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人在成都聽上海學者講一個英國作家走過的緬甸

等待開始

隨機游走,晃悠到了成都凱德天府的言幾又書店,聽了人物關系復雜的一個關于緬甸的分享,不是旅游攻略,不是個人傳記,只是鄰國的歷史與現在,更可能只是透過鏡子來看自己。

我想象中的緬甸

同濟大學學者王曉漁從他翻譯的《在緬甸尋找喬治·奧威爾》這本書講起,與成都作家周成林、知名媒體人張豐鏗鏘三人行,暢談了這個我們不熟悉鄰國的前世今生。喬治·奧威爾(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英國著名小說家、記者和社會評論家。他的代表作《動物莊園》和《1984》是反極權主義的經典名著,其中《1984》是20世紀影響最大的英語小說之一,最近在國內十分火爆,幾近脫銷。奧威爾還有另外一個身份——英國在緬甸的殖民警察,看到了很多密探、審判與抗爭。他將此段經歷總結,寫成小說《緬甸歲月》,并影響到了《動物莊園》與《一九八四》。有人說,緬甸正是這兩部小說中場景在熱帶的縮影。

《在緬甸尋找喬治·奧威爾》作者為一個常住東南亞的美國人,化名艾瑪·拉金,出于安全考慮,它的真實身份尚未披露。學者王曉漁2013年翻譯完成,幾經波折終于2016年10月由三輝成功出版,幾近無刪節。

緬甸三人行

緬甸是其宗主國英國面積的三倍,為亞洲的糧倉,但它的富庶也變為了約束,讓它缺失了創新的動力,中了資源詛咒,如同現在石油豐富的一些中東國家。緬甸上世紀前半段是英國殖民地,是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份,后半段是軍政府統治,強權高壓。同很多非洲國家一樣,獨立后緬甸人民的生活比以前變得更加混亂,1980年代后期,緬甸已是全球最貧困國家之一,到底是殖民好還是獨立好呢?

佛國緬甸

作者代入到當年奧威爾的角色里,以殖民地警官的身份復制一次奧威爾的“緬甸之路”。曼德勒、三角洲、仰光、毛淡棉、杰沙,五個地方,到處都有了解奧威爾的人,他們將奧威爾稱為“先知”,因為他預言了緬甸人將在軍政府控制下走入一段漫長的黑暗期。

現在有人懷念殖民地時期,其實,如果沒有正確的訴求、得力的組織,即使把殖民者打倒了,未必代表著善惡的交替,如同那一個惡龍的故事,英雄殺死惡龍后卻發現自己長出了鱗片與利齒。

成都作家周成林多次往返緬甸,著有《跟緬甸火車一起跳舞》。他說,現在的緬甸管制依然嚴重,但變化正在不斷發生,學生在組織讀書會,僧人在發起運動,昂山素季正在進行民主化改革?;ヂ摼W限制幾乎全部放開,臉書、谷歌都可正常訪問,手機卡從2010年前的一千美元降到了幾元。

另外,緬甸的年輕人對歷史事件也都比較熟悉,這可能得益于緬甸的宗教信仰——佛教。國家沒有辦法對它進行完全控制,并且佛教還能辦學,很多僧人的觀念是客觀的,得以記錄和傳播歷史。據說緬甸有僧人四十萬,軍隊四十萬,僧侶是可以與軍隊制衡的一支力量。另外,互聯網的完全放開也會讓一些神秘的禁區消失。

后來,還談了宗教、民主、革命等話題,一方面佩服嘉賓分析問題的犀利,另一方面對成都青年關心社會的態度點贊。

緬甸,一個我們不熟悉的相鄰大國,談它的輝煌與掙扎時,正如一個聽眾所總結,我們是在透過這面鏡子來審視自己。作為一個理性樂觀派,我堅定相信,緬甸會好起來,當然我們會更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見楊過誤終身 題記——什么是緣份?如張愛玲所說: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于千萬人之...
    挑燈探劍閱讀 1,789評論 4 19
  • 2000年的十月,我和同學帶著傻瓜機來到了廣州火車站和上下九,“擠、趕、擁、古”是粗淺的印象。 今年中...
    慧purple閱讀 401評論 0 1
  • 念天念地念自己 望山望水望清晨 勸天勸地勸知己 忘山忘水忘情人
    奶油味的啦閱讀 145評論 0 0
  • 總有那么一些人 匆匆地進入你的世界 又匆匆地離開 那時你還在我身邊 吐槽著哪個人礙著你的眼 噼里啪啦一大堆壞話 如...
    妖怪魚閱讀 380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