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日? 星期六 晴
一,一個能長期生存的企業或組織必須是符合法律法規、正規經營,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的,是有利于推動世界人類發展的。否則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必將招到人民唾棄并群起而伐之。
二,人們之間的鏈接如同鏈條,一換扣一環,一個因,不管通過多少次的輾轉騰挪,最后那果比照應在自己身上。比如林阿海做著利用電信詐騙人賺取高額收益,最終他的妹妹雖然由于道德觀良知沒用他的一分錢與他劃清了界線,可是在讀大學期間被另一詐騙團伙以發獎學金為名而騙走了幾乎全部的錢。最后她精神崩潰、香消玉損,林阿海都不敢去見他妹妹一面。出了這樣的事,林阿海也不敢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三,那些騙局為什么可以騙到人,就是抓住了利益得失,有的人是不想失去已經獲得的利(特別是見不得光的利)、有的是想獲得意外之喜得利。我們只有賺取著光明正大的利,不奢求幸運之神的眷顧,只是拼自己的雙手賺取額頭上流汗的錢,才有利于抵抗風險和心安于自己辛苦又幸福的生活。
四,如何過好這一生:明因果,知善惡,利他他行。扎扎實實認認真真過好每一天:日日知非、日日改過、日日精進,內在得心性必定不斷提升,人會越來越清明,會一眼識破事物的本質,不會受騙,外在生活條件必定會慢慢改善。
周國平老師在《抵御誘惑最好的方式是......》中寫到:
與技術方式相反,詩意方式就是要擺脫狂妄的人類中心主義和狹窄的功利主義的眼光,用一種既謙虛又開闊的眼光看自然萬物。一方面,作為自然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員,人以平等的態度尊重萬物的存在和權利。另一方面,作為地球上唯一的精神性存在,人又通過與萬物和諧相處而領悟存在的奧秘。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關鍵在于有沒有一個更高的自我,這個自我以理性的態度關愛著那個在世上奮斗的自我。理性的關愛,這正是友誼的特征。有的人不愛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愛自己而沒有理性,一味自戀,儼然自己的情人。在這兩種場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自足的精神世界。這是一個安全的場所,其中珍藏著你最珍貴的寶物,任何災禍都不能侵犯它。心靈是一本奇特的賬簿,只有收入,沒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歡樂,都化作寶貴的體驗記入它的收入欄中。是的,連痛苦也是一種收入。人仿佛有了兩個自我,一個自我到世界上去奮斗,去追求,也許凱旋,也許敗歸,另一個自我便含著寧靜的微笑,把這遍體汗水和血跡的哭著笑著的自我迎回家來,把豐厚的戰利品指給他看,連敗歸者也有一份。
我們經常與別人談話,內容大抵是事務的處理、利益的分配、是非的爭執、恩怨的傾訴、公關、交際、新聞等等。獨處的時候,我們有時也在心中說話,細察其內容,仍不外上述這些,因此實際上也是在對別人說話,是對別人說話的預演或延續。我們真正與自己談話的時候是十分稀少的。
要能夠與自己談話,必須把心從世俗事務和人際關系中擺脫出來,回到自己。這是發生在靈魂中的談話,是一種內在生活。哲學教人立足于根本審視世界,反省人生,帶給人的就是過內在生活的能力。
與自己談話的確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罕見的能力。有許多人,你不讓他說凡事俗務,他就不知道說什么好了。他只關心外界的事情,結果也就只擁有僅僅適合于與別人交談的語言了。這樣的人面對自己當然無話可說。可是,一個與自己無話可說的人,難道會對別人說出什么有意思的話嗎?哪怕他談論的是天下大事,你仍感到是在聽市井瑣聞,因為在里面找不到那個把一切連結為整體的核心,那個照亮一切的精神。
故:我們要多讀書多思考,建立自己的高水準的超我,超我如同內在的警察,可以自行排查指導自我。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結構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個體在生活中,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范的教養而逐漸形成的。超我有兩個重要部分:一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為符合自己理想的標準;二為良心,是規定自己行為免于犯錯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從支配人性的原則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則。
本我是人生來就有的一些本能,欲望和沖動!它遵循快樂原則!只要快樂就行。? 超我:遵循完美原則,像一些道德準則!自我界于兩者之間,即要滿足本我的需求,又不會違背道德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