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 ? ? ? 金剛經一共有六譯,鳩摩羅什是第一譯,他是最初開始翻譯金剛經的。
? ?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祈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 ? ? ? 這是序,是通序。就是六種成就,在這里也不講了。
? ? ?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 ? ? ? 這是別序,發起此經的因緣,這個因緣我們也不詳細說了。或者這樣說,著衣持缽,如舍衛大城乞食,這是佛的身相。佛身體表現于外的相貌,到城里面去乞食,然后回到祈樹給孤獨園就用,那么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敷座而坐呢就是入定了,入三昧了。佛是無時不在定中,是常在定里面,沒有出入定的差別。但是若不表示出來,我們就不明白,要說出來佛入定了,我們才明白。
? ? ? ? 下面是正說般若。前面是序。發起這件事,說般若,這個正宗分分兩大科。第一科開顯無為圣義諦相,開顯也就是開示也就是說明的意思,就是說明無為的正義諦相,無為就是沒有生滅的差別相,勝義諦相。這個殊勝的境界,就是佛的無分別智所顯的境界,叫做勝義。這個諦是真實不虛意思。第一大科是說明這件事。
? ? ? ? 第二科正說有為世俗諦相。就是金剛經最后那個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正觀,我們凡夫就算是學習了很多年的佛法,但是你如果不修止觀,不得圣道的時候,還是個凡夫。和圣人有什么差別呢?執著什么都是真實的,就想剛才說做夢也覺得是真實的。就是我們還沒看見世俗諦,世俗諦我們都還不明白。? ? ? ? ?
? ? ? 現在正觀,就是佛菩薩開示我們,叫我們得般若智慧的時候,不要有顛倒,不要顛倒就是正觀。正觀有為法就是因緣生法,有生滅變化的,這個世俗諦就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都是世俗諦相。如夢幻泡影都是虛妄的,都是幻化的。都是假的,不真實的。要佛菩薩才能看見這件事,佛菩薩看這一切境界都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我們凡夫看不到這里。
? ? ? ? 我們就說無常這兩個字,無常是變化的意思,沒有決定性。譬如說我看見某甲,我昨天看見,我今天看見同一個某甲,這就有問題。再明白點說,你前一剎那看到和后一剎那看到就不同了,但是我們感覺沒什么不同,前一剎那后一剎那,多少天都還是那個人啊。就像這個燈光,前一剎那的光和后一剎那的光,我們認為還是原來那個光嘛,其實這是不對的,就是我們不明白無常義。無常義我們都看不見,我們都不明白啊,所以也不知道苦。苦、集、滅、道四諦,是圣人才能見到苦集滅道。
? ? ? ? 我們在苦里面還不知道是苦,我們知道苦會小小的知道一點,蚊子來咬你一下,你會知道不舒服,這是苦,但是這是很普通的。深微的境界,我們還是不知道的?,F在說正觀有為世俗諦相,就是要遠離一切顛倒,得到般若得智慧,才能正觀因緣所生法,都是虛妄不真實的。這是一大科,當然這一科就是后面那個偈。
? ? ? ? 那么金剛經就是這么兩大科。(四、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