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千年,不管帝王還是平民,愚蠢的方法都一樣 |《孟子》筆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釋】

填然鼓之:“填”是鼓聲,“鼓”是不及物動詞,敲鼓。既然是不及物動詞,后面的“之”就不是代詞,只能是襯音助詞,起補足音節的作用。

棄甲曳兵:丟棄盔甲,拖著兵器逃跑。形容打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棄:丟掉;曳:拖著,兵:兵器。

直:通“只”,只是,不過。

數罟(cù gǔ):密網。洿(wū)池:大池。

庠序:古代地方所設的學校。

莩(piǎo):餓死的人。

【背誦句子】

以五十步笑百步

【歸納】

真用功與假用功

1、這是一位很俗很幼稚的王,和我們差不多,他是這樣問的:我那么用功的治理我的國際,怎樣怎樣,但為什么還是和別人差不多,沒別人好怎樣的……

就像我們平時抱怨的:

我平時學習那么努力,該去上的課也上了,該去完成的作業也完成了,該去參加的社團活動也一個沒落下,為什么成績就還是那樣呢?

我平時工作那么努力,從不遲到,不出亂子,和大家關系也很好,但是為什么感覺自己的能力還是沒怎么提升呢?

想來這些理由何其相似,千年之后,盡管時間、情景、地位千差萬別,但是人們掩飾愚蠢的方法都大同小異。

實際上我們都在假用功啊,我們哪想著去達到目的啊,只不過是做點事情掩蓋自己的無所事事的樣子罷了;只不過想心安理得的被養著又不被戳破而已;何其可悲與唯唯諾諾!

2、是年歲殺人還是政策殺人?是兵器殺人還是人殺人?當我們不把現實的不足歸給外在因素,并且實實在在把握本質做事,哪能不成王道呢?

3、那,作為一個worker,我們要怎樣真用功來提升我們的能力呢?——覺察!時刻覺察自己在做什么?是為了干什么?這樣有效嗎?(what,why,work?事雖小,做則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
    國壽小羊閱讀 358評論 0 3
  • 《零碎食物》之<三言兩語.85385>: 我們無法選擇前路,我們唯一可以去做的就是,當命運露出那猙獰的一面時,我們...
    時代號角_6f15閱讀 252評論 0 0
  • “世間最大的風水是人心,世間最好的風水是善良,安心于善就是風水大格局!” 如果拋開了人的因素,那不是風水,僅僅是...
    靈兒1531閱讀 395評論 0 0
  • 上一篇講到分清虛實。說到分清虛實,曾經看到一些文字,說什么兩腿分虛實就是四六分,然后練到三七分,最后練到不分虛實。...
    一代鬃獅閱讀 581評論 0 0
  • 我想在恢復視力的同時,我們必定還同時做著其他許多事,人是一個完整的人,我們處在什么樣的環境決定著我們成為什么樣的人...
    Larry心靈園丁閱讀 23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