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朋友問我啥時候結婚啊,我開玩笑的說:等有了自己的房子!
這句半真半假的玩笑話,在我經歷了閨蜜的哭訴后真心覺得應該是結婚的條件之一。
年齡越來越大,踏入婚姻殿堂的好友越來越多,未婚者屈指可數。最好的幾個朋友陸續在這兩年內完成了結婚生子兩件大事,我也著著實實當了五回伴娘。作為旁觀者就已感知到結婚的不易:彩禮拿的少、婚紗照不滿意、雙方的習俗有沖突、渴望得到的祝福未收到······
無論結婚的過程有多少不愉快,結婚儀式的完成就意味著真的就成了一家人了,而他們也開始居家過日子了。
當然,結婚的選擇對于當時的他們來說是個幸福的決定,終于可以擺脫原生家庭的約束,結束漂浮不定的生活,有自己的小家了。如果單單是結婚,可能婚前婚后的生活差別沒有那么大,我也曾感嘆閨蜜前二十年受了那么多苦,終于苦盡甘來了。但是生了孩子,就很不一樣了,聽她們的哭訴,像是從一個火坑跳到了另一個火坑。
娃娃3個月大的閨蜜語重心長的勸我們幾個未婚人士:結婚不必著急啊,我已經有無數次想要離婚的沖動了。想想你們現在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問題,有的話趕緊分,別想著能變好。你們有沒有見過雙方父母,不喜歡父母也馬上分,鬼知道婚后婆媳關系多難相處啊。
剛出產房兩天的閨蜜也跟我說:大靜啊,結婚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距離和地域因素啊,要知道嫁的遠,你的身邊可是再沒有可依靠的人了。愛情是靠不住的,任何情況都不能放棄自己的工作和交際圈啊。
還有一個跟我抱怨婆婆太摳門了,坐月子吃的太清淡,奶水不夠寶寶吃,自己有兩次都餓的想哭。
她們當初可都是嫁給愛情的啊,才過多久就嚷嚷著離婚。我也知道,她們只是心里憋屈跟我抱怨一下,娃娃剛生下,怎么可能離婚呢。但凡有點責任心的父母都會學者忍受這個過程。
不過,她們的哭訴和勸導倒是也給我們未婚人士提了個醒:
1.關于物質:貧賤夫妻百事哀,結婚前要有一定的積蓄,要有自己的房子。否則不能結婚,更不能生子。即使結婚之后也要有自己的收入來源,手心朝上的日子注定會讓自己低人一等。
2.關于感情:如果對方有讓你無法忍受的毛病,一定要跟對方好好溝通,不要想著婚后這個毛病能改。婚后兩個人要保持獨立的個體,你們都是被愛且自由的。
3.關于雙方家庭:婚前一定要跟對方的親人有接觸,看看他們是否易于相處,對你是什么態度。婚后要有自己的小家意識,如果跟對方父母處不來,就不要住在一起。自己家的事盡量不讓雙方父母介入,包括生一胎二胎。
她們現在雖然很痛苦,但我想這不是她們最痛苦的時候,后面的日子還長著呢。盡管她們有的真的很想離婚,我們還是會勸她們先看著孩子熬日子。雖然她們有離婚的權利,但是有了孩子的羈絆,她們不能再任性了。
這也是我和其他未婚好友所擔心的吧。我們都抱著走向婚姻的態度去戀愛,我們也懷著擇一人而白頭的憧憬邁入婚姻的殿堂。所以我們不想將就,更不想輕率,當我們都確認對方就是自己想要的那個人的時候,我們再一起走向二人世界。即便婚后的生活因為柴米油鹽的充斥而平淡乏味,也要享受這種平淡帶來的寧靜幸福,畢竟轟轟烈烈的愛情只是美味的雞腳,而平淡寧靜的日常才是需要耗費時間煲出來的營養雞湯。
婚姻,真是讓人恐懼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