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有感。
昨天,花了三個半小時讀完了這本書,很喜歡作者李尚龍犀利的文筆,和柔和的態度。他是一個追夢人,90后的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付出努力。這并不是一本說教的書,而是一本讓你看了故事后,會反思自己的書本。
90后的他,2008年考上了軍校,卻在11年沖破所有的阻力退學了,他加入“新東方”,成為最年輕最受歡迎的講師。他學習導演,拍攝電影,成立工作室,他寫的文章被各大平臺熱傳,看起來就像是90成功的典范。但這本書卻不是教別人怎么成功的,別人的成功永遠是復制不出來的。
書本的名稱是《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如題,你看起來每天熬夜,卻只是拿著手機點了無數個贊;看起來在圖書館坐了一天,卻真的只是坐了一天;看起來買了很多書,只不過是曬了個朋友圈;看起來每天很晚地離開辦公室,上班時間卻在偷懶;看起來去了健身房,卻只是在和帥哥美女搭訕。那些所謂的努力時光,是真的頭腦風暴了,還是,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關于“圖書館坐了一天,卻真的只是坐了一天”,這個我深有感觸,以前上大學的時候不覺得,現在有了對比,才發現以前是真的坐了一天。上大學的時候,除了我感興趣的文學類書籍,學工科的我看起來別的書籍,真的是非常的費勁。看一會兒書,覺得自己已經看了一陣了,該休息一下了,手機拿出來,開始看手機。雖然那時候的手機還不如現在功能齊全,但消磨時間總是夠了。后來覺得手機是一個隱患,不帶手機了,卻依舊有別的事情分散我的注意力。可能還是因為我不太喜歡那些學科吧。所以看了多少書籍,學習了多少知識,就可想而知了。
最近幾個月,周末的時間我基本都在圖書館。這時候的學習效率,那真的是以前不能比的。雖然也會看到枯燥無味的工具書,但因為那些都是我現階段需要的,我必須將它讀完。其實讀起來還是非常費勁的,但我學會了換腦子。覺得這件事比較費腦細胞,我就將一個周期的時間縮短,一個番茄鐘的時間(25分鐘),或者換成別的書本,或者練會兒字,或者聽會兒音樂,然后再繼續。注意力就會被重新拉回來。
而在圖書館看書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很多曾經的自己,經常能看到,坐在我對面的人,我低頭的時候,他們在看手機,我抬頭的時候,他們還在看手機,而我一本書看完了,他們依舊在看手機。而在圖書館看手機,似乎能讓自己更加心安理得一些。如果在宿舍躺在床上看一天手機,可能會非常的愧疚,覺得自己在虛度光陰。可是在圖書館,那就不一樣,起碼自己今天在圖書館呆了一天。
當然,我也不會去指責誰,自己總有開竅的那一天,我也是這么過來的,我比他們經歷的多一些,所以比他們更珍惜時間一些。我想,在未來的日子里,當自己的知識匱乏的時候,他們也會如我現在這般珍惜時間。
只是,能醒悟的早一些豈不是更好?
或許,你真的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努力,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2016.1.17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