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Kevin改變世界的點滴?Kevin改變世界的點滴?昨天
近期除了帶項目,也在帶著團隊的產品新人探討新的需求和業務發展方向。因為是新項目,團隊的開發資源與設計資源都比較緊缺。拋開產品開發中的問題,在這樣的strum團隊中,很多產品新人都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我和產品經理的區別在哪里?
這里的產品經理指的是2-5歲左右的產品人。我們不要因為title的原因而認為自己仍然屬于那一批新人,之前我有分享過3年進階之談|產品助理(專員)、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總監應該達到什么樣子?
相信上面這篇分享可以讓你快速定位你屬于哪一個階段的產品人。在找到定位之前,聊聊我對產品新人存在的一些易錯點或小問題提醒。
產品感的問題
一談到“感覺”的問題,我們很難界定這個模糊的概念。圍繞著感覺的好壞之分,我們可以把產品感分為:好的產品感、模糊的產品感、沒有產品感。
當我們雙手捧著物品、當我們離開了親人、當我們的愛情走到了低谷,不管是外在的觸摸感、還是來自內心的難過感,這都是我們的感覺。是我們對事物產生評判的基礎。有了感覺,才可以去評判他的好與壞。
產品新人因為在之前工作中就沒有從用戶需求、或產品全局架構思考過產品的設計,就很難判斷這個產品這樣設計是否合理。而是拍腦子心里想:“我覺得這樣好吧......"
我在帶產品新人的時候,都會讓他反思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假設我是開發,我會想產品新人提問為什么用戶的標簽要設置3個,而不是4個?
假設我是用戶,我會想產品新人提問,為什么我會需要設置3個標簽而不是設置4個標簽?
諸如此類的提問,意圖是想盡可能的降低產品新人拍腦袋需求落地。一切的需求要有理有據,不管是業務方還是用戶方,甚至拿出你的調研依據。這一切的結論輸出背后,一定有反復需求的推敲或產品調研。
砍需求的問題
這里其實是想表達關于產品人職業情懷的問題,也是每個產品經理都希望能夠做到我說話我做主、我有話語權,雖然理想是骨感的,但有一些場景我們仍然要注意自己的職責。
我們不能因為團隊的外部原因導致自己放棄某個需求的設計想法,應該大膽提出這樣的設計并且有理由的說服上下游執行,即使最后他可能還是錯的。
產品經理惡搞(企業微信的簽名)
有的互聯網團隊可能是以技術導向,就算你做出了上面的表述,結果也是該砍就砍。但我在帶產品新人中,會努力的爭取他的想法,即使他的想法不會被落地在產品中。
鼓勵新人積極的發揮前面積累的產品感與所挖掘的需求,讓他慢慢的盡可能主導一些小的模塊或頁面。慢慢的才會負責越來越多的模塊甚至是一個產品的從0到1。
產品新人,不要因為團隊原因或部門原因,去丟掉自己的一些需求想法。產品經理雖然不是CEO的角色,也不能有什么實際的權利。但站在用戶上、一切為產品好的角度,是你工作的職責所在。
產品新人可能會因為年齡、工作經驗的問題,上訴出現的情況是比較嚴重的。最終造成“畸形”發展。我見過不少工作3-5年的產品人,雖然對業務已經比較了解了,但除了會畫原型外,需求評審會基本沒有他發揮的地方。
開發說有問題,我改;運營說有問題,我改;CEO說有問題,我還是改......
最終產品上線了,鍋自己背了。
為此,這也是產品新人和產品經理的一些區別就在這里.....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在這里,我會爭取每周分享2篇~
帶著團隊馬不停蹄的產品上線,希望給這個世界帶來一個好的產品.....
-End-
近期專題
產品助理(專員)、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總監是什么樣子?
另外我個人第一本書籍《從零到壹:PM改變世界的點滴》電子檔正式上線這本我歸納222篇產品原創,涵蓋產品經理面試、算法、交互等不同維度的內容,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打賞后留言你的郵箱。我會在每天中午12點左右發送到你郵件中(希望大家勿外傳支持,支持版權)。如果你需要預覽書籍大綱,可以跳轉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