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去找工作,基本上所有的JD上都會寫“團隊精神”的字樣。
我們也被要求要具有團隊精神。
那究竟什么是團隊精神?什么樣的團隊是卓越的團隊?
就好像每個美好的童話故事都是Happy Ending,而每個悲劇都各有各的不幸,“團隊中毒”指的是有些問題的團隊。
那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Toxic Team的話題吧!
最近在看《You First》這本書,有趣的是其中將各種中毒癥狀列舉出來,并且對每個癥狀進行定義、為什么會產生、帶來的后果、中毒程度診斷以及各個情況的應對進行了說明。
特別是在應對策略上,分別舉出了如果你作為leader如何做,如果你是團隊成員,拉到其他團隊成員一起該如何做,如果你單打獨斗又該如何做。
1. The Crisis Junkie Team偏好危機團隊
A team that needs an urgent and immediate threat to come together and get things done.
這個團隊最具體的表現是:只有當危機或緊急情況發生時才能高效運轉。但是問題也在這里,危機大部分時候是不存在的,也就是大部分時候這個團隊是無法正常運轉的。
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 Lack of role clarity
- No clear priorities
- Insufficient resources
- Politics and infighting
這樣的團隊令我想起了一些應急小組,很多影視劇中也描述了這些團隊的工作狀態。我們可以探究下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團隊。因為職責定義不清淅,權限不明確,團隊內部不和諧,只有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才有足夠的資源保障,所以只有在危機出現的時候,因為時間有限迫于壓力,只能通過下命令+服從的方式執行任務。
其后果及影響有:
- Knee-jerk reactions
- Risky decisions and shoddy solutions
- Deteriorating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teams
- Failure to excute strategy
那么應該如何治療呢?
Leader
-- Define your team mandate
-- Fix your meeting
作為團隊負責人你需要明確團隊的目標與職責,并且努力通過會議或討論的方式一起解決問題,而非單打獨斗。Teammates
-- Work on role clarity
-- Get issues resolved
大家需要先明確各自的角色和職責,再一起并肩解決問題。Alone
-- Learn from the past
-- Reduce the impact
個人的話需要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特別是在危機發生時的應對及危機發生前的預兆,避免緊急狀況發生以及降低團隊的負面影響。
我總結一下,關鍵在于:明確日常的工作職責和權限
2.The Bobble Head Team老好人(點頭公仔)團隊
A team that is too aligned and doesn't have enough diversity ot dissent to make good decisions.
這個團隊最大的特征就是,開會沒意見。從眾心理太嚴重,在團隊決策時,個人未發揮出作用。
個人覺得這個在一些政府部門或者官僚作風嚴重的部門非常常見?,F象就是,領導一發言,大家都不發言了。領導問有什么意見和問題?。看蠹叶颊f沒問題。
這樣團隊產生的原因也很明顯:
- Familiarity
- Homogeneity
- Overbearing team leader
- High stress
所以說團隊成員之間太熟悉也是缺點,因為你知道反對無效,或者知道某些人的反應,所以就會避免說“不”,連試都不試了。
產生的后果和影響有:
- Poor decisions
- False confidence
- Formation of "us" and "them"
- Loss of self
- Risk of blame
可想而知,沒有所有人一起參與的“一言堂”決策的質量高低,并且其他團隊的人也不愿意和這樣團隊的人一起合作。一旦發生嚴重的問題,總要有人背鍋,所以大家不發言就不背鍋,惡性循環了。
如何應對呢?
- Leader
-- Formalize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 Involve enternal stakeholders
作為團隊負責人需要制定決策流程,我記得某個企業家就規定在決策討論時,每個人至少提出三個反對意見,另外可以讓外部的干系人參與。以打破“和諧”的假象。 - Teammates
-- Rotate roles
-- Disagree nicely
團隊成員則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進行問題陳述,確保理解一致,并且禮貌的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 - Alone
-- Appoint yourself devil's advocate
-- Find connections outside the team
個人則應該關注對方提出的數據或者論據的質量,嘗試基于同樣的數據分析得出不同的結論,并尋求團隊外部力量協助決策。
我總結一下,關鍵在于:打破“平衡”。
3.The Spectator Team各干各的(旁觀者)團隊
A team where the whole is equal to the sum of the parts because individual members contributs only in their own area, with little discussion or debate.
我覺得這個團隊非常常見。
大家圍坐在會議桌前,打瞌睡的打瞌睡,玩手機的玩手機,匯報和討論的就那么一兩個。一個議題結束,之前匯報的去玩手機了,其他的人還是各做各的。沒有全部成員的合作和討論,只有身體上的參與,心已經不知道哪里去了。
這種團隊產生的原因:
- No team mandate
- Technical expertise overvalued
- Different capability
總之一句話,反正我也不懂,和我也沒多大關系,聽也聽不懂。
這種團隊產生的后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
- Waste time
- Siloed thinking
- Implementation struggles
- Disengagement
就好像參加了一個三個小時的會,與自己有關的就10分鐘,這不是浪費時間嘛。而大家都已經習慣了這種團隊模式后,開會都沒有在聽,沒有參與,后期的action執行效果可想而知了。而長此以往你就會開始懷疑自己在團隊里的貢獻度為什么每次都只有不到10分鐘。
如何應對呢?
