工作,成就一業,造福人類。君子之藕,默默自強。即使無花,葉自俊美。
? ? ? ? 風穿蓮葉,它聽到蓮間戲水的魚兒嚷嚷:“我要的紅粉荷花呢?我要的蓮蓬側影呢?三千年來,我都沒少過我的嬌媚美人。我要荷花!”是的,沒有了風華絕代的荷花,驚起一灘鷗鷺的那位才女,也會沒了酒興,填不得《如夢令》。于是,就有了這么一個佳人之約——乾塘荷花節。坡頭區為了眾人觀賞荷花的美態,專門引種了一大片觀賞蓮——開花的蓮。現在賞花正當時,朵朵千嬌百媚的荷花,綻放于翡翠般碧綠的荷葉間,美不勝收,唯有親往,置身其間,沐浴清香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