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妹子們到了冬天就開始手腳冰涼,夏天可是給身體打個翻身戰的好時機!送上一篇溫暖的文章給手腳冰涼的你!
只想說,別傻了,那都是武俠小說虛構的,而且寒氣會通過皮膚進入全身,久而久之就體寒了,好吧,認真就輸了....
寒氣的來源還有很多,過度吹空調或者頻繁出入空調房、偏愛生冷食物、冬天穿較少衣服都會引起體寒,濕冷天氣衣服沒干透也會給身體招來寒氣,連光腳下床這個小細節也會讓寒氣通過足底進入身體,進而游走全身。
哪些部位最容易受寒?
①雙腳,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是身體最怕冷的部位。腎經、脾經、肝經都起源于腳,但由于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血液供應往往不足。
②膝關節,膝關節脂肪含量少,易受寒冷刺激。而且冬天膝關節周圍供血減少,保護和調節功能下降,寒氣侵入時很容易誘發膝關節疼痛(我們聯想到大冬天穿短裙不穿絲襪的日本學生妹紙)。
③腰部,腰部第三怕冷,它是腎之腑,腎喜溫惡寒,一旦它覺得冷就會立刻“鬧情緒”,反應到身體上就是容易月經紊亂、痛經等。
④頸部
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上承頭顱,下接軀干。頸部受涼,頸部的大椎穴為六陽經之會,所過此處受寒經脈容易受阻。
民國時期中山裝即使是夏裝,領型設計基本都緊貼頸部肌膚,除了保守因素,想必也有避免受寒考慮(一提中山裝就馬上想到冷清秋,形象實在深入人心)。
如何改善體寒?
①上午一杯姜棗茶
平時一定要多煲姜棗茶,老姜大棗紅糖桂圓肉熬水,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能夠補充身體津液水平。上午喝一杯姜棗茶,有扶陽驅寒的作用。
②堅持泡腳
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恢復脾腎功能。每日用艾葉和生姜適量泡腳,對于緩解守將冰涼是很有幫助的。這樣做可加快氣血運行,讓身體暖起來。
③湯藥法,四逆湯
四逆湯是《傷寒論》中的經典方劑,所謂四逆就是四肢厥逆,手腳冰涼的意思,服用四逆湯可以回陽救逆,解決手腳涼的問題,當然四逆湯的作用不止于此。
姜棗四物膏
姜30g,棗30g,? 紅糖35g,黃芪黨參當歸熟地白芍川芎各8g
上幾位中藥同煮熬水大火燒開慢火熬40分鐘,泌出汁,姜棗搗碎,泌出中藥汁再熬煮姜棗紅糖,慢火熬煮30-40的分鐘即可飲用。早間和中午各飲一次,每次約3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