- Leader
-- Develop a team mandate
-- Reset your meeting and agendas
作為團隊負責人需要明確一些由團隊一起完成的目標,這些目標無法依靠個人力量完成。并且重新安排會議和議程,讓必須的人參與,或者拆成不同小會。我覺得這個部分很多書籍都有介紹,我就不擴展說明了。 - Teammates
-- Change the code
-- Seek input before meeting
團隊成員則需要主動給其他人提供幫助,在別人談及自己的工作內容時,積極思考自己能夠貢獻什么,并且在會議前進行“預習”,一方面判斷這個會自己參與的必要性,一方面整理自己的疑惑以及可以提供的幫助。 - Alone
-- Ask great questions
-- Connect outside the meeting
個人而言則需要主動參與到討論中,并且在會議外多交流。
我總結一下,關鍵在于:溝通、交流。
4. The Bleeding Back Team背后捅刀子團隊
A team where conflicand differences of opinion are expressed through passive-aggressive means such as humor, gossip, and back-channel decision making.
又是一個常見的團隊類型,這個團隊總是通過八卦、小道消息等暗地的方式來傳遞信息并制造沖突。
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
- Inability or unwillingness to give feedback
- Low trust and safety
- Back channel
團隊成員之前缺乏信任,小道消息盛行,溝通不透明。
這樣的團隊給組織和個人都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 Poor decision making
- Slow implementation
- Inter-team confusion
- Mistrust and second guessing
- Stress
我覺得這個團隊的描述可能在書中說的有些極端了,但是其實我覺得像那些團隊成員背后議論領導或者伙伴,不斷的抱怨和傳遞負面消息的情況也屬于中毒了。
如何應對呢?
- Leader
-- Decision making rules
-- Escalation process
作為團隊負責人,需要建立有效機制,鼓勵大家有意見當面說,并且制定策略應對沖突發生及處理 - Teammates
-- Set the tone
-- Make room for dissent
作為團隊成員則需要主動提出需要別人的幫助,并且嘗試理解對方的意圖,不要總是把別人往壞處想,嘗試信任對方。 - Alone
-- Shut down gossip
-- Call it in the room
個人則應該遠離八卦。要知道你如果參與討論則八卦會越演越烈,如果你不參與,這個流言也就止于你這個智者了。如果有問題,則找當事人當面討論。
我總結一下,關鍵在于:建立信任,不八卦
5.The Royal Rumble Team榮譽感團隊
A team where passion and enthusiasm are misdirected into personal and unproductive conflict between members of the team.
有人說,有榮譽感不好嗎?這種屬于榮譽感太強了,以至于忽視了待解決的問題。
我們有時候會在新聞上看到某國議會在討論提案的時候打起來了,默多克當時被人斥責,而鄧文迪上去呼人家……
可能國人都比較內斂,最多也是打打口仗,真正全武行的情況還真不多見。但是我覺得只要開始打口仗,特別是內容完全與議題無關,而是揪著對方的私人問題、以前犯過的錯誤(翻舊賬),那就屬于中毒了。
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 Emotional intelligence
- Bad meeting management
- Individual rewards and recognition
感覺上現在都在提倡建立團隊榮譽感,但是這鼓勵的過頭了也會出問題,另外糟糕的會議管理以及激勵獎懲制度也是造成這種中毒的原因。
這類團隊的后果是:
- Slow decision making
- False choices
- Turnover
- Embarrassing behavior
最嚴重的后果是,本末倒置,為了所謂的面子或者榮譽感的維護而不去糾正和解決問題。
如何應對呢?
Leader
-- Set the rules of engagement
-- Hold people accountable
作為團隊的負責人需要重新確認激勵機制,并且一定要讓討論聚焦在問題上,引導問題的討論。建立“對事不對人”的觀念并進行灌輸。Teammates
-- Break the stalemate
-- Return to the problem
團隊成員要打破僵局,大家一起努力解決問題。Alone
-- Focus on the issue
-- Be empathetic
個人則需要嘗試聚焦在問題上,并且站在對方的角度去進行問題的思考。
我總結一下,關鍵在于:對事不對人
寫在最后:
這本書為什么叫《You First》?
不是應該叫《Toxic Team》嗎?
因為作者希望大家在了解到團隊的中毒癥狀和深度后,可以采取行動。
不論你是作為leader還是普通成員,都可以為團隊做些事情。
做這些事情不僅僅是為了組織和團隊,也是為了自己。
因為在中毒的團隊待久了對自己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從你開始,改變自己,改變團隊。
If you change yourself, you will change the team.
小婧是一名行走在產品路上的資深業務分析師(BA),如果想與我同行就請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