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4515謝虹
? 光陰似箭,轉眼間,暑假已悄然逝去。往年的假期更多的是追劇,和家人外出游玩,參加縣里統(tǒng)一安排的短暫的培訓學習,但今年的這個暑期是充實而有收獲的。因為我再次相遇了“互加” 。
? 初識“互加”是在年初的時候,有幸遇見了“N師學院”并與全國各地優(yōu)秀的名師共同學習與成長。半年的充電學習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互加”讓教育變得更幸福有溫度。畢業(yè)季我還獲得了優(yōu)秀學員,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驚喜。還記得在寫畢業(yè)總結時說過“告別,是一種新的開始”。就如我們常說“有緣千里來相會”,暑期剛開始,學校工作群就下發(fā)了縣里關于《組織寧都縣教師參加“互加計劃”2019暑期興成長計劃網絡培訓的通知》的文件。很開心,我和“互加”再次相見了。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作都發(fā)生了變化。教師已不再是傳遞信息的工具,教師更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xiàn)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因而,我選擇了每周四晚的教育信息化2.0素養(yǎng)提升班。
? 懷著激動而期盼的心迎來了第一講王子老師的《極簡小技術,創(chuàng)新大作用》,王子老師短短的一個小時的課聽的意猶未盡,原來我們的微信小程序是個萬花筒,讓我見識到了教育極簡技術在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運用,我特別喜歡“手繪微課”、“Ai聽寫和聽寫我?guī)兔Α币约巴踝永蠋熃o我們的小彩蛋“在線獎狀制作”這幾個小程序。我也試著用了一下,真的特別好,開學后我也準備在英語教學中使用這些小程序,我想家長和孩子們一定會很喜歡的。
接下來的唐曉勇校長的《技術支持下的學習變革》讓我看到了不同地域教育的差距。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技術的變革,更多的是我們要轉變我們自己的角色,重新思考教育。
第三講到第七講都是以唐曉勇校長為首的來自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第二實驗學校的名師團隊給我們帶來的暑期盛宴:梁勇校長的《教學PPT的設計與制作》,王思思老師的《跨學科視野下的自然筆記》,朱思思老師的《思維導圖課程》,陳曉粧老師的《學習APP的教學運用》,鐘文妙老師的《項目課程的設計》。
? 跨學科的教學,綜合性學習,更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大概念將不同的學科鏈接在一起。跨學科自然筆記,置身真實情景,解決真實問題,基于教材、基于主題、基于生活,跨學科學習,讓知識不單一,培養(yǎng)孩子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自然筆記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求知欲。吸引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體協(xié)作能力,自然筆記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求知欲,拓寬學習的渠道,整合學習。跨學科整合幫助學生長時間進行知識理解,跨學科自然筆記,讓孩子們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實驗探究,繪本創(chuàng)作,激發(fā)了孩子們求知欲,動手能力。
? 每周的課后作業(yè)都有新的挑戰(zhàn),我嘗試著做思維導圖、修改自己的ppt、做自然筆記、探索各種學習類app,這個過程雖然難,但更多的是體驗到再為學生通過努力獲得知識的快樂!
? 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今天,我將珍惜每一次的在線學習,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感謝互加,讓我再次在這個盛夏遇見了最美的你,開啟了暑期充電之旅。新的學期即將到來,愿自己做一個行動派,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