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知道我準備辭職之后,周圍的人幾乎都在勸我堅持一下,當然除了老婆大人。
獵頭今天給發了很長的微信,大意是讓我堅持一下,到年底了工作不好找之類,我很直接回復,我并不擔心沒有工作。
老板更是堅持要把我留下,不管用什么辦法。現在已經努力跟我溝通把總裁的位置交給我,當然這不是我看重的。老板的性格我基本已經掌握,當你要離開時,她會想盡各種辦法讓你留下,對你各種好,但她的情緒不穩定,等一段時間后,就又開始各種聽不進話。
關于此次離職,一方面是當我了解完成都的教育行業后,覺得這種還處于蠻荒狀態的行業實在不太適合自己的發展,另一方面我擔心當我努力推動公司發展,馬上看到曙光時被老板一句話推翻,到那時候真的就悲催了。就像蓋高樓就要挖更深的地基一樣,你挖地基的時候就會被別人說閑話,難免會出現業績的波動,老板不可能無動于衷,最后扯你一把,她完全干的出來。基于此,我還是早點解脫為好。
岳母也通過老婆想讓我多思考一下,不要沖動之類,不過老婆還是比較了解我的,一方面她對我的能力比較自信,同時她比別人更了解我的想法。因為我現在已經過了為工作而工作的階段,目前所有的經歷都是為了未來的事業做準備,不管是自己做還是跟別人合伙做,更多的經歷一定有利于自己的選擇與發展。基于此,我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看法,也沒有必要過于擔心收入的問題,但需要的是有一群優秀的團隊和一批優秀的思想碰撞。
有心理學家對放棄有過深入的研究,放棄在學術上叫做目標脫離,而因個人差異在做目標時會有接近型目標和回避型目標兩種方式。接近式目標表達公式是“如果我做了X事,就能達成Y事”,回避型目標表達公式是“如果我不做X事,那么Y事就不會發生”。像我父母那一輩,他們為了生存更多的是回避型目標,而我跟老婆則是接近型目標,所以我們更樂觀的追求風險,最后實現超越。
我這一次的放棄也是為了實現接近型目標,為了更好的開展未來的事業,而不是被老板給的職位和薪酬所誘惑,最后就變成回避型目標。
我要勇敢的選擇未來的路,因為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浪費在琢磨一位女老板的心思上,我要努力成長成高績效的知識型勞動者,為周圍的人們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