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生于北方,帶著曠野的無拘無束,大大咧咧長大的我突然因舉家遷移至爸媽的故鄉,當時猶如鳥語的鄉音和陌生的周遭讓我對此非常的不適應,開始用不與同學交流來表達我的抗拒(其實語言也不通),于是一心只讀對圣賢書,學校、家里兩點一線的生活幾盡讓我走入自閉少年的行列。
? ? ? ? 踏上工作崗位后,因為業務熟練,在一次班組長的任命中,本以為自己當仁不讓,但結果卻失望了,別人說你不太講話,不適合管理班組人員,這于我的期待是一個小打擊。也讓我初嘗職場的不易。
? ? ? ? 本著沉默是金的原則,讀書、寫字。我也可以認可自己內秀的特性,于是風清云淡,又這樣走了很多年,別人會覺得我清高,因為我不會主動與別人言語,聊天,我也不屑于去解釋。
? ? ? 有一次上級公司領導召集員工進行調研,其實就是每個人講自己在工作中的想法、觀點,很簡單的事,可是坐在其中,就如小鹿亂撞,隨著依次傳遞的話筒離我越來越近,我開始冒虛汗,果然,當話筒傳到我面前時,我瞬間覺得一度暈眩,大腦完全一片空白,只依稀感覺隨著話筒的擴音效果聲中,自己的嗑嗑畔畔和吱吱唔唔,完全講不明白,那一刻,我不知道自己說了什么,更加不知道自己想說什么。效果可想而知,從此我開始懼怕開會。
? ? ? 很多當面匯報的事情,我寧愿用郵件去表達,因為那時的我一、二、三可以講得很清楚,但落到口頭表達,被領導一問,想表達的東西就忘了。
? ? ? 那個在文字里肆意活潑的我,在人前就是前言不搭后語,想表達卻表達不出的尷尬。
? ? ?每次開會,迫不得己要講話時,聲音小的只有自己聽得見,仿佛小小的聲音可以給我帶來安全感,以至于每次領導都會說,你聲音大一點,我們要豎著耳朵都不知道你在講什么?你這個樣子,怎么可能與人交流,怎么可能委以重任?這樣的訓斥猶如某種預言,部門主管的競聘中,可以稱得上業務骨干的我沒有意外的落選,無悲無喜,只是很失落。
? ? ? ?根據職場經驗,開會要坐前排,要早請示晚匯報,要多與領導溝通交流。實際的我是能坐后排就后排,能離領導多遠就多遠。因為我害怕交流,害怕被點名講話,不得己被點名時開始用微笑代替言語,開始用沉默掩飾自己的不自信,只是這樣安靜的掩飾自己的失落,可是我明明想抓住那個機會,我明明是不甘于這樣的,最起碼可以做到表里如一,讓真實的自己清晰的表現出來。讓真實的自己與這個世界自由的對話,如果我不改變,我會失去更多的機會,如果我不改變,我可能會更失落。
? ? ? 在我立志改變自己的時候,遇見了TOM教練的口才訓練營,懵懂的跟著立目標,定計劃,開口講,一個月的體驗課后,我開始發現自己的變化,在一個小班的茶藝培訓中,我的話最多,而這完全不是我以往的風格,最多巧笑輕淺,抿嘴喝茶,但我分別感到因為我的提問,老師講課更有興趣,氣氛更活躍了。
? ? ? 原來開口講合適的話是這么美好的一種感覺,于是準備按著教練的系統闖頭課程踏實走在口才訓練的路上。與那個安靜憂郁的女子說再見,擁抱那個明朗,雋永,言語與思想一樣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