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第二十一章
? 1、關于醫源損傷
一種新藥能給健康人帶來益處,是很小的,但它的危害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才可以知曉
? ? 這里的例子是, 小孩子打的預防針從出生到10歲要打10多針,這是對健康人打的藥,在城市幾乎每個小孩都有打。
? ? 這合理嗎?不過作父母的都會被嚇著了,不打會怎么怎樣,所以....
? ? 我兩個小孩在3歲前都有連打7天吊針的情況,原因是小孩感冒發熱,幾天不退熱,醫生說肺部感染了,耍打7天吊針,我當時十分反感,但受于當時醫生的說詞,還是打了。最近幾年好一點,醫院打吊針受到了控制。
? 2、吸煙
? ? 給人帶來的害處在短時間內無法證明,但并不代表它無害。
? ? 有些事情無法證明有害,那要不要去做呢?再比如說我們對手機的使用頻率,每天使用多久會給人帶來傷害呢?這個傷害要多久才能顯現呢?
? 3、哪些行為是反自然的呢?
? ? 修建長江三峽大壩,目前來說帶來的益處沒有在立項時所說的大,但是害處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顯現,這樣的項目我們怎么去做決擇呢?
? 4、目前的糖尿病
? ? 聽我舅舅說是無法治愈的,我舅舅和舅媽目前60來歲,退休之后資金也充裕,但得了這個病之后生活質量會差一些,每年在上面的開銷為四到五萬元
? ? 他們已經相信了這一點,只要停藥身體就會馬上變差,所以對藥有了依賴性。
? ? 糖尿病真的是不治之癥嗎?我們對其無計可施嗎?導致糖尿病的根源是什么呢?
? 5、關于高血壓
? ? 一個人的血壓在會在一定范圍內波動,當高于正常范圍時,就鑒定為高血壓,正常人去醫院檢查都有可能被測出高血壓,50%的概率,然后就要按照醫生的指示去調理。
? ? 再以后對藥物越來越依賴,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高血壓患者,如果不去檢查會怎樣呢?
? 6、現在市場上好多產品都帶有功利性的一面,為滿足人們的欲望而創造出來的需求,如減肥藥、防曬產品,降血糖藥(為了某個指標而用藥)
? 本章總結:大自然的行為背后有其嚴格的邏輯,直到你能證明事情并非如此;人類和科學的行為有其缺隙直到你能夠證明并非如此。但很少人能做到,塔勒布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