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多圖,慎重~)
8月,我去德國參加ICASSI活動(活動的收獲可見上一篇文章《10天見了35個國家的人,一些感想》),順便去了德國的四個城市:波恩、海德堡、科隆和法蘭克福。
去德國之前,各種道聽途說中的德國人感覺是特別嚴謹,冷靜,不茍言笑;去德國之后,發(fā)現(xiàn)這個國家在冷靜的外表之下,還有很多的小清新~
到處都能看到的景點照,我就不多發(fā)了,想和你說說路上的一些所見所感:
1.剛?cè)胱outh Hostel(青年旅館),我想喝水,但發(fā)現(xiàn)房間沒有熱水壺,于是去前臺詢問,前臺很利落地回復說:想喝水的話,擰開水龍頭就可以喝了,我們這的自來水都可以直接飲用。話說回房間后,我打開洗手間水龍頭用杯子接水,聞了又聞,小心翼翼地抿了兩口,確認沒異味后,才大口喝下去^_^
2. 垃圾分類做到極致,街道上旅店里家門口到處都是分類垃圾桶,德國人將用袋子裝的廚余垃圾倒入專用垃圾桶,然后再將垃圾袋投入到塑料專用垃圾桶。(感謝Vicky提供照片)
3.街頭上隨處可見各種動物。在未去歐洲之前,我知道他們那鴿子很多,但我以為鴿子就是在廣場里活動,這次來德國,才發(fā)現(xiàn)鴿子的活動范圍比我想的大得多,到處能看見他們的身影,街道上,教堂的頂樓里,甚至在地鐵站都能見到它們閑庭散步;他們也很愛養(yǎng)大狗~
4. 蜜蜂也是好朋友。第一天在餐廳用餐的時候,我看到蜜蜂在盤子上飛,像在國內(nèi)趕蒼蠅一樣,習慣性地揮手想將它們趕走,德國同學說:It's OK.神態(tài)十分淡定。好吧,是我多慮了,接下來幾天,我就經(jīng)常看它們在水果上在面包上飛舞~
5.超市里,很多吃的都很便宜;對比起來,知識很貴,一本書至少要10歐以上,我買了三本書,花了50多歐。車站的便利店同時賣書,路上到處能見到讀書的人,年輕人、老人都有
6.在飯店用早餐,看到一對德國父母帶著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小男孩兩歲左右,坐著BB凳,正用叉子吃飯,啪的一聲,碟子掉到了地上,小男孩愣了。他的父母馬上起身,媽媽將孩子抱起來,一邊擦干凈凳子,爸爸清理地上的碎片和菜,飯店的工作人員也過來幫忙處理。整個過程,有條不紊,非常地安靜,我沒有聽到父母對孩子有一句重的話。全部弄好后,大家繼續(xù)坐下來安靜用餐,小男孩依然是自己吃飯
7. 準時下班,絕不含糊。這邊商店8點關門,我們在里面選東西,還有一分鐘時,一個高高的美女店員走過來說:Sorry,we are closing now.于是我們離開。早聽說歐洲人下班非常準時,果真名不虛傳~
8.周日,除了餐廳和咖啡館,所有商店都不營業(yè),包括超市。中心城區(qū)和景區(qū),游人如織,商店大門緊閉,作為中國人,感覺錯過多少億啊
9.以為德國人都不茍言笑,過來后發(fā)現(xiàn)他們還是很愛微笑的,非常nice,感覺自己來到這里,給出微笑和接收微笑的頻次比國內(nèi)多很多。這里的人也很熱心,我和中國同學在路上拍照,一個大叔路過,主動詢問是否要幫忙~
10.喜歡看天空,每次有飛機飛過,就能清晰地看到長長的一道線,好像畫筆在天空這個大畫板上作畫~
11.喜歡看這里的房子,沒有太多的裝飾,太艷麗的色彩,但干凈整潔,陽臺上沒有人曬衣服,一般放著花園椅,撐著一把遮陽傘,到處都是花
12. 他們很愛運動,到處能見到跑步和騎車的人,騎車時也照樣帶娃,一輛單車+火車就能游遍歐洲~
最后爆料一個,嚴謹著稱的德國人,火車也不是趟趟都準時,公交車好像更準時些,按著分鐘發(fā)車
走在這里,最大的感受是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商業(yè)和文化,動感和寧靜完美融合,一邊是對規(guī)則的嚴格遵守,一邊也能看到各處涂鴉,一邊是西裝革履,一邊是幾塊鐵板一個水桶組合了一場街頭音樂會。
在中國,工作是為了工作,生活也是為了工作;在這里,人們工作,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與之相比,中國的人們的確顯得更加勤勞,各項設施更完善,工作速度更快,比如最后一天,我去郵局給朋友寄明信片(在中國感覺消失很久了),看到很多人來這有寄信的,有寄物品的,排著長長的隊伍,不得不感嘆還是中國強大啊,大門不出一個電話就能搞定……
PS:推薦三個歐洲旅行神器APP,住宿用 愛彼迎;買票用 GoEuro,在這里買火車票很優(yōu)惠;出門就用Google Maps,不用擔心找不到路哈
作者簡介:泳昕,心璞教育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薩提亞模式家庭咨詢師,廣東電視臺特約親子講師,擅長0-12歲親子教育、家庭關系咨詢,一個育兒育己的踐行者和傳播者,也是一個奔四路上找到夢想的中年少女~