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八點,我抽空看了一下得到的直播,因為是第一次看,所以我還提前了幾分鐘。沒想到正好,它竟然提前就開始了。
因為羅胖要做元旦的跨年演講,只留下的半個小時時間,趕緊要的講。整個過程真的是非常精彩,意猶未盡。
ceo脫不花說的很快,看上去比較感性一點,性格很急,干練,她自己都說不能忍受消極的比賽。她說的更多的都是運營方面的。掌門人羅胖著重的是大的趨勢,對于人性的判斷,對于內容的理解和把控。
兩個人分工不同嘛,自然關注點就不在一個道上。一個負責運營,一個負責看戰略規劃和鏈接手藝人嘛。羅胖博覽群書,自然旁征博引,貌似在漫談,但內容都圍繞著一個核心在展開。語速適中,非常溫和理性的同時又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從讀書人角度來說,其實他們都對負責具體的行政和運營的事物不太感冒,更喜歡抽象的精神世界。羅胖在這個時候創業,懷有淘金的夢想,顯然是需要尋找一個幫手,一個擅長具體的負責運營零碎的繁瑣的事物的人
顯然這兩個人的分工,無疑是最合適的。
但讓我納悶的是,我聽了半天,居然很難把整個的表達的內容完整的總結出來。是的,我的意思是我竟然都不太記得起來具體的說了什么。
尼瑪,錯過了好幾個億啊有木有
你可以說你應該記筆記啊?
實話說,我確實沒想起來要記筆記,但他們談話的結構都是都很簡單的,但就是內容想不起來了。具體的情況是好像都懂了,但好像又都忘記了。我這說的好像很玄乎,其實我的意思就是:聽懂了,但就是想不起來到底說了什么,現在回憶起來就感覺做了一場夢一樣。我大概回憶了一下,這樣的情況其實歷歷在目,只是因為有些情況看上去并不太重要,又或者自己當時太懶了,覺得以后還會有,記不住就記不住唄。反正各種找理由。
專注力決定思考力,思考力決定行動力,行動力決定未來。
如果我及時總結觀點,更加聚精會神的去聽,而不把注意力放在不必要的地方,或許我就不會有這種困惑和懊惱了吧。畢竟及時的總結還是有必要的,它可以讓你讓你的知識體系更加系統化,觀點更加有深度全面,從而看問題更敏銳全面。
大道至簡,一個人看問題更深入了,做什么事情都會敏銳和全面,不會偏聽偏信,也不會庸人自擾,自尋煩惱。而這種深度帶來的思考上的體驗,會讓人更加懂得行動與否的深重后果。
看得到的視力,看不到的才是視野。深度帶來的是提前布局,是鎮定自若,是臨危不懼,是舉重若輕。而這種深度,必須由專注思考得來,而不是碎片化的閱讀,切換式的微信聊天得來。因為這種吸收信息的方式不可能系統化,也不會達到深度的程度。
是啊,玩即時聊天工具上學習,表面上是在不斷的學習,進步而沾沾自喜。而事實上呢,一旦不注意卻是在喪失自己最為珍貴的競爭力啊,而這種能力一旦喪失,后果簡直不敢想象啊。
你可能會說,可是我們還是無法避免啊,上面可是我們的關系,人脈,信息所在啊,我總不能不用手機了吧。
是啊,盡管你知道了這一點,你也依然無法避免要使用這種即時聊天工具啊,我們中沒有人能夠逃得出這一點。
其實我們將迎來的將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我們所遇到的問題本質上都是信息過載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就算做了筆記又能怎么樣了呢?
那怎么樣解決信息過載的問題呢?
其實有三個習慣幫助你解決信息過載的情況
第一,術業有專攻,主動過濾掉不必要的內容。我是一切的根源,一旦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就會主動確定要做的事情的優先級。把時間、資源和精力放到能夠打造自己最專業地方,讓自己更專業、值錢。
第二,養成定時總結整理和思考的習慣,可以是書評,也可以簡短的幾句話。也可以是冥想寫日記。總之要不斷的修煉自己的專注力,有深度思考的習慣,將經驗教訓系統化。
第三,吸收信息的方式可以是書籍,尤其是經典書籍,形成主題式的閱讀。經典之所以是經典,能夠流傳下來并留芳千古必定是經過了大浪淘沙的檢驗,經過了歷史的考驗。讀這類書必然是最為深刻的也是第一手信息。那自然得到的訓練也必定是最有益的。
所以在這個時代,你是愿意在信息洪流中不能自拔,還是要與信息共舞,做個放眼看世界的明白人,做個明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