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姐談起她女兒的時候,眼眶紅了。
她說因為工作原因,把她那兩歲多的寶貝女兒留在老家,讓孩子的爺爺奶奶帶。鄭姐只是偶爾休假或者趁著周末才能擠出時間回老家看女兒。
她說前幾天回家看女兒的時候,女兒天天粘著她,就連她晚上起來上衛生間的時候,女兒夢中驚醒,都會跟著她起來,生怕自己的媽媽又走了。
鄭姐要回來上班 的時候,起初打算帶著女兒一起回來。她和女兒在路邊等公交車的時候,女兒在路邊玩得很開心,孩子的奶奶告訴鄭姐,她好久沒有看到孩子笑得如此開心。
后來孩子的奶奶擔心鄭姐會暈車,不放心把孩子讓她一個人帶回去。鄭姐也怕自己暈車,顧及不上女兒。
于是她們決定把孩子放在老家。
當公交車來的時候,鄭姐對女兒做出揮手再見的樣子,小小的女兒一下就哇哇大哭,她明白母親又要離開了。一邊哭一邊抱著媽媽的腿,不讓她走。
鄭姐只能流著眼淚上了公交車,一邊哭一邊回頭看??粗畠嚎拗[著一直依依不舍看著自己走的方向,那種無助的目光,讓她痛斷肝腸。公交車越駛越遠,直到女兒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她的視線,她的眼淚又一次決堤。
鄭姐講到這里,紅了眼睛,我聽了,也很為她難過,可憐心疼她的女兒,我仿佛能腦補出她那可愛的小胖女兒抱著她的大腿哭著不讓她走的樣子。
鄭姐說,她最怕的就是和女兒分開,每次女兒都哭得撕心裂肺,自己也淚流成河。分別一次,她的心就被狠狠撕碎一次。
鄭姐說,所以她現在就和她的先生好好工作,等掙夠了錢就買房買車,把她的女兒接來身邊,也把女兒的爺爺奶奶接過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
希望那一天不會遠,希望鄭姐的美好心愿快快實現。因為關于家,沒有什么,比一家人安安穩穩的生活在一起更珍貴。
鄭姐問我:“你們是不是還完全體會不到這種感覺,就像每次離家,你是不是不會這般痛心,舍不得父母?!?/p>
我說:“以前年少的時候,可能沒有那么離不開父母,總是被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吸引,覺得外面一切都是五彩繽紛的。長大后,和家人聚少離多,每一次分別,都會很難過?!?/p>
鄭姐很有同感:“是呀,我高考的時候,報的都是離家很遠的大學,就想離家遠遠的,去追逐更好的遠方。后來被南昌的某個大學錄取了,我激動啊,幻想著美好的大學時光??墒钦悄嵌螘r間,我媽生病進了醫院,看著病床上她因病憔悴而又舍不得我遠離家鄉的樣子,我實在不能離開她了?!?/p>
現在,鄭姐的母親身體也恢復好多了,隔三差五,鄭姐就回家看望她,陪她一邊曬曬太陽一邊漫無邊際的說說話。日子溫馨而又對生活充滿感恩。
人生里的很多個時刻,有時候你是可以自主選擇的,而有些時候,你毫無選擇。你只能讓你的決定,不讓日后的你悔恨。
我們都一樣,年少的時候拼命想去往遠方。越成長,越來越依賴自己的原生家庭,即使它不是最終的歸屬,可回到那里才回覺得是真正的家。
曾畢淑敏在《孝心無價》里的一句話深深折服,“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所以我一鼓作氣看完了《孝心無價》,里面的話也讓我念念不忘。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p>
字字句句,都是平凡而又樸素的真理。
離家在外,父母的電話,問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你什么時候回來?”而自己高高興興的回家的時候,父母永遠都為你準備好最豐盛的菜,把什么好吃的都留給你。哪怕某一天回家的飯桌上是簡單乏味的小菜,和父母在一起也會吃得津津有味。
真的,“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p>
前陣子,遇到一個年老的客人。他一個人坐在窗子旁邊,看著窗外郁郁蔥蔥的樹。
當我上前詢問他是否需要喝杯咖啡或紅茶的時候,他禮貌而又不假思索的回了一句:“Coffee ,please.”充滿港味而又標準的英語口語,讓我覺得這是一個有故事的老人。
他也許是孤獨的,在我為了磨了一杯咖啡后,他主動打開了話匣子。
他告訴我他是香港人,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在美國洛杉磯,二女兒在上海,小兒子在北京,彼此都有自己的事業。三個孩子都是他一個人含辛茹苦撫養起來的,他經常去洛杉磯看望大兒子,也看看兒子所生活的地方。
我頓時對他肅然起敬。我不了解香港的社會情況,但是以他這樣的歲數,在年輕時候的那個年代,獨自培養出三個人才,也是厲害。這里用了“培養”這個詞語,是我覺得他在孩子們的人生里,不僅充當父親的角色,更是人生導師。當然,我猜測也許他的家世龐大,讓他在培養孩子方面,更順暢,更有殷實的物質與經濟力量。
我知道他看著自己的三個孩子在工作事業上有所成就,他一定很欣慰。但我不知道,此時此刻老人家只身獨處,是否孤獨。
但值得驕傲的是,他的三個孩子都成為了他的驕傲。
人生,總是充滿了很多鮮明的對比。而我,想到對我滿懷希望的父母和一無所有的自己。
而在此之前,父母也含辛茹苦把我養育,竭盡全力在物質與經濟滿足我,讓我能更好的學習更好的成長。而我現在的情況,也許不是他們最滿意的樣子,但是,他們一顆也沒有停止愛我。
前幾天回家,整理房間的時候,翻到一本相冊,一個人懷著期待的心情打開看了一遍。
看到一張2006年的全家福,一大家人溫馨的合照,年老的莊重的坐在前排凳子上,中年的微笑的站在最后一排,小的站在中間嬉笑著比著剪刀手。
我看著照片,感嘆那時候的父親真的很年輕,三十多歲的他正是壯年。而距離現在,十年有余。父親已慢慢變得不似當年??吹竭@里,我突然有些心疼父親,也隱隱有些對時光無情的惶恐。
我一直都覺得時光的美好,是可以把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變成一個俊美的少年。而時光的無情,莫過于讓一個年輕的人有了日漸衰老的容顏。
而我只能一邊對時光惶恐,一邊堅定的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個選擇,走好腳下的路,在這個過程中,竭力對父母好,讓他們幸福。
有人說,哪一刻讓你感覺父母變老了?當我發現旅行時我爸不再精力充沛;當我發現他們給我打電話的頻率變高;當我發現抽屜里、茶幾上擺放著他們不同的藥品。
我們總是一邊害怕父母變老,又不得不看著父母變老。他們曾是我全部的依靠,? 卻沒能總是讓他們引以為傲。
人生這條路,仿佛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努力一場才算真的來過這個世上。有的人,已經拼盡全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車子房子票子,自己的平凡簡單卻美好溫馨的小家庭,或者做出一番自己熱愛的事業。而往往很多人,大多還在通往這條努力的道路上,只是有的人是跑著,有的人是走著,有的人是乘坐著交通工具。沒有背景的人只能走著,跑著,有背景的人背后有雄厚的力量推著,扶持著,所以這一路可以比普通人更順暢,更寬敞。
無論是怎樣的父母,都會用盡力氣把兒女往上托,讓兒女看到更好更大的世界。而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卻躲不過歲月的洗禮,慢慢變老了。
帶著所有他們的期許,一直不停止努力,總相信,腳下的路會更順暢。
微信公眾號:你永遠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