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了,時間總是令人若即若離,貌似天長日久,其實也不過是轉瞬千年。
日子匆匆,慢慢地漸漸地又見生活的分岔口。曾經很多人都以為18歲那一年的6月7、8日的四場考試是自己人生中唯一的分水嶺,但現實中往往事與愿違,時間證明了我們的想法是過于樂觀的,甚至是狹促的,可憐的。
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20來歲的青年,我身邊的同學、好友卻都是極為耀眼般的優秀,燦爛了不止一片星空。其中有的參與項目,參與社團,參與實習,有的已經走入社會,脫胎換骨,刮目相看;而普通的我,卻依然停留在寂靜的夜晚頭腦發熱地冒出可笑的種種念頭,依舊只能一個人去穌食鋪,依故是獨自坐在倒數第四排看電影,還有固執地看TVB電視劇。但時間從來沒有下一班車,大學四年最后的一段路還是巋然不動地等待春夏秋冬。或者有人會覺得想得太多,看得太遠,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但是否曾想過,當你感覺自己身邊的事物日日新花樣的時候,不是地球轉得太快,而是你從未改變。也許每一個人都會有幻想夢想理想,而歸根到底也就是活得更好,活得比別人好,但蛋糕就那么一份,只有切得下蛋糕,爭得下蛋糕,還要比較一下自己的肚量,才能吃得下適合自己的蛋糕,不是人人都能當圣人,但圣人肯定來自人群。
在大學呆了三年,遇到了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淺交者多,深交者少,不幸的是,我自己本來就不是一個容易相處的人,和別人相處時總會帶點稍稍的戒備,或者這又叫孤僻吧,而且行事市儈,利益心較重,不怎么擅言辭。而身邊總有人能和誰都可以成為兩肋插刀的兄弟,真真假假且勿探究,但就這一份交際技巧就令我羨慕不已。其實這都來自每個人不同的世界觀,這不是虛話,世界觀影響是人的一言一行。就我的世界觀來言,有小便宜不貪是浪費,貪大便宜是作死,吃虧的事要看對象來做,做事要量力而行,該迷信的事還是要迷信。世界觀的體現往往都在不經意間,在我讀書期間也有不少人說過我正氣,正直,負責任,但我對我初中一位語文老師單獨說的話記得清清楚楚。她贊賞作文的話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最后一句“你的文字很冷,表面很熱情但其實沒有溫度,你的心太冷了”。可能,我的確是一個自私的人。在大學期間,有人說過我無聊,古板,因為我去宵夜時啤酒絕不超過一罐,不吸煙,打麻將打牌絕不下錢,但我覺得這是我的底線,我依然是一名學生,一名20來歲的青年,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不認為叼著煙吞云吐霧是如何的高深莫測,也不認為吃個宵夜喝啤酒喝到醉,吐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更不覺得為了“想走就走的旅行”而放棄兩三個星期的晚飯是多么令人感動。也許你會說我這是嫉妒你的青春飄揚。是啊,我也曾經認為這才是青春,但我又看過一句話“青春是不值錢的,不值得花費太多精力”。可能你會說我庸俗,滿腦子的利益,好處甚至是貪婪,而貪婪卻確實是進步的一大助力。
到了大三,離真正走入社會的日子也不遠了,與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