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的動漫里有一句臺詞:“我不敢問你有沒有帶傘,我怕你說沒有,我卻無能為力,就像我愛你,卻不能給你你想要的陪伴。”
幾年前,Q仰頭望著天空,自言自語的說:“我不敢問你,你過的好不好,我怕你說不好,我只能無奈的笑笑,不能給你一個結實的擁抱?!?/p>
“最后我們相顧無言,聊天的次數越來越少,看著手機里你的頭像點開又關掉,漸漸不了了之,就連說分手也顯得可笑?!?/p>
Q和我說她的故事的時候,我們坐在鄉間鐵軌上的那座白橋上,手里拎著啤酒,黃昏似乎觸手可及,在鐵軌拐彎的地方,散發著橘紅色的暖光。
不時一輛火車從身下呼嘯而過,哐當哐當的響,劇烈的抖動著,黃褐色的液體從瓶子里跳出來,攜帶著泡沫順著手指滑下。
Q在網上認識S那年,她22歲,他33。她笑:“呀,好巧啊,我們都是兩個一樣的數字呢?”就好像她在千萬人當中,不多一步,也不少一步,遇到了她的命中注定一樣。她也不知道后來的一切是怎么發生的。
那時,她剛大學畢業,工作了幾個月后,辭職在家復習,準備研究生考試,在寂靜的山丘里,在荒蕪得村莊里,她在最好的年紀,遇到了在異國他鄉的他,有著受傷的野獸一樣的安靜眼神,兩個同樣孤獨的人,在一個虛擬的空間相遇了。
他給她發來異國的風景,就像一個新大陸,在她空白的生命里綻開絢麗的花朵,空氣里彌漫著粉紅色的浪漫氣息,她常拿著手機傻笑,她常看著天空發呆,她常猛地跳起,抓起手機。
他說來看她,她忐忑的等待著。她辦了護照,身無分文,卻渴望著漂洋過海去看望她網絡里的愛人,痛苦而又快樂的期待著,一個美麗而浪漫的愛情故事,就像是小說里,就像是電影里的故事一樣。
她和他約定,他陪她一起上考場,給她勇氣,然而,考試那幾天,她卻怎么也聯系不上他,他就像是空中搖曳的風箏,那根連接著他們的細線,毫無征兆的斷了,她覺得恐慌,原來,她對他一無所知,原來他們隔著一個地球的距離,原來他們不過是陌生人。
她無心考試,準備了兩年的考試,砸了。那場似是而非,亦真亦假的愛情,如同一場夢,如同蒲公英,在風中,散了。
在回家的巴士上,靠著窗,在夜里,窗外下著雨,那是她的初戀,她一直以為,兩個人能夠相互喜歡,是一個奇跡,所以格外的珍惜,雖然那場愛情在旁人看來,是那樣的不真實。
他終于回她消息了,說那幾天他回到自己的國家了,那里不能用微信,他沒法聯系上她,他和她說對不起,她卻看清了他們之間的距離,她沒有能力去愛他,要強的她,也沒有辦法接受他愛一個一無所有的她。
故事應該就此結束了,本來就是一場虛擬的愛情,不過是兩顆同樣孤寂的心碰撞出的短暫的火花。
Q坐在鄉間鐵軌上的那座白橋上,手里拎著啤酒,身無分文,計劃著出國去看他,那樣的認真和兀定。我說她傻:“如果他真的愛你,早就來看你了。”
她愣了一下,笑了,眼淚就像泉水一樣噴涌而出,滔滔不絕,她心如明鏡,她早就知道。
“有一個人愛我,就那么難嗎?我就那么不值得人愛嗎?”Q仰著腦袋,望著天空,大顆大顆的眼淚砸在我的手臂上,滾燙滾燙的。
Q是我的發小,和我一樣,從小爸爸媽媽不在家,在安靜的村莊里,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她爺爺木納老實,她奶奶風風火火,她敏感安靜,乖巧懂事。她也想調皮搗蛋,任性撒嬌,有人疼有人愛,她以為S是那個人。她以為S能夠給她她所欠缺的東西,父親一樣的陪伴和愛。
終究,那不過是鏡中月,水中花。
Q沒有給我講其中細節,我也不知道故事的開始和成長,只記得Q仰著腦袋望著天空,大顆的眼淚砸在我的手背上滾燙滾燙的。在黃昏里,火車從橋下哐當哐當的呼嘯而過,我們哐當哐當的抖動著。
套用大冰在《阿彌陀佛么么噠》里的一段話:“看得懂的,都不是命運。說得清的,都不叫愛情。忘得了的,都不是遺憾。聽得見的,都不是傷心。躲得開的,都不是緣分。猜得透的,都不叫人生?!?/p>
前幾天,Q忽然給我發來消息,問我準不準備出國,我說出國干嘛,她說去看看那個國家的風景。我忽然想到那個黃昏,坐在鐵軌上那個白橋上的Q,她仰頭望著天空,兀定的神情。
“哪個國家?”我故意問她。在這個出國如同出省一樣,沒什么特別的時代,曾經,出國與我們來說,是那樣的遙遠。
“想去完成一個幾年前很想實現,卻沒能實現的愿望!”
Q這讓我想到一個電影《日落巴黎》,不知道故事會怎樣發展,兩三年過去了,我以為故事早已經結束,原來一直在這孩子的心里,我不認為她去是為了看他,我也不清楚,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些什么。
到看到這幾年Q一直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我想,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