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女性,同時也是職場女性,今天就自己在職場中的經驗談談自己對職場女性的拙劣看法。觀點不一定成熟,如有不妥,作者誠心接受批評指正。
01
歧視必定存在,但卻不一定是有意為之。
中華傳統文化將男女分別定義為大男人、小女人,雖然我們說這些觀念已經落后、陳舊,但是幾千年來骨子里的東西不會那么快消失。同時男性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或言語是一種歧視行為,他們反而覺得很稀松平常。作為女性,天生敏感,很容易感受到自己被“歧視”對待,心生不公。好在, 如今公司同事文化、修養水平都有很大提升,很少(至少表面很少)表露出歧視行為。
我也曾經被該問題困擾,一度煩悶。后來算是找到了些解決方案,每當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會先冷靜下來,分析一下這到底是不是對方故意為之。如果確實是針對我的,我會跟他理論;如果并不是有意為之,我會慢慢調整自己。
有一次,我和另外兩個男同事在一起聊天,男同事A和B聊天時眉開眼笑,等到我發表意見時,他卻對我嗤之以鼻、冷眼相待。我明顯感覺到這種不公,后來跟他理論過后這種情況再沒有發生過。
后來我靜下心來分析,其實之前和同事A關系也不錯,這位同事說白了就是有點情商低,人品三觀也挺正。所以當時也許只是話趕話而已,算不上歧視。
也許真正的歧視并不是擺在面兒上的,而是背地里的吧。
愿上帝賜我睿智,分得清哪些是真正的歧視,哪些只是我自己敏感過度帶來的情感附屬品。
02
避免和男同事過度接觸。
這點同樣適合男同事:不要過度接觸女同事,除非你倆想發展關系,而且都是單身。如果各自有家室,更應該注意。
男女關系范疇太大,這里討論不清楚。我想說的是,同事之間除了工作,當然可以聊一些生活趣事,也可以成為要好的朋友,但是不應該違背道德底線。
相互協作,共同創造價值,成為默契的合作伙伴,這才是正常的男女同事關系。
女性更應該懂得保護自己,因為萬一出現不正常關系而且被曝光,最終女方還是弱勢群體。人們(即使旁觀者是女性)一般容易這樣評價:那個女的勾引了那個男的,而對男的卻傾向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即使是男方勾引的女方,還會有人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人們,有時候連女性自己,都對女性很苛刻。
其實工作就是工作,上班就是好好賺錢,回家好好愛自己的老公才是正道。真有本事的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必依靠犧牲色相往上爬。
但是在中國就是有這種潛規則,它像灰色的邊緣地帶一樣真實地存在那里,我覺得你只要保證一點:不管別人怎么樣,我反正不去碰就好了。
守住自己的心,沒那么難吧?
03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女性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同性朋友開始專職在朋友圈曬娃。你也會動搖,我要不要回家相夫教子?
外面確實很累,很煩。家里很溫暖。
可我堅持認為,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不該待在家里不出來。因為很容易和社會脫節,成為另一方的附屬品。
當你和你的另一半討論不了同一個話題的時候,就是家庭決裂的開始。
我們女性讀大學應該不止是為了嫁個學歷相當的男同學,然后在家給他生娃帶孩子當保姆。請全職在家的女性讀到這句話不要生氣,我堅信,全職女性是非常了不起的。這句話,只是為了盡點綿薄之力阻止更多優秀的女性從她們的行業中退出,或者延緩她們退出的速度。
我何德何能,可以決定或者影響別人的生活,可以斷言別人生活的是否幸福?我只是說出我的想法,同時我也能理解這世界的多樣性:我愿意在職場上刀光劍舞,你期望在熟睡的孩子床前輕輕吟唱。
如果選擇繼續留在職場中,夫妻雙方一定要相互理解和配合。共同分擔家務,在教育孩子上形成相似的教育理念,相互交流工作減緩工作壓力等等。現代社會,這就是相互扶持到老的具體含義吧。
04
我是職場女性,我已經開始努力健身,爭取打造一個健康的身體。
我是職場女性,我已經開始每天給自己充電,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我是職場女性,同時也是我老公的妻子,將來還會是我孩子的母親,我相信只要我現在努力修煉,將來我一定足夠強大到可以在這些角色之間游刃有余的快速切換。
加油,職場女性!
測試狗Judy 于 北京 2017/05/19 ?(用時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