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特色小鎮、一村一品運動、與第六產業
2016年,中國開始推行“特色小鎮”,這讓我想起華與華在2003年的額爾古納城市策劃案例。額爾古納是在內蒙古東部,中國地圖雄雞雞冠上的城市,是呼倫貝爾大草原最美的部分,和大興安嶺交界的生態圣地。當時我在建設部市長培訓中心講課,結實了時任額爾古納時市長,蒙古族的錢瑞霞女士,有了和額爾古納合作的機會。
華與華為額爾古納規劃了城市品牌戰略,設計了城市品牌形象。我們也深入為每一個村鎮做了一村一品的產品設計。
一村一品,最早起源于日本,在臺灣也推行得非常好。在2003年的時候,泰國總理他信也在泰國推動一村一品運動。我一直非常關注日本、臺灣的一村一品經驗,和泰國的行動,有了額爾古納這個機會,我們馬上行動起來。
一村一品,主要是根據每一個村鎮的土特產資源和特色食品,尋找當地能干巧手的領頭人,發展家庭旅游,把特色產品做起來。政府做什么呢,一是設計品牌,設計包裝,并且提供產品包裝給農戶。同時呢,也和金融機構合作,給農戶提供貸款。
我們也在額爾古納的村鎮中選擇了一個重點,蒙古族的發源地,室韋鎮,發展家庭旅游、餐飲和鄉村食品。室韋做得非常成功,到2005年,就成功當選中央電視臺十大魅力名鎮。
在額爾古納的策劃中,還有一個小創意可以分享,就是政府公務員的名片設計,我們將名篇的背面,設計成一套額爾古納的風景明信片,這樣,幾個人一塊出去的時候,沒人遞給對方一張名片,對方就收集到一套額爾古納的風景。
20世紀90年代,日本農業專家今村奈良臣,針對日本農業面臨的發展窘境,就提出了"第六產業"的概念。就是第一產業農業,加第二產業,食品加工,加第三產業,旅游服務,1+2+3=6。但是,我們2003年在額爾古納做,還是非常超前的,因為有一個思想超前的市長。今天,我們有了更多的機會,為中國鄉村服務。
今天回顧華與華2003年給錢市長寫的報告,我很欣慰我們一直誠意正心:
“為城市進行產品設計,好的設計才能帶來好的發展。城市的產品設計,就是項目設計,規劃設計和政策設計。
“地方人民原則:一切服務于地方人民,保障原住民利益,建立共同愿景,共享城市未來。”
我不喜歡原住民“安置”這個詞,一個地方的發展,怎么能把原住民“安置”了就算?原住民不是印第安人,我們要服務于“原住民發展”,地方首先是原住民的,我們要做一個原住民得以發展,并引以自豪,外來者欣賞,新移民安居樂業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