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添一抹嵐
我算不上吃貨。
對于食物,我從不嘴刁,沒有絕對的鐘愛,沒有刻意的厭惡。這種對食物的博愛之心,或是少時清貧吃食隨意使然。
兒時,覺得三叔炒菜最滋味,然后是四叔,最后才是父親。而母親,甚少炒菜。剛開始,她煮的菜,無味道可言。后來,父親為了家庭,常做苦工。煮飯炒菜的事,就交給了母親,于是,母親廚藝日益見長。
從母親那我看到,廚藝也是熟能生巧之技藝,而它,多是因愛而生,從心而發,那是對家庭成員默默的愛、關懷備至的心。
獨自一人煮食,我多是隨意,簡單一菜配一飯。和妹妹同住,我少隨意多用心,講究搭配,且不重樣,惟愿姐妹倆都吃好。后來,與先生生活,我更加地花心思在吃食上。先生對食,他自稱不挑。可我發現,先生是不挑,但遇上好吃對胃口的,他飯量大增。
先生清瘦,我想他吃多點,多長肉,于是,我開始在煮吃上下功夫。后來先生沒長胖,倒是我越發愛煮吃食了。
我隨先生回家,大伯娘總會煮一桌好菜招待我們。不夸張地說,大伯娘的廚藝與餐館大廚相比,不相伯仲。我很佩服她對煮食的熱愛。她心中有菜譜,何種食材兩兩相配,該用何佐料,用量,時機,火候,時間,她是胸中有幽壑,拿捏精準。
于是,節日聚餐,總是大伯娘下廚,我們打下手。而她的忙碌,是那么有條不紊,她滿身的煙火味,遮不住盈盈笑意。是啊,有什么比家里人吃好吃香來得重要,讓人舒心。
這兩年,我回歸鄉間,回歸家庭,成了名副其實的煮婦。兒女半歲前,我的心思基本在他們身上,關于吃食,甚簡單,隨意又一餐。而后,兒女開始吃輔食,慢慢,會吃些飯菜,我便在吃食上下功夫。兒女漸長,無需時刻環繞我跟前,我會把一些心思放到種菜、煮吃、自制腌菜、煲湯之上,且手藝漸佳。
下面,我想把滿溢著愛的吃食作個盤點,也算是給我美食與愛的心路作個總結。
矮腳小白菜曬干后,煲湯或煮粥,帶出的味道都是一流!菜干可祛體內濕氣,我會不時煮菜干瘦肉粥給家人作早餐吃。或者,用菜干作配料煲老火湯,出來的味道濃淳甘香。
秋風起食臘味。去年,我抽空曬了四五斤臘肉,因為家里人都愛吃。需晴天,兼北風,選上好臘肉,用醬油、鹽腌制一晚后,掛在烈日下炙曬。當豬皮曬至硬繃,豬肉外表成褐色,近嗅有鮮香,臘肉便曬好。
干豆角是這兩天曬的。此時豆角長勢旺,多,吃不完可把它曬干,密封放冰箱里,何時吃都可以。選嫩身豆角,焯水至軟,曬上幾天至干硬即可。干豆角浸泡開,燜軟,淋上肉汁,美味。
提及老火湯,人們多半會想起廣東人。對,老廣熱衷于煲老火湯,在她們心中,那一汪或濃淳或清冽的湯,就是對家人深深愛意的化身。
對于煲湯,我的熱情不算高,可仍會應季節時令用心去煲些湯水,或者煲在先生休息歸家那天。
粉葛豬骨湯,最宜煲在春節后,下火消食。
雪梨豬肺湯,基本是老少皆宜,四季可飲。煲在天氣干燥時,可潤肺;煲在老人痰多、幼兒咳嗽時,可養肺,止咳化痰。
蟲草花雞湯,較為滋補的濃湯,最宜煲在秋冬冷春時。雞肉營養豐富,蟲草花含多種氨基酸,二者搭配所出的湯,甚合老人小孩飲用。
雞蛋湯,也適宜大多數人食用。若只是單單煎熟雞蛋,加水滾湯,老少咸宜。若雞蛋湯里,配以姜絲,紅棗,枸杞,白酒,出來的湯很是滋養,比較適合女性食用。
豬肚包雞,廣東名菜!以前先生常提及它,說它湯濃肉香,有胡椒入湯,滋味更上。那天先生回家,我建議煲豬肚包雞,為它,我忙碌了一個下午,還好,出來的成果堪贊。
鵝煲,以前工作聚餐或團年飯,同事皆建議吃鵝煲。第一次與之相遇,我已深愛它的濃郁滋味。我想把那份濃郁分享與家人。去年冬至,我嘗試做了鵝煲,很有意思的味道。一家人吃著,很美。
嶺南水系發達,魚當然能常吃到。魚是白肉,老少皆宜,多吃健康。魚,可做多種口味,滾魚頭湯,清蒸整魚,燜魚,曬魚干。只要家里人愛吃,任何繁復工序,于我,都是簡單的。
竊以為,酸菜魚得一眾圍著吃才有滋味。所以,酸菜魚,我只做過兩次,一是小妹堂妹小侄兒來我家玩,我提議做頓酸菜魚。一大盤酸菜魚被我們吃完,小妹大乎吃太飽但過癮。我大笑。再一次是脆肉脘上市,我跟先生說用它做酸菜魚必然美味。先生點頭。最后出來的酸菜魚,的確很贊。
米沙粥,是我兒時記憶中的美食,阿婆常煮給我們吃。燒小火,鍋熱,投米入內,炒熱,研碎,成末,加冷水煮透,出來的粥爽口焦香。我依著模糊憶記,把它做出來,給我倆小兒嘗鮮。看著他倆吃得歡快,我也歡快。很開心,我兒時的美味會成為他們兒時的美味。
紅薯是母親專程拿與我,讓我煮紅薯糖水給家里人吃。紅薯切塊,加水煮軟糯,加紅糖或白糖,即可。橙黃紅薯,甘甜糖水,滋味甚是讓人留戀。
蘋果瘦肉湯,專門做給不愛吃肉的倆孩子。肉的營養,蘋果的甜味,融合,那滋味甚得孩子歡心。我總不時地做給倆孩子喝,湯里融有我滿滿的愛。
不在家鄉,或許會對家鄉傳統風俗看輕甚至淡忘。如我,在外工作時,端午不吃粽子,冬至不食裹蒸,心內也不覺掛牽。
然,歸至家鄉,傳統的節慶,節慶里該有的吃食,又重新映入我眼內,牽動我的心。
于是,冬至里,我包裹蒸粽,端午節,我包粽子,更得烹美食,讓家人沐浴在節日的氛圍中,吃香喝好。
常聽說,一個家庭和睦與否,夫妻恩愛與否,看廚房便可知。我愿意為這個家,為親友,入小廚,烹美食,用平常煙火味,表我心中之愛。
我是添一抹嵐,帶娃耍,簡書行。2017,堅持更新。已托騎士維權,轉載定